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林郭勒“墙”“强”连手全方位推动“两个打造”工作向纵深发展

发布时间:2022-08-30 17:10:00丨来源:中国网丨作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如今, 走在内蒙古通辽霍林郭勒市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一幅幅以中国传统节日、二十四节气等传统文化为主题而精心打造的文化墙,这些用活泼精炼的文字配以生动形象画面组成的内容,让原本单调的墙面增添了些许灵动,许多市民们在感受到文化熏陶和精神洗礼的同时还会驻足停留、拍照打卡……

今年以来,霍林郭勒市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按照“两个打造”的部署要求,坚持打造“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墙、荧屏墙和同频共振声频强,“墙”“强”联合深入推进“两个打造”工作,润物细无声,育人于无形。

村村响讲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打造文化墙   彰显文化魅力

为深入推进“两个打造”内容,霍林郭勒市依托现有资源,以墙体面积适中、受众面广、视野开阔为标准,精心挑选达来胡硕村舞台墙体、火车站围墙墙体、白楼居民楼围墙墙体、立业小区外墙体等4面墙体作为试点,邀请美术爱好者,精心策划推出图文并茂、内容鲜活、独具特色、通俗易懂的文化墙内容,融入到广大群众生产生活,营造了积极向上、和谐文明的文化氛围。

在文化墙的创作过程中,霍林郭勒市力求做到一墙一主题,一步一换景,既展现了幅员辽阔、壮丽秀美的祖国河山,又有厚重的历史人文底蕴,把文化墙建设与全市的人居环境提升综合治理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推动文化创建和城乡治理相辅相成。  

全市大型荧屏开展商业广告与“中华文化符号”交替展播

建设荧屏墙   展现文化活力

要让“中华文化符号”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在百姓面前,霍林郭勒市有效调动全市大型荧屏、沿街商铺电子屏,以商业广告与“中华文化符号”交替播放的方式,开展“中华文化符号”展播,累计播出长城、黄河、天安门、印刷术等50余次。繁华的商业街区与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符号”相映成趣,增强了市民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在休闲娱乐的同时“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国家。”

如今,荧屏墙已成为霍林郭勒市的一道风景,随处都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从而引导市民将“中华文化符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迎接“二十大”胜利召开夯实精神基础。

乌兰牧骑基层志愿服务上门演出

发挥声频“强” 呈现文化动力

为充分发挥村村响在嘎查村的号召力和传播力,霍林郭勒市以宣传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音频宣传产品,通过播放“历史上的今天”“每日一习话”等栏目,让村民熟知历史上的今天革命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的无畏和坚贞,感叹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感恩党和国家的英明领导,奏响文化最强音,同时,开设与村民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技交流”“健康知识”“民法典小知识”等栏目,让村民在家就能学到农业种植技术,熟知健康知识,增强法律素质和自身合法权利的维权能力。截止目前,已在全市5个嘎查村文明实践广播站已刊播132期,受众两万余人。    

制作产品“强” 嵌入文化张力

为充分调动和利用各方面的文化资源、人才资源,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霍林郭勒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制作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城标语的购物袋5000个,并发放给市民,进一步扩大创城知晓率和参与率;充分发挥道德银行的示范引领和行为约束作用,制定符合社区和嘎查村实际的居民公约和村规民约,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开展集中宣讲、上门宣讲、线上宣讲等方式分众化开展党的创新理论传播,把理论宣讲的主战场搬到老百姓的生产生活现场,把基本原理变成生动道理,把根本方法变成管用办法,打通基层理论学习宣传“最后一公里”,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融入赛事“强” 发挥文化魄力

进一步强化价值引领,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深化理想信念教育,使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霍林郭勒市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七一大合唱、乌兰牧骑基层志愿服务等活动,以中华文化符号为背景,突出主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感受和参与各类活动,引导人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文化符号和形象内化为精神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成为人们日用而不觉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以文化启迪思想、用文化浸润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