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04元!这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2023年农村常驻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果洛州这个地处“三江源”腹地的草原带来了无比振奋的佳音。
果洛州平均海拔4200米,面积7.6万多平方千米,这片广袤土地被当地人称为“玛域”(藏语意为黄河流域)草原。这些年,果洛州坚持以乡村振兴“八大行动”为风向标、总抓手,高标谋划、紧密推进,抓实抓细绿色有机畜牧业。
在这片厚重的热土之上,各族干部群众奋发有为,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奋力交出“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全年答卷”,走出了一条前景广阔的致富增收之路。
笔者走进玛域草原,放眼望去,一片金黄,白色的羊群点缀其间,牧民扎西加骑着摩托车在草原上驱赶羊群,开始了他忙碌的一天。赶羊放牧、储备草料,是他在这个季节每天都要做的工作。
扎西加住在果洛州玛沁县,今年51岁的他,很早就从父亲手里接过了鞭子。这些年养了不少牲畜,随着国家扶持政策力度的持续加大,再加上他积极学习养殖技术,近年来的养殖规模越来越大,其中有240多只经济效益较好的生产母羊。除此之外,还有100多头良种牦牛。
“2023年总共收益27万元,除去各种开支还有19万左右。下一次能有170只羊羔出栏,每只按260元算的话,也能保底4万多元。”扎西加望着自家膘肥体壮的牛羊,喜形于色。
在果洛州,像扎西加一样靠牛羊致富的牧民并不在少数。
笔者从果洛州农牧和科技局了解到,2023年果洛州积极作为,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各县在牲畜出栏方面采取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有效解决牲畜出栏难问题,全年牲畜出栏37.83万头(只)。
悠悠万事,吃饭为大。农牧业一头连着老百姓的“粮袋子”,一头连着农牧民的“钱袋子”,是安天下、惠民生的基石。作为青海省重要的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果洛州始终把农牧业这个固国富民的基础产业紧紧抓在手上。
2023年,在果洛各族干部群众的不懈努力之下,果洛州农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一项项“金冠”“花落果洛”:全州已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的草场面积2752.24万亩、牲畜数63.28万头(只),获得有机转换认证证书的草场面积4611.08万亩、牲畜为44.61万头(只),获得国家地理标志5个,地理标志证明商标7个,名特优新产品3个,国字号质量认证2个,“雪山”获评中华百年老字号品牌,5369获称中国驰名商标。
在果洛州班玛县,当地牦牛长期存在混群饲养和近亲繁育,致使牦牛品种退化。为加快补齐班玛牦牛种质资源匮乏的短板,提高班玛牦牛品质,助推牦牛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班玛县实施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牲畜种群改良采购项目。
2023年,班玛县引进优良牦牛2496头,优良公牦牛107头,生产母牦牛2389头,分配至6个乡19个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对于助推班玛县牦牛养殖规模化发展,建设具有高原特色的班玛现代牦牛产业体系,实现牦牛提质增效,促进农牧民增收致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考察青海,精准把脉青海资源禀赋、发展优势和区域特征,赋予青海“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重大任务和历史使命。如何更好地让“果货出青”?加强与内地的产业合作、消费帮扶、双向互通,果洛州正蹚出一条条可行之路。近年来,果洛州积极融入产业“四地”建设中,将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纳入产业振兴专项行动和乡村振兴“八大行动”,依托牦牛藏羊产业,推动生态畜牧业向经营组织化、生产标准化、产业规模化方向发展,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据了解,2023年,果洛州拓宽农畜产品输出渠道,组织企业参加青海农交会、上海市对口地区特展会、第24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第四届人才项目洽谈会、第三届中国(青海)国际生态博览会,达成多项合作协议。
“过去一年,果洛州充分发挥东西部协作等平台,组织企业参加农交会、洽谈会等活动,实现销售收入达200万元,达成商品销售签约意向项目30个,州级2家“专精特新”企业签约人才项目合作协议,提升了‘果货出青’能力。”果洛州农牧和科技局相关部门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