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动态要闻

“德瓦尕宝”奏响草原安宁和谐之音

2015-09-07 11:19:08 | 来源: 人民网 | 作者: 韩鹏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早在2004年,环仓秀麻村就成立了“德瓦尕宝”队伍。几年前,随着社会发展和村中人口增加,草场纠纷、邻里纠纷、婚姻纠纷、偷盗牲畜、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不稳定不和谐因素日益凸显。

“走,再到丹巴扎西家看看。”8月18日这天是刚察县哈尔盖镇环仓秀麻村村支部书记华瑞家和谢日布两位老人约好到附近牧民家走访的日子。“德瓦尕宝来了!”一到丹巴扎西家门,热情的丹巴扎西家把他俩迎进了屋里。像他俩这样60多岁的老人一年要出去走访二三十次,特别是到了夏季,走访次数更为频繁,因为年轻人要么到夏季草场放牧,要么外出务工,家里留守的更多的是老人和孩子,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困难。

早在2004年,环仓秀麻村就成立了“德瓦尕宝”队伍。“德瓦尕宝”,藏语意为“村里有威望的老人”。当年,在全体村民大会上,推选出了18名热心村级事业、组织信任、群众拥护的老党员、老牧民,他们组建起了环仓秀麻村的第一批“德瓦尕宝”队伍,其作用就是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化解村里的矛盾纠纷、宣传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

几年前,随着社会发展和村中人口增加,草场纠纷、邻里纠纷、婚姻纠纷、偷盗牲畜、酗酒闹事、打架斗殴等现象时有发生,不稳定不和谐因素日益凸显。然而,面对只有380户牧民家庭,人口不到2000人,却拥有草场52万亩的环仓秀麻村。牧区点多、线长、面广,牧民群众居住分散、服务管理半径较大无疑是摆在村“两委”面前最大的困难。对此,村“两委”会在深入走访群众、汇聚民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吃透本村社会管理现状,并借鉴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中的网格化管理模式,以民族团结进步为根本、以《村规民约》为基础,以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为契机,通过深入调研、大胆创新,2011年,环仓秀麻村社会管理模式定位在“片区+网格+网点+牧户”的新型管理模式上,让“德瓦尕宝”充分参与到本村的社会管理工作中,使之成为一支规范管理村级事务不可或缺的力量。逐步在全村形成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老党员、卸任干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宗教人士和有较高威望的群众代表、“德瓦尕宝”为主体的社会组织,组成了涉及社会管理、群防群治、矛盾纠纷调解、治安联防、政策法规宣传等方面职能的群防群治队伍,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社会管理体系,为本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克智布老人今年72岁了,他曾经担任环仓秀麻村的党支部书记长达25年之久,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模,卸任村支书以来,克智布就活跃在“德瓦尕宝”队伍中,他是这支队伍的骨干力量,也是目前这支队伍里最为年长者。

现任环仓秀麻村支部书记昂青公说:“在村‘两委’和‘德瓦尕宝’队伍管理和引导下,近年来村民的法制观念和文明意识逐步提高,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积极性进一步得到提高,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矛盾纠纷得到及时化解和调处,2012年至今村内32起各类矛盾纠纷全部解决在萌芽状态,化解在了村社一线。”

如今,这个普通的藏族村落中的群众正在积极投身到各项事业的发展与建设中,不断走向富裕、文明、和谐。更可喜的是,至目前,该村“德瓦尕宝”队伍已壮大到50人,他们在民生改善、民族团结、生态建设、社会稳定等方面奏响草原安宁和谐之音。(韩鹏)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