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亦农,河北保定人。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后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文学硕士。现任内蒙古作家协会副主席。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电视剧剧本《山情》(已录制播出),另外发表长、中、短篇小说及散文、报告文学、影视文学及其他剧作数百篇(部),共计400余万字,作品《毛乌素绿色传奇》荣获全国第十二届五个一工程奖(2009—2012),该作品同时荣获2014年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终结了内蒙古地区没有鲁迅文学奖的空白。
“如果我不去忠实记录,就觉得对不起毛乌素这片沙漠。我只是写了我该写的毛乌素沙漠……我觉得这部书真正的主角是那些在沙漠里治沙的英雄们。”
这是依靠《毛乌素绿色传奇》摘取2014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的肖亦农发自肺腑的心声。他有哲学家的洞察,也有农民的质朴。他精灵一样的耳朵贴近大地,深邃的目光直直盯住肆虐人间的沙尘。他用文字,在黄色的沙漠和绿色的希望之间撩开一道缝隙,呼喊人们来看,“毛乌素沙漠只存在于人们记忆的尘封中!”
对肖亦农的最初印象,是《黑界地》,这是和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高建群的《最后一个匈奴》相继出版的。时隔多年,《黑界地》的故事情节已然丢失于梦,但肖亦农仿佛一棵大树根植于心,怀有敬意,印象深刻。
贴着地面行走,才有机会飞上云端跳舞。肖亦农拖着自己那条老寒腿在毛乌素沙漠里跋涉,他和他所创造的文字王国成为一个旷日持久的环保话题,从鄂尔多斯大地延伸至全世界。
我敬仰这样的创作者,因为他是一个真正的人。他为那些坚韧和勇敢写作,不为流俗和时尚左右,内心一直坚硬如铁。他舍得自己,为人类共有的希望,为人类超越生存的生活执着书写。
在肖亦农获得第六届鲁迅文学奖报告文学奖的当下,本刊邀请了一些知名文艺评论家,对获奖作品进行一次“再创作”,品评作品背后的文学价值,感受作品震动、感染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