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夏天,去呼伦贝尔草原体验牧户生活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梁策、国丹、钮璇):“呼伦贝尔,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最好的草原,这个草原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呼伦贝尔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境内,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对其毫不吝啬的礼赞,一直令这片土地的居民引以为傲。国际台记者近日在当地采访时发现,近年来,生活在这里的蒙古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和达斡尔族,正在充分挖掘自身民族文化特色,积极发展当地的特色文化旅游产业,用实际行动展示他们对草原的热爱和对传统的敬畏。
达斡尔族的敖云毕力格,花费5年时间建起了恩阁东达斡尔民族风俗园。他表示,风俗园工程涉及很多贷款,需要亲自投资修路,方便游人抵达。风俗园位于呼伦贝尔鄂温克旗,距离海拉尔市区半小时左右车程,客源主要来自市区和鄂温克旗本地居民。敖云毕力格说,建立风俗园是自己的主意,目的不在于盈利多少,而是希望将传统达斡尔族民居保留下来,“我自己先想的。当初,整个民居呼伦贝尔海拉尔地区没有,尤其咱们鄂温克旗没有,尤其现在小孩儿都没见过,现在这样的房子已经都没有了,我重新建起来,把这个房子、民族文化进行宣传、保护。”
像敖云毕力格一样,越来越多的呼伦贝尔牧民正在开展牧户游开发活动,一方面可以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能推广本民族文化。阿拉坦沙盖是巴尔虎的蒙古族小伙子,3年前,他和哥哥巴日哈一起成立了呼德诺尔度假园,向来自城市的游客展现草原生活的与众不同,“我们的牧民旅店是2013年正式开始营业的,是目前我们呼伦贝尔唯一的一个天然牧场,就是可以自由放牧的夏营地,牛羊成群,自然风景也是很好的。而且这里还保留了蒙古族很传统、正宗的文化,我们自己也是牧民,所以我们对这些东西很了解。”
与大型景区相比,阿拉坦沙盖表示,自己家的牧户游还刚刚起步,规模有限。兄弟两人决定植根于家庭传统,走差异化路线,让游客更加深入地感受蒙古族人的生活与情怀。不去刻意搞规模化、追求商业化,而是发展家庭旅游。这份自信正是源于兄弟俩对本族文化的理解与热爱。两兄弟表示,自己是纯纯粹粹的牧民,只在夏季不太繁忙的时候才经营度假园,目的就是为蒙古族文化的传播尽一份力,“我们所有住宿还有餐饮的地方都是蒙古包,我们是可以随时搬迁的,冬天就回到自己的草场继续放牧。夏天的话,这边比较漂亮,我们就过来做这个东西。一方面我们可以增加点自己的收入,另一方面我们也传播我们自己的文化,因为我们都是这里的人,而且也很爱这个地方。”
为了让游客更好地感受草原生活,两兄弟把重点放在了亲身体验,让游客感受足够多的体验项目,包括骑马、坐马车和勒勒车,以及挤马奶、挤牛奶,制作奶制品。除体验牧民家庭生活外,呼德诺尔度假园也提供各类体育、娱乐活动,让游客在大自然中尽情地放松身心,“我们可以给游客提供一个包,供一家人住,这一天都是他们的,我可以提供牛羊肉、奶制品,(游客)也可以学熬奶茶,也可以做手扒肉,都可以自己来。我们这里骑马、射箭都是比较传统的活动,有时候也可以组织小型那达慕,可以赛马、射箭、摔跤,也可以唱歌,举办晚会,可以让游客感受我们的文化。”
实际上,网络上还很难查到大量关于呼德诺尔度假园的资讯。阿拉坦沙盖坦言,虽然两兄弟也在旅行社、宾馆餐厅进行宣传,还开设了自己的微信公共号,但宣传经验还是有限。目前这个阶段,客人的口口相传是这家牧户最需要、也是最有效的宣传方式,“其实最好的宣传还是客人,一个客人来这以后,觉得好,他给三个人说了,那三个人绝对信。所以我们把自己的各种餐饮、娱乐做好的话,其实根本不用花太多的心思,客源可以积累,只要我们把质量把握住,就没问题。”
这种口口相传的优势,在更大规模的景区也得到了印证。位于陈巴尔虎旗的金帐汗蒙古部落就是一个体验游牧部落文化的大规模景点,知名度很高。在景区内部,游客可以欣赏到精彩的套马、驯马表演,此外还包括博克、祭敖包、萨满文化表演等特色活动。游客李先生表示,自己就是看完网上的攻略后知道了这个地方,“金帐汗是在网上查的。我们想到呼伦贝尔来玩,就在网上搜索了一些景点,然后就看到有金帐汗,正好从这路过,就过来看一看。一般都是自驾游居多,这种攻略,看一看,有的人出来玩过,他自己就写点东西发到网上,不一定都是金帐汗自己宣传的。”
同行的王女士介绍说,这是他们第一次来草原旅游,主要就是根据网上的攻略设计每天的行程。居住在哈尔滨的他们是坐火车来到呼伦贝尔,下火车后就直接租了汽车,开始自驾之旅,“我们其实刚来一会儿,是早上九点多才下火车,第一站就是到这里,主要现在还只是看到路边草原的一些景色,最直接的感觉就是非常辽阔。行程四天,我们是一个家庭式的自驾游,六个人,两个家庭。”
蔚蓝的天空,广袤的草原,从未停息的游牧精神,是不断吸引着四方游客前来呼伦贝尔一探究竟的原因。虽然当地发展牧户旅游还存在不少问题,但这种在传承本民族文化基础上的旅游形式魅力非凡,也会随着当地在不断改进服务质量的努力下发展地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