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似穹庐,覆盖着锡林郭勒已经泛黄的草原。黄了绿,绿了黄,草原在季节交替中见证着牧民越来越红火的日子。
在落实“8337”发展思路“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战略中,锡林郭勒盟把“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融入每个人心中。
时下,广袤的草原上,载畜量,减了;牧民收入,增了;草原生态,好了;可持续发展的未来,有了……
保护草原让出家园
草原改革在深刻地改变着草原,也改善着草原民生。
改革开放以来,围绕改善牧区民生,草原改革的步伐一直没有停止。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锡林郭勒盟在全国率先推行“草畜双承包”改革,落实土地草场“双权一制”,极大地调动了牧民养畜积极性,牧民收入跻身全国前列。近年来,牧区又在推动以优先保护草原生态为导向,引导牧民转移,以此实现牧区可持续发展的改革。
走在西乌珠穆沁旗民族风情街上,纯朴的民族风扑面而来。蒙古族服饰店、奶食店、手工艺品店,曾经在牧民家里的生存活计如今走上了经营的道路。
而这里的老板,大部分是转移牧民。
推开一家蒙古族服饰店,女店主斯日古楞笑脸相迎。50多平方米大的店面挂满了各种服饰,包括帽子、靴子、蒙古袍等,柜台上是供顾客选择的各式各样的面料。记者拿起几款蒙古袍询问价格,斯日古楞说:“这款要3000多元,那款要2400多元”。看着记者吃惊的样子,斯日古楞说:“这可是纯手工的,要一针一线缝制”。当地人都说这家店很有名气,一年四季生意红火。看到墙上挂着“中国蒙古族服装服饰大赛二等奖”等各种奖牌,记者也感觉斯日古愣不一般。
斯日古楞今年48岁,她的老家在离旗政府30多公里的牧区,在她的记忆中,儿时的草原绿草如茵、遍地是花,她和小伙伴经常在那里玩捉迷藏。然而她长大后,发现草原变了,人越来越多、羊群越来越多,草却越来越少,有的地方已经露出黄土,起风时尘土飞扬。
为了保护草原,上个世纪90年代,斯日古楞动员家人卖掉牲畜,举家搬迁到旗里。她想凭自己的手艺在城里打出一片天地。十几年过去了,斯日古楞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罪,只有她自己知道。从小作坊到大店面,从一个人单打独斗到创业带头人。现在想想,她真为自己当初的决定而自豪。
这些马背上的牧民对草原有着天然的感情,宁愿生活苦一点也不愿意饲养更多的牲畜破坏草原。在政府采取措施保护和恢复草原生态的过程中,牧民们给予了充分的配合。
在另外一家奶食店,女店主娜仁高娃漂亮能干,他们一家是2007年从牧区迁来的,靠做奶酪、奶豆腐、酸奶为生。
“从小就跟父母学这些,不用学就能上手。”娜仁高娃说着,又去里屋搅和酸奶去了。
卖奶食也有淡旺季之分,每年旅游季节、过年是奶食销售的黄金季,平时也不是特别忙。于是,能干的娜仁高娃刚刚又盘下了旁边一家丝绸店,准备在空闲的时候做民族服饰,这也是她的拿手本领。
从牧区来到城里,一家人仍然牵挂着大草原。前不久她的丈夫回去打草,回来后欣喜地告诉她,今年的草儿不仅密了,而且高了,产量也多了。此时,他们才理解了政府引导他们转移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