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文化自信 凝聚民族之魂 南宝力皋吐遗址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

发布时间:2022-08-25 17:05:42丨来源:通辽日报丨作者:赵彦臻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口径15.6厘米、腹径39.2厘米、底径12.4厘米、高23.5厘米的‘人’形陶壶以360度全息投影展示了典型的女性孕育形象。”记者在内蒙古通辽市南宝力皋吐遗址博物馆“打卡”时看到,博物馆展厅内除了展示文物外,还利用数字网络多媒体技术,以3D动画的形式展示了史前人类的生活方式。

“人”形陶壶是南宝力皋吐遗址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国家一级文物。如果文物会说话,那么“人”形陶壶一定是最会讲故事的那一个。

文物是5000多年中华文明的亲历者、见证者、幸存者,每一件文物都经历了风霜雨雪而倍显珍贵。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一处文化遗产就包含着中华文化传承的密码,一座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一件文物承载的就是一段厚重的历史。

通辽市地处祖国北疆,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璀璨的红山文化和富河文化的发祥地,也是蒙古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在东经121°19',北纬44°24',海拔高度220米的通辽市扎鲁特旗鲁北镇东南约40公里,有“北国古代先民的安魂之所”之称的南宝力皋吐遗址正位于此。

南宝力皋吐遗址传递出多少史前文化的信息?

南宝力皋吐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存,距今约4500~5000年,其发现与挖掘是迄今为止我国东北地区发现的位置最北,获取材料最为丰富的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型墓葬群。这里地处松辽分水岭,北依大兴安岭,南望科尔沁沙地和西辽河平原,东与松嫩平原相通,西及西南与西拉木伦河流域相连,是大兴安岭南麓草原与科尔沁沙地的交会地带。

南宝力皋吐遗址于2006年始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通辽市博物馆、扎鲁特旗文管所联合进行了考古发掘,至2008年末发掘工作基本结束。此次发掘不但抢救出大量的史前原始墓葬材料,还获取了一大批非常罕见的珍贵文物,清理墓葬395座,房址18座,出土各类文物1500余件。因此,于2006年——2008年获得“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提名,2007年荣获“中国科学院考古学论坛”六大考古新发现。另外,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论坛——2007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上做南宝力皋吐遗址发掘成果学术报告时主办方给予的标题是“古代北方先民的安魂之所”,2009年又获国家文物局举办的“2007年——2008年度中国田野考古三等奖”。

中国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认为,南宝力皋吐遗址所体现的多元文化现象可能与扎鲁特旗特殊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有关。“扎鲁特在蒙古语中意为‘驿站’,该地区在史前就可能是交通要道,南宝力皋吐遗存的考古发现恰恰表现了这一状况。”严文明说,根据目前出土的材料来看,南宝力皋吐遗存年代清楚,延伸比较远,是几种文化的融合。南宝力皋吐遗存除了与东北的史前遗址有密切联系,而且南与山东,西与新疆、甘肃,北与俄罗斯等地存在文化交融现象。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深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6月1日召开的通辽市委常委会会议指出,要依托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加强通辽历史和西辽河文化研究,坚持用中华文化浸润民族团结,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南宝力皋吐遗址的发现对深入探寻通辽地区史前文化交流的真实情况提供了依据,其历史意义十分深远。

南宝力皋吐博物馆的成立就是在对南宝力皋吐遗址妥善保护的前提下,打造扎鲁特旗历史文化、历史人文景观、科普教育、扎鲁特旗草原自然风光等于一体的多元素遗址博物馆。该博物馆于2015年开工建设,2016年建设完成,2017年做馆内陈列安装,总占地为300亩,博物馆建设面积为3800平方米,其以还原史前文明、展示新石器时期文化、宣传优秀文明成果为宗旨。

随着“博物馆热”的不断升温,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的创新传播吸引着人们重新认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南宝力皋吐遗址博物馆于2017年9月15日举行开馆仪式,截至2018年7月份,共接待机关团体8000余人次。机关团体接待90余次,重要接待20余次。

进入博物馆的序厅部分,为了让人们对史前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博物馆制作了一个以“文明曙光”为主题的短片。

南宝力皋吐遗存所显示的农业与采集两相结合的生产方式,促进了当时的社会发展,而先天的地理环境优势,又使这里成为当时的文化交汇中心。遗存中带有许多周边考古学文化特点,似乎是在讲述几千年前发生在这里的关于文明交汇的故事。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吉平认为,考古发掘可以延伸历史轴线、增强历史信度、丰富历史内涵、活化历史场景,揭示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十分重大的战略意义。

“凝聚民族之魂,增强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这是文物“活”起来的根本之义。利用现代虚拟技术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开口说话”,让参观者更直接的接收到文物的相关信息,激活文物的内在价值,不但让文物影像动了起来,更实现了文物与参观者之间的“交流”,从历史与今天的对话中,激发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坚定中国人振兴中华、实现中国梦的信心和决心。

(文:赵彦臻,摄影:刘洋、格日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