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的安代舞起来
扣人心弦
科尔沁的九月,硕果累累,风景怡人;阿古拉草原的九月,秋高气爽,人声鼎沸。
9月9日,通辽市科左后旗辽阔青葱的阿古拉草原敞开了热情的怀抱,迎接四海宾朋到来。上午8时许,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通辽市各旗县市区的游客将整个草原围得水泄不通;来自海内外的1024名搏克手齐聚苍茫壮美的阿古拉,更是成为了这场文化盛会里的最大亮点。游客期待等候着这场盼望已久的文化盛事——科尔沁奈日文化节的到来;搏克手们更是一个个摩拳擦掌,预备一跤成名。
“奈日”,在蒙语里是蒙古人大型那达慕大会的意思,亦可称作是“那达慕”的简称,更是一种饱含敬意的表达方式。上午9时许,由通辽市杭盖三九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主办,市委宣传部、市民族委员会、市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局、科左后旗人民政府、科左后旗阿古拉镇政府、科左后旗阿古拉镇双福寺协办的第三届“科尔沁奈日”文化节在阿古拉草原宁静的湖畔隆重拉开序幕。天公虽不作美,但浓云密布的天空和淅沥细密的秋雨更为此刻的阿古拉草原覆上一层神秘而梦幻般的面纱。清冷的天气依然抵挡不了群众日渐高涨的参与热情,各种车辆游人被密密麻麻地挡在警戒线外,将活动场地四周筑起一道厚厚的人墙。
此次“科尔沁奈日”文化节以规模浩大的搏克大赛为主,以安代舞、乐队演出、马头琴合奏等文艺表演形式为辅。为了能够吸引更多的搏克选手参与到此次文化节当中,此次搏克大赛特设有丰厚的奖励机制,其中冠军选手将获得价值7万元的配备马具的良种赛马和2万元人民币现金奖励;亚军选手将获得黄牛一头和1万元现金奖励;其余参赛者均有奖。
文艺演出首先开始,由双福寺的60位高僧齐诵《吉祥经》,为本次文化节祈福。肃穆虔诚的经文伴随着清风细雨飘向天空,为阿古拉草原和牧区人们带来了一片祥和安康。随后,来自当地的199名民间艺人和当地60名民间四胡演奏者又分别为观众带来了热情的安代舞和激情洋溢的四胡合奏。盛装出场的民间艺人们舞动起火红的绸缎,点燃了草原人民的热情;激昂澎湃的旋律奏响了草原人民幸福生活的最强音。伴随着观众情绪的逐渐高涨,齐宝力高大师带着他的39名弟子的隆重出场霎时将活动推向了高潮。一曲马头琴合奏的经典曲目《万马奔腾》奏出了科尔沁草原日益强盛、快马加鞭不断发展前行的有力步伐,听得现场所有人都是热血澎湃。在这样一场视听盛宴中,来自祖国五湖四海的尊贵客人通过精彩的文艺表演,真切地感受到了科尔沁民族文化的瑰丽和神奇。
演出结束后,记者有幸采访到了齐宝力高大师。这位已有72岁高龄的世界级马头琴大师慈祥和善,脸上洋溢着的笑容难掩他内心的骄傲自豪之情。齐宝力高告诉记者,这首《万马奔腾》是他刚成年时创作的作品,今后会不断推出更多的精品力作,为弘扬民族文化贡献力量。”
令人期待已久的搏克大赛正式打响。比赛开始之前,原本已被人群围堵得密不透风的人墙突然因一位高大健硕的人的出现而掀起一道道波澜。原来,这令牧民们疯狂崇拜追随的人正是“跤王”,为了能够一睹“跤王”的风采,就连最淳朴的牧民们也变成了最狂热的追随者,那情状好比正在迎接一位国际巨星的“真爱粉”。此时天空也开始逐渐放晴,千余名搏克手也陆续入场,场面蔚为壮观。仔细一看,这群搏克手中既有我们自治区内的优秀选手,更有来自东三省的蒙古族选手,还有来自蒙古国、日本等国的选手的踊跃参与。借着这场文化盛事,各国各地的搏克选手得以相互切磋学习,互通有无,更将蒙古民族的优秀文化广泛地传承与弘扬,其赛事意义的重要性早已超越了比赛的成绩与排名。一位来自江西南昌的游客刘晓军在看过赛事后对记者说:“没想到我第一次来到通辽旅游就赶上了这样盛大的节日。我对蒙古族的文化和民俗传统并不了解,可在这里我听到了蒙古人悠扬的歌声,看到了蒙古人的豪放与热情,更体会到了通辽这座城市里的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民族风情。这次真的是来对地方了!我要回去把这里的一切讲给家人和朋友听,有机会还要带着他们再来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