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日,国家林草局发布《中国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白皮书,我国内地56处国际重要湿地生态状况总体保持稳定,与2015-2018年上一监测期相比,国际重要湿地内湿地面积增加了2479.29公顷。
截至2019年12月底,我国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的湿地有57处,除分布于香港的米埔和后海湾国际重要湿地外,内地56处国际重要湿地分布在21个省(区、市),其中内陆湿地41处、近海与海岸湿地15处。
56处国际重要湿地范围面积694.71万公顷,其中内陆湿地606.14万公顷、近海与海岸湿地88.57万公顷。56处国际重要湿地的湿地面积为338.71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面积为320.9万公顷、人工湿地面积为17.81万公顷。近海与海岸湿地面积为38.55万公顷、河流湿地面积为14.13万公顷、湖泊湿地面积为140.71万公顷、沼泽湿地面积为127.51万公顷。与上一监测期相比,通过实施湿地工程项目,国际重要湿地内湿地面积增加2479.29公顷。
56处国际重要湿地水源补给状况基本稳定,大部分湿地自然补给能够满足生态需要,6处湿地采取了人工补水措施,2019年共补水10.8亿立方米。除西藏2处国际重要湿地外,54处湿地获取了水质监测数据,45处获取地表水水质监测数据,其中I类地表水3处、II类11处、Ⅲ类16处、IV类8处、V类7处。9处获取海水水质监测数据的国际重要湿地中,I类海水3处、II类5处、IV类1处。
56处国际重要湿地中,50处获取了水体富营养化数据,其中贫营养的11处、中营养的24处、富营养的15处。
56处国际重要湿地分布有湿地植物189科834属2186种(包括变种、变型),分别占全国湿地植物科、属、种数的79.08%、66.45%和51.8%。56处湿地植被覆盖面积为173.26万公顷,占湿地面积的51.6%。56处湿地中,有54处共记录有湿地鸟类14目35科263种,占我国湿地鸟类种数的80.43%。与上一监测期相比,湿地鸟类增加19种。
大部分国际重要湿地都开展了生态旅游和宣教活动,在有统计数据的14个国际重要湿地中,游客达1449.48万人次,旅游收入27.02亿元。湖南东洞庭湖、四川若尔盖等国际重要湿地开展了生态养殖、种植等其他合理利用活动。
国际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自2018年起,组织对中国境内国际重要湿地的生态状况开展全覆盖连续监测。本次监测期为2019年,监测内容包括国际重要湿地的分布和面积、水源补给、水质、水体富营养化、湿地植物、湿地鸟类分布、植物入侵状况、湿地修复和利用、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等9个方面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