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马背。
不羁。
原标题:【蒙地色彩】蒙古国散记之十:激情马背
骑马的民族不少,只有蒙古人被习称为马背上的民族。
蒙古国的五畜总数约为其全国人口的10倍,辽阔的草原为其生存壮大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一个奇特的现象是全国约半数以上的人口住在以乌兰巴托为主的城市里,草原上越发人口稀少了。但在蒙古人的生活里,马匹并未走远。
每年的7月11日是蒙古国的国庆日,他们把传统的那达慕与国庆节结合,使其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那达慕,全国放假3天,尽情地欢乐,其中赛马肯定是重头戏之一。2013年8月9~10日,蒙古国举行了万匹马列队仪式、三千匹马大赛,欲冲击吉尼斯世界纪录。结果报名的人数远远超过这个数,经过筛选,最终形成了11000匹马的壮观列队行进仪式和4249匹马的大赛,摘取了世界吉尼斯纪录。显然,世界上很难再有第二个国家能够轻易地组织这么多马匹来制造如此场面。我们本来要从东方省赶来目睹这个奇迹,但是泥泞的道路和故障的车辆使我们与列队仪式失交,但赶上了次日的四千多匹马大赛。
乌兰巴托市往西35公里处,一片开阔的丘陵草原,一个天然的演兵场。汽车和帐篷蒙古包组成了一个彩色的临时城市,人们牵着马,领着孩子,欢天喜地等待着头马的到来。观看、饮食、购物、展示、会友、喝酒……宁静的草原开始了节日的喧嚣。
我们被眼前辽阔的场面所震撼,竟不知从何拍起。由军警组成的警戒线庄严神圣,没有人试图穿越它。看台上人们在欢呼,为任何一匹马和骑手喝彩。骑手从6岁至14岁之间的少年儿童,来自蒙古国的各个省份,对马匹的热爱和对荣誉的追求使蒙古人对此类大赛高度重视,即使没有获得奖项也充满成就感——重在参与。
马不只是有速度,还有营养。马奶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历来被马背民族所重视。在蒙古国,有大量的马奶销售点,只要在路边竖起一个小牌子,来往的人们就可以当场喝到马奶甚至看到挤马奶的过程。
在蒙古国乌兰巴托马术(骑手)协会主席萨木登道布吉先生的安排带领下,我们来到了蒙古国东部肯特省的草原,看到了最原汁原味的套马驯马。没有任何的安保人员,没有任何的围栏,只有我们几个拿相机的人和几位套马手面对一群超过600匹的长鬃毛马。
“蒙古马”最纯、最大的种群肯定是在蒙古国。因为我们在内蒙古见到的蒙古马数量已经不多,另外一些内蒙古草原上的马是近代改良品种。蒙古国的牧人们很少剪马鬃,为的是保持马的野性。
小伙子们的马上娴熟令我们叹为观止。骑手之间的配合、骑手与“杆子马”的配合都似行云流水,天上甚至还有只苍鹰一直跟着盘旋,似乎在免费观看。马群似乎知道这并非真正的威胁它们,一边在风驰电掣般地追逐,另一群却若无其事地摇头摆尾赶苍蝇。蒙古包里已经煮好羊肉斟好酒,而我们拿相机的和执套马杆的却意犹未尽,百般招呼后才留恋不舍地走进蒙古包,举起酒杯开始了另一场的大脑兴奋之旅。
蒙古的英雄人物们的雕塑大多是骑着马的,骑兵在蒙元时期达到了这个兵种的最高峰,歌曲中有很多也是以马为赞美题材的,美术作品中也多有马的形象,单是形容马的词汇就以百计……蒙古人、蒙古草原、蒙古马,都是非常协调的几个词汇,当今的蒙古国国策是以矿兴国——草原底下是无尽的宝藏。草原的辽阔不仅提供了骏马驰骋的空间,也提供了可持续驰骋的经济基础。可以想见,蒙古人与马的情结仍然是目前乃至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蒙古人的精神主旋律。
(鹰鸽/编辑 巴义尔/撰文摄影)
以上内容均来自《民族画报》蒙汉文对照版2015年12期44-5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