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要闻

用“一带一路”对接草原之路

2015-11-24 09:38:28 | 来源: 国际商报 | 作者: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基石,顺利推动“一带一路”离不开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对蒙古国而言,蒙古国大呼拉尔(议会)议员巴其美曾对中国记者团表示,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是蒙古国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发展双边关系"对我们是一个重大机会"。

“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基石,顺利推动“一带一路”离不开与沿线国家的合作。而蒙古国作为其中一员也是中国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对象之一。尤其是蒙古国2013年也提出建设连接中蒙俄的“草原之路”,与“一带一路”构想不谋而合,为后期中蒙合作增添了更多空间。

“一带一路”构想是中国建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要基石,顺利推动“一带一路”离不开与沿线国家的合作。而蒙古国作为其中一员也是中国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合作的对象之一。尤其是蒙古国2013年也提出建设连接中蒙俄的“草原之路”,与“一带一路”构想不谋而合,为后期中蒙合作增添了更多空间。

正如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所说,“当前,中蒙关系正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建交65年来,中蒙关系不断取得进展。

近期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的访华之行,双方政府签署了包含经济技术、食品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航空、能源、金融等领域的多个双边合作项目,同时也再度将中蒙自贸协定提上了日程。

合作三方共赢

资料显示,中蒙自贸协定是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访问蒙古国时提出的。当时中方就明确提出将“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与蒙古国的“草原之路”倡议进行对接,优先推动中蒙在互联互通、矿产、电力、农牧业领域的合作,加快建立中蒙跨境合作区。

商务部研究院亚洲、非洲研究所研究员徐长文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蒙古国地处中俄腹地,南邻中国,北邻俄罗斯,具有十分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从经济层面来讲,蒙古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煤炭资源。中国是蒙古国煤炭重要出口市场。

数据显示,2014年蒙古国向中国出口煤炭达3亿吨左右。蒙古国官员更表示,未来20年蒙古国将向中国出口10亿吨煤炭。

对蒙古国而言,蒙古国大呼拉尔(议会)议员巴其美曾对中国记者团表示,发展与中国的关系是蒙古国外交政策的首要任务,“发展双边关系"对我们是一个重大机会"。

美国蒙古国问题专家阿莉西娅·坎皮也曾在其“中国简报”中提到,中国与蒙古国深化伙伴关系是明智的,而煤炭是两国经济合作中的关键领域之一。“目前确实是开展中蒙自贸协定谈判的好时机。”徐长文说,现在中蒙贸易和双边贸易与交往逐渐升温,此外,蒙古国也是中国“一带一路”的途经之地,打通中蒙间的互联互通将更有利于周边地区经济发展。同时,中蒙俄三国也计划打造中蒙俄经济走廊,将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同俄罗斯跨欧亚大铁路、蒙古国的“草原之路”倡议对接,形成三方的合作共赢。

日蒙EPA不是阻碍

事实上,提到中蒙自贸协定就不得不让人联想到今年2月蒙古国和日本签署的经济伙伴协定(EPA)。

徐长文坦言,日蒙间各有所需,日本需要从蒙古国进口煤炭等原材料,而蒙古国需要日本的帮助来发展经济。日蒙近年来交往确实频繁,蒙古国高层五次访问日本,日本首相安倍晋三也两次访问蒙古国。

南开大学日本研究院客座研究员刘云则对国际商报记者指出,蒙古国近年来加强同日本的关系是十分正常的。从战略方面来说,蒙古国地处中俄之间,而日本、美国也不断进行战略介入,蒙古国希望在经济上多方受益、不受一方的控制也是战略所需。无论是中蒙自贸协定还是日蒙EPA,都是蒙古国实现整体经济发展战略的一步。

在此背景下,刘云认为,就蒙古国而言,认清自身发展现状,客观加入区域合作中并扮演好自身角色才是最重要的。他进一步称,蒙古国地理环境和基础设施匮乏,经济发展存在畜牧业较为发达、矿产丰富,但其他产业发展严重不足的问题,这需要其坚持开放态度,加紧对外合作。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