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左中旗:又到玉米丰收时 遍地金黄晒秋收

发布时间:2020-10-16 17:50:00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唐丽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10月12日,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首届玉米收割节在敖包苏木丰元庆嘎查节隆重开幕。

春种秋收,春华秋实,10月12日,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首届玉米收割节在敖包苏木丰元庆嘎查节隆重开幕,此次收割节也是该旗为攻破籽粒玉米增产瓶颈,提高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不断创新开展玉米产量攻关试验的成果展示日。

籽粒直收,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摄影:唐丽雅)

“今年的玉米产量高多了,150亩地能达到2500斤左右,而且中科院带来的新品种特别好,打出来的粮是干粮,棒还匀净,抗寒能力特别强!”种植大户李有生说。原来,2020年初,科左中旗引进了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李少昆团队开展玉米密植高产机械粒收绿色生产技术示范,在全旗推广并在6个乡镇设置千亩示范基地,在敖包苏木丰元庆嘎查设置了耐密适合机械粒收玉米品种筛选、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玉米密植高产全程机械化绿色生产技术集成与示范等多项试验,李有生家的玉米地正是核心试验区。李少昆与管理创新团队一整个夏天都在在试验区进行玉米密植高产机械粒收绿色生产技术试验,此次现场进行了玉米超高产田栽培技术讲解、玉米脱粒实收等项目,并开展了玉米测产、测水,经过计算,超高产示范田C3288品种实测产量1073.25kg/亩(含水量14%)、DK159品种实测产量1050.71kg/亩(含水量14%)。

中科院研究院实地测量(摄影:纪祥)

此次示范田的玉米产量试验及全程机械化收割,不仅推进了科左中旗高产玉米绿色高效科技示范工作,更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克如对此次实验赞不绝口:“今年通过我们的这项高产技术,比当地的农户增产普遍在200公斤以上,如果这个面积能放大到整个通辽1800万亩这个增产的量,对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这个意义还是非常重大的。”

实验田(摄影:包卉、纪祥)

据介绍,科左中旗作为全国的农业大旗,2003年至2014年连续12年实现粮食总产稳定增长,被当时的农业部授予7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4次“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荣誉称号,在2011年还被国务院授予“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为不辱使命,扛稳国家粮食安全重任,近年来科左中旗在攻破玉米增产瓶颈上下功夫,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以科技为支撑走除了现代农业发展道路的左中样板。

科左中旗玉米收割节全貌(摄影:刘小光) 

(作者:唐丽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