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3月6日讯(记者 苏文彦) 从有“中华第一龙”美称的红山玉龙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汉代织锦护臂,从内蒙古唯一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到唐代构建的北庭故城外城,在我国边疆地区辽阔的高原、山地、草场和戈壁中,埋藏着无数中华文化的瑰宝,构成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脉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们该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些珍贵的边疆地区历史文化遗产,讲好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多元一体中国故事?
3月4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摄影:新华社记者 殷博古)
正在召开的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上,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不得不远程参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吉平提案献策,向大会提交了一篇“关于做好边疆地区考古发掘与阐释工作,共同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案,建议深刻领会考古的重大政治和社会意义,划地区、分阶段、有目的地展开边疆考古发掘和阐释,助力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吉平认为,考古发掘是研究中华民族历史、展示中华文明瑰宝的重要工作。边疆地区的文物遗址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物例证,记录了各民族的社会制度和生产生活轨迹,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考古发掘和阐释边疆地区丰富的历史遗产,对于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讲好边疆各民族融合发展的历史故事,增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和文化自信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内蒙古自治区文物保护中心主任吉平(右,资料图)
为此,吉平委员建议:
一是胸怀“国之大者”,深刻领会考古的重大政治社会意义就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进民族团结、增强文化自信。建议配合“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综合研究”和“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制定实施边疆地区重要考古规划和实施办法,围绕史前文明、中国文化基因以及边疆与周边文化交往交流交融等一系列问题展开考古发掘和阐释工作,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打好基础,共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赤峰翁牛特旗出土的红山文化代表性文物——玉雕龙
二是深入探索,提高认识。我国地域广大,边疆地区占国土面积的一半以上,各地区的文明起源、形成和早期发展是不平衡的,这一发展过程、原因等有待深入挖掘和认识,以便全面了解我们民族、国家和文明如何走到今天。建议在“十四五”期间,划地区、分阶段、有目的地展开边疆考古发掘和阐释,对边疆地区在中华文明起源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形成更深刻的认识,增强各民族“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三是做好边疆地区考古发掘与阐释,以此深刻认识各民族互鉴互学的历史,强化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标识,推动民族团结,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内蒙古自治区内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元上都遗址(摄影:管永新)
四是加强考古成果转化与传播。建立遗址博物馆或遗址公园,活化文物遗址,满足群众对历史知识的渴望。与考古领队签订责任书,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考古报告,及早呈现出土文物和研究成果,教育和引领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认识中国文明对人类文明做出的巨大贡献,增进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