首页> 草原儿女> 草原骄子

娜仁花:一朵永远绽放的草原花

2016-03-03 15:04:39 | 来源: 新浪娱乐 | 作者: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娜仁花13岁“触电”,24岁获得金鸡奖提名,与刘晓庆、陈冲同时成名,与斯琴高娃、萨仁高娃并称为蒙古三朵金花,其中年龄最小出道最早的,就是娜仁花;娜仁花开始了异国求学之路,先到英国伯明翰大学文学院戏剧系访问学习了一年,翌年又考入英国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一去就是8年。

自由的心灵

娜仁花虽然是蒙古人,并没在草原上生活过,是个地道的城市人,但是她认为自己的性格里有着游牧民族的传承。她的基因是蒙古族的,流淌的血液是蒙古族的。娜仁花也有着游牧民族四海为家的豪情,她不在乎地域的差异。只要某个地方有她喜欢做的事情,她就义无反顾地去了。小时候,妈妈对她的教育让她在后来的人生历程里受益匪浅。她说,妈妈从没有刻意地要求孩子应该怎么样,她说,妈妈一直说蒙语,及时后来女儿从英国打电话回家,她也是讲蒙语。但妈妈从来没要求娜仁花讲蒙语。13岁的时候,娜仁花准备到北京演戏去,妈妈嘱咐她:要想快乐,你就忘记自己是来自蒙古族,你只记住你是一个人,当时的娜仁花无法理解妈妈的话,别的小朋友的家长都是嘱咐孩子“不要忘记自己是蒙古族的后代”。为什么妈妈反对呢?后来,她到了英国才慢慢悟出了妈妈的希望。妈妈不是让她遗忘自己什么人,她是想给女儿一颗自由的心灵,娜仁花永远记住了这句话,无论何时何地,她都不曾特别强调自己的民族,也不特别强调自己是中国人,妈妈的话让她摒弃了狭隘的心理。而是以人的角度与别人平等相处。现在回想妈妈的那番话,感觉妈妈很伟大很超前。

娜仁花在国外感受到的是人和人之间的差异,只要你有能力,没人看不起你。除非你笨到家了。“如果在国内很棒,在国外一定也棒,这是个人的能力所决定的”她说,“唯一不同的感受是在国外是作客,在国内有在家的感觉。对于国内发生的事情比较关心,国外发生了什么事情不想太多,因为自己是个局外人。”

艺术天地宽

娜仁花对自己在表演事业的巅峰状态下急流勇退去英国深造的选择从未遗憾过。她学到了很多知识,有了丰富的编导、制片等实践经验。在英国期间,为英国电视台拍摄了大量介绍中国民俗风情、优秀作品的纪录片;为美国电视台制作了大量的儿童节目。她说自己趁着年轻多学些知识,心里更加充实。现在的她既可以演戏,又可以导演,又可以做制片顾问。她的选择面更宽泛了。

她从1994年就回国拍戏,主演《黑骏马》,那是她第一次演蒙族女性。后来的《天上草原》的导演麦丽丝找她饰演女主角宝日玛,她为能再次饰演蒙族女性而兴奋。娜仁花和麦丽丝是多年的好朋友,麦丽丝把剧本给她看的时候说,影片想从人物关系和命运的方面着手,让演员个人的感觉带进来。娜仁花说:“在拍戏的时候他们对我是很使劲的,很严格。尽量把人物弄的很丰满,我个人的想法是怕演过了,演过头了挺恶心的,我说宁可演不到,也不能演过头。导演喜欢把一些戏处理得极致一些,比如小叔子走的时候我声嘶力竭的喊,希望我生活中能喊出八分的话就要在戏里喊出十二分。导演要求我做,我就喊呗。我自己做了导演,更懂得配合和尊重导演,尽量照导演的意图去做。”

娜仁花虽然败北“金鸡”,但她在影片中的精彩表现有目共睹。她说自己已经是第二次与“金鸡”失之交臂,早在1987年,曾凭借《湘女潇潇》入围,后来因为出国留学没能参加最后的评选,两次落选虽然可惜,但不会对她有任何影响,因为她对自己的表演是自信和满意的。

回国后的娜仁花依然忙碌,《静静的艾敏河》是她回国后完成的一部20集的电视连续剧,在剧中扮演一位抱养了三千孤儿的蒙古族母亲。《美丽的上海》是一部都市女性题材的影片,娜仁花扮演一个事业成功但感情孤独的单身女人。《等你回来》是她完成的电影作品,他第一次扮演一个有问题的女性。

回来做演员,对娜仁花来说太轻松了,在国外时,她有时候同时做5件事情超负荷运转,经常累得休克,每次做完一件工作就病一次。演《黑骏马》的时候她自称还不会做演员。在组里闲不住,操心剧组里的卫生、保健、伙食,总闲不住,现在的她已经适应了。她说做演员挺省心的,只操心自己的表演就行了。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