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席的灯光暗了下来,舞台上的灯光骤然亮起,察哈尔人西迁戍边、保家卫国的故事开始了……6月29日,作为第十二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的展演剧目之一——蒙古剧《忠勇察哈尔》在首府上演,深情讲述察哈尔八旗官兵、家眷等共6000多人分3批西迁新疆伊犁戍边的历史故事。
蒙古剧是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的重要地方戏剧种,是蒙古族各种传统艺术形式的综合与升华,也是中国第九个少数民族剧种。它的出现,标志着蒙古族文化艺术的新发展。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各地蒙古剧新创作品不断,《蒙古象棋传说》《敖包相会》《黑缎子坎肩》《那一片绿》等蒙古剧在演出后都获得了观众的极高评价。
蒙古剧《忠勇察哈尔》
在草原文化的土壤里生根发芽
蒙古剧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早期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东部蒙古族聚居区。20世纪40年代,蒙古剧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韩秀英》《达那巴拉》等叙事民歌相继被改编成蒙古剧进行演出。1946年,内蒙古文工团成立,团内的蒙古族艺术工作者将反映蒙古族人民参加解放战争题材的新歌剧《血案》《额尔登格》等译成蒙古语,用蒙古剧形式进行演出,在蒙古族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内蒙古各专业艺术团体和乌兰牧骑的传播,蒙古剧逐渐流行于全区。当时的内蒙古歌舞团于1953年创作演出了小戏《慰问带》,被国内一些专家认为是有鲜明民族特点的蒙古剧。1953年,哲里木盟库伦旗业余剧团创作演出了表现抗美援朝题材的《汉城烽火》,在唱腔音乐上由专曲专用的单曲体发展为一个剧中多首民歌的联用,并吸收了说唱音乐和宗教音乐的元素,蒙古剧逐渐走向成熟。
20世纪80年代,蒙古剧逐渐发展成为融文学、音乐、舞蹈、美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据内蒙古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艺术评论员毕力格图介绍,这一时期,代表作品主要有通辽市创作的《安代传奇》、鄂尔多斯创作的《银碗》、赤峰市创作的《沙歌德尔》等蒙古剧。此时,内蒙古出现科尔沁蒙古剧和昭乌达蒙古剧等分支。
新世纪初,曾荣获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第六届中国艺术节金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等诸多荣誉的大型蒙古剧《满都海斯琴》,以前所未有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受到好评,被誉为蒙古剧的巅峰之作。内蒙古民族艺术剧院乌兰恰特管理中心主任郑睿达说:“那是我刚参加工作后参与的第一部大剧,从创作、排练到演出我一直跟了下来,受了很多苦,也曾为自己作为一名大学生整天做苦力、抖大幕而感到委屈。但今天看来,这部剧为我在演艺行业的成长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满都海斯琴》这部承载太多人艰辛和努力、带给太多人荣誉和成长的作品,在内蒙古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以至于在它之后的几年中无剧能及,蒙古剧竟陡然沉寂下来,一度陷入停滞不前的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