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拉盖管理区:牧歌悠扬谱新曲

发布时间:2021-01-15 13:39:24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塔娜丨责任编辑:阿艺思

拉盖管理区立足实际,充分发挥生态有机优势,把多措并举夯实基础、增加投入补齐短板作为推进“减羊增牛”战略的有力抓手,加快优质良种肉牛育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全力打造国家肉牛种质资源保存创新利用中心和锡林郭勒全盟优质肉牛全产业链示范区,现代畜牧业呈现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乌拉盖草原上乌拉盖河、色尔吉河蜿蜒而行,滋养着这片淳朴的土地,辽阔的牧场和丰富的水源,是大自然给予乌拉盖草原最宝贵的资源禀赋。

  乌拉盖管理区立足实际,充分发挥生态有机优势,把多措并举夯实基础、增加投入补齐短板作为推进“减羊增牛”战略的有力抓手,加快优质良种肉牛育种繁育示范基地建设,全力打造国家肉牛种质资源保存创新利用中心和锡林郭勒全盟优质肉牛全产业链示范区,现代畜牧业呈现高歌猛进的发展态势。

  2020年,“华西牛”新品种培育联合攻关现场研讨会在乌拉盖管理区召开,来自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以及来自全国多地的育种联合会成员齐聚乌拉盖草原参加研讨,新品种“华西牛”成为焦点。而对于乌拉盖牧场养牛户王金强来说这并不陌生。养殖良种肉牛有着近20年经验的王金强,多年来坚持科学化、精细化的饲养管理,暖季充分利用天然草场优势放牧饲养,冷季采取舍饲、半舍饲养殖,减轻草牧场压力,保证牛群膘情和按时发情配种。他建立家庭式冷配站点,选取优质冷冻精液冷配已有16年,牛群具备了三代以上系谱档案,2017年首创热炕保育犊牛方法,建设了犊牛热炕,大大提高了犊牛生长速度和成活率,去年出栏时,王金强家的公牛犊卖出了每头2.8万元的高价。入选中国农科院牧医所肉牛新品种选育项目户,他家牧场成为国家肉牛遗传资源评估中心肉牛性能测定指定单位。这位敢想敢干的牧民在当地已成为响当当的“华西牛”养殖专业户。

  在乌拉盖草原上像王金强这样能闯能拼的牧民并不是个例,在距离王金强家牧场50公里以外的一位牧民凭借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头,成为当地家喻户晓的“女强人”。两年前,家住贺斯格乌拉牧场的冬梅不顾亲朋好友劝阻,从国外引进纯种安格斯牛,决意要在自家门口建设“新西兰家庭牧场”。当时认识她的人都说这是在冒险,而说一不二的她处理掉家中一半的羊,从国外购买了80头新西兰纯种安格斯母牛。经过一年的精心养殖,她逐渐摸索出经验,这群“洋牛”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娇气,不仅市场前景较可观,而且适应能力较强,出肉率高。冬梅算了一笔账,80头安格斯牛产犊50余头,按照目前的市场行情,一头10至18月龄的纯种安格斯母牛能卖到16000元左右,当年公牛犊能达到每头12000元,光出售公牛犊就有近20万元的收入。每年将公牛犊出售,留下母牛犊,不过三五年,她养殖200头安格斯牛的目标就能实现,离建设“新西兰家庭牧场”的愿望更近了。辛勤付出有了回报,冬梅逢人便说起养殖安格斯牛的好处,让周边牧户心服口服。

  畜牧业是乌拉盖管理区的基础产业,加快推进农畜产品产业化、品牌化建设,是实现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乌拉盖管理区严格遵循绿色发展理念,确立了“国家肉牛种质资源创新利用中心和优质良种肉牛繁育基地”的发展定位。2020年,乌拉盖管理区黄牛改良18000余头,建核心群22群、每群黄牛达93头左右,建黄牛改良专业户200户、每户拥有改良黄牛50头。牧业年度优质良种肉牛存栏达到6万头,牛群良改率达到100%,近三年每年向各地提供优质种牛4000头左右,目前供种能力已达到6000头以上,成为锡林郭勒全盟重要的种牛生产供应基地。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合作实施“华西牛”新品种选育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建立“华西牛”选育数据库和“公司+牧户”肉牛基因组选择资源群体,成为“华西牛”培育主要育种基地,不断促进肉牛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良种化、品牌化方向转变。

  (来源:锡林郭勒日报 作者:塔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