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草原生态> 焦点关注

保护草原生态 牧民心中筑起了绿色屏障

2015-08-10 16:36:41 | 来源: 中华网 | 作者: | 责任编辑: 许浩成
摘要: 在另外一家奶食店,女店主娜仁高娃漂亮能干,他们一家是2007年从牧区迁来的,靠做奶酪、奶豆腐、酸奶为生。在另外一家奶食店,女店主娜仁高娃漂亮能干,他们一家是2007年从牧区迁来的,靠做奶酪、奶豆腐、酸奶为生。

生态奖补机制牧民点赞

保护草原生态 牧民心中筑起了绿色屏障

  龚志明夫妻俩看着比自己还高的樟子松十分欣慰

“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挺灵活的,草场多的牧民每年按每亩6.36元补贴,草场少的牧民每人每年给5000元,这样每个人都能受益。”深秋时节,记者来到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吉仁高勒镇吉仁嘎查,嘎查长布和巴特尔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向记者介绍着,“这几年我们生活好过了,虽然收入和享受奖补前差不多,可草原生态确实是好多了。作为牧民,草原没了,我们生活的来源就没有了。只有草原好了,我们后辈子孙才有未来。”

同住在一个嘎查的牧民阿荣图古斯今年32岁,共产党员,他家有4口人,每人有1200亩草场,全家每年能够享受草原奖补近3万元。这一政策,大大地调动了阿荣图古斯保护草原的积极性,从2011年国家建立实施“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以来,他积极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采取小畜换大畜、土种换良种的办法控制牲畜数量,促进减畜增收。“我们家现在养了150只羊、7头牛,日子过得还不错。”阿荣图古斯说。

作为我区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机制政策实施大户,锡林郭勒盟奖补机制项目总规模达2.7亿亩,基本覆盖了全盟可利用草场。涉及牧民7万多户23万多人,落实生态奖补资金8.6亿元。

草场轮牧好处多

在草原深处,记者听到牧民最多的话就是“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在离西乌珠穆沁旗90多公里的都日布勒吉嘎查,今年41岁的牧民斯琴图正在忙着装修自己的新房子。“我们准备国庆节喜迁新居了”。指着离旧房子大约500米的一处标准化建筑,斯琴图满面笑容。

原来,镇里今年扶持10户重点养殖户,通过牧民自筹1/3,政府出2/3的资金,帮助牧户改善居住和养殖环境,建成的新型家庭牧场,包括居室、棚圈、草料房全部是统一标准,就连外墙用的涂料颜色、采光板的颜色全部一样。远远看去,就像一座小别墅。

“现在这个旧房子用的是风力发电,只够照明用,想用个冰柜都带不起来,有点好吃的也储存不住。”斯琴图感觉只用奶茶招待客人,有点不好意思。“明年草原最绿的时候,你们一定要来,那时候不仅吃住没问题,通讯也会更方便,因为家里要安无线网。”斯琴图憧憬着。

斯琴图一家有5000亩草场,又租了别人家5000亩,养着1000多只羊,每年出栏羔羊近500只,成年母羊保持在500只左右。他是当地实施草畜平衡的大户,不仅严格按照政策要求,以每20亩草场养殖1只羊的单位来经营。而且还实施草场划区轮牧建设,草场按照实际划分成几个小区轮牧。斯琴图还细数了划区轮牧带来的好处:草场植被恢复得好,每亩可增产干草10公斤;节省劳动力,不用雇羊倌,节省开支;牲畜不与其他畜群接触,可减少疫病感染……

“虽然今年比往年旱,但是饲草肯定够吃。我是夏秋两季把羊赶到租赁的5000亩草场上放牧,冬春两季靠自己草场打的草喂食”。斯琴图说起自己的经营策略,总是很自信。

沙中找绿变绿中找沙

发展生态,保护和建设永远分不开。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