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新闻

阿拉善农村牧区:致力“强、富、美”

2016-01-19 08:59:53 | 来源: 阿拉善日报 | 作者: 斯琴高娃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按照盟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农业收缩、农村整合、农民集中”和“牧业适度发展、牧区合理布局、牧民兴业护边”的总体要求,今年,全盟农村牧区工作将以稳基础、保生态,抓特色、调结构,强产业、促增收为主导,努力让农牧业强起来、农牧民富起来、农牧区美起来。

  雪后的吉兰泰镇乌达木塔拉嘎查新村。 徐爱翔摄

按照盟委(扩大)会议提出的“农业收缩、农村整合、农民集中”和“牧业适度发展、牧区合理布局、牧民兴业护边”的总体要求,今年,全盟农村牧区工作将以稳基础、保生态,抓特色、调结构,强产业、促增收为主导,努力让农牧业强起来、农牧民富起来、农牧区美起来。

加快发展现代农牧业。2016年,全盟农牧业将坚持向绿色、精品、高端方向发展,努力确保农牧民收入、农牧业产业化程度、农畜产品品牌、农牧业服务体系、农牧民幸福指数等方面走在自治区前列。一是提升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要始终围绕地下水采补平衡这一目标来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水务部门加强水资源调查,对所有井灌区进行全面摸底测算,明确最高用水限额,采取水价改革、水资源费调标等强有力的措施,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研究编制地下水采补平衡规划,确定“十三五”目标任务和年度计划,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并按年按区域分批分步组织实施。要加大土地整理力度,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的项目,把现有农田整理成既有利于节水、又有利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的高水平农田,进一步提高单位土地附加值。加快推进农田水利和农机作业配套设施建设,加强农牧业科技创新和重大技术推广,加快形成集中连片设施配套、高产稳产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相适应的高标准基本农田10万亩,耕地总播面积控制在50万亩以内。

二是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由农牧部门牵头,发改、财政、林业、水务、扶贫、旅游等部门配合,尽快制定出台推进农村牧区经济结构调整和加快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推进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牧业发展。重点聚焦有机农业、高端畜牧业、特色沙产业、精品林果业、魅力乡村旅游业五大产业,全力打造支撑农牧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推动农牧业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的特色产业、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民生产业。在结构调整的具体项目上,政府引导要慎重,既要科学也要实际,并要强化政策配套,加大前期扶持力度,确保重点产业项目尽快形成规模、见到实效。要组织实施好阿拉善“1396”超级绒山羊育种工程,加快建设阿左旗蒙绒生态产业科技园、阿右旗沙漠之神骆驼产业科技园、圣牧高科有机奶源基地和乌兰布和沙漠葡萄产业长廊。着力打造梭梭肉苁蓉、白刺锁阳、黑果枸杞“三个百万亩”林沙产业基地,每年完成接种肉苁蓉、锁阳面积30万亩以上。

三是推动农牧业现代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建设。研究制定农村牧区土地草牧场流转管理办法,规范转让、转包、出租等行为,使流转的土地草牧场向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牧场和种养大户集中,并配套完善相关奖励扶持政策,促进规模经营、集约经营,使农牧民依靠土地草牧场流转增收致富。

进一步完善龙头企业与农牧民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农牧民在产业化经营中的话语权和收益分配率。探索设立农牧业产业化发展基金,充分利用现有涉农项目资金作为资本金,有效撬动信贷资金和社会资本,为促进农牧业产业化生产经营提供资金保障,调动农牧业生产经营主体的积极性。要调整完善现有各类涉农涉牧政策措施,细化为年度计划,分解为具体任务,落实到每个嘎查村、每户农牧民。鼓励各类金融机构、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等深入农村牧区开展服务,支持大中专毕业生、新生代农民工投身现代农牧业建设,培育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牧民队伍。

四是加强农牧业生产质量安全源头监管。加大农牧业综合执法工作力度,开展全盟废旧农膜以旧换新试点工作,落实全盟动物运输指定通道检查站升级改造工程。强化质量检测,开展“三品一标”认证,推动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有效开展,确保大宗蔬菜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畜产品及水产品检测合格率达到100%。

五是进一步拓宽农牧民增收渠道。研究制定促进玉米、羊绒、羊肉等大宗农畜产品优质优价的相关措施,引导农牧民通过提高种养殖水平和规模效益增加经营性收入;落实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施意见,引导农牧民通过进城务工和经商创业增加非农产业收入;认真落实国家、自治区各项惠农惠牧政策,深化农村牧区产权制度改革,增加农牧民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

六是增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扎实开展土地草牧场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按照时间进度要求,科学合理有序推进各项工作。改革土地草牧场征占用审批办法,由盟农牧、国土等部门研究制定管理措施。要进一步强化农牧业保险工作。积极开展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提标扩面工作,科学制定完善实施方案,统筹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同时,要认真做好防汛抗旱、水政执法、森林草原防火、草原执法监管、动物疫病防控等保障工作。

着力推进“十个全覆盖”工程。一是要尽快完成嘎查村整合撤并工作,科学合理地编制好嘎查村规划并组织实施。二是要加强工程进度全程监管,所有行政嘎查村和自然村实现全覆盖这一目标决不能打折扣,春节前必须完成土坯房、危旧房、残破院墙拆除工作,年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三是要加大资金整合和投入力度,按照政府引导、农牧民参与、社会支持的多元筹资机制,采取项目支撑、部门帮扶、企业垫付、财政奖补、社会捐助、群众筹资、融资贷款等方式,多渠引水,集中投入,为工程顺利推进提供资金保障。四是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定期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严格考核奖惩。

坚决打好脱贫攻坚战。目前,我盟有两个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全盟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占比较高且相对分散、构成复杂,脱贫攻坚任务还很艰巨。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关于脱贫攻坚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把扶贫开发作为重大政治任务,严格执行脱贫攻坚一把手负责制,认真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抓紧制定脱贫攻坚规划和年度减贫计划,逐级分解,落实到旗区到苏木镇到嘎查村到户到人。盟委、行署与自治区签定了脱贫攻坚责任书,盟与旗区、旗区与苏木镇、苏木镇与嘎查村都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明确扶贫开发主体责任制和工作体制,完善层级考评机制,集中力量解决突出贫困问题。按照实施“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工程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分项规划和计划,全面组织实施。通过多措并举、精准发力,确保到2017年全盟基本消除贫困现象,阿左旗、阿右旗摘除自治区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帽子,建档立卡贫困嘎查村逐步退出,国家标准线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消除,贫困村基本公共服务主要领域指标基本接近或达到全盟平均水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