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奋进70年 动能转换谱写新篇

发布时间:2019-10-08 19:00:00丨来源:通辽日报丨作者:杨朝东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从农牧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进发,通辽人艰苦跋涉,始终如一,大步向前。70年矢志不渝,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史性跨越。

从农牧业大市向工业强市进发,通辽人艰苦跋涉,始终如一,大步向前。70年矢志不渝,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历史性跨越。2018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301.6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52 年增长52.5倍,年均增速达到10.4%。

70年披荆斩棘、风雨兼程,70年不忘初心、接续奋斗。新时代,通辽知重负重。加快新旧动能转换,推动高质量发展,打造九条全产业链、五个优势品牌产业,通辽市经济发展如一匹蒙古马,韧劲足,耐力强。

书写“九链五都”辉煌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开启经济转型发展的新征程。加快转方式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乡村振兴现代农牧业示范区、精准脱贫产业链带动创新区、北疆生态屏障主体功能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建设先进区“六区建设”;构建绿色生态农牧业、玉米生物、铝镍硅新材料、科尔沁肉牛、现代蒙医药、可降解新材料、沙产业、会展、文化旅游“九链”;打造国际蒙医药之都和中国小品种氨基酸之都、蓝宝石之都、草原肉牛之都、可降解新材料深加工之都“五都”。

通辽人建设现代能源经济示范市和立足蒙东、融入东北,守望草原、面向渤海,东西集通、南北联开的“一带一路”草原名城发展思路,已成为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高频次调度,推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持续转化的生动实践。

走进大项目建设工地,围绕主导产业“造链、补链、延链、强链”势头猛进。文化旅游产业六大重点项目、5项重点活动、1项重点规划推进速度明显加快。“一带一路”敖包相会文化旅游主题小镇、科尔沁500公里风景大道自驾游服务系统逐步提升,那达慕文化园、市博物馆改造、库伦银沙湾国家沙漠公园、奈曼宝古图沙漠旅游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

霍林郭勒市年产35万吨铝板带箔哈兹列特生产线建成投产,奈曼旗经安镍基材料项目正式开工,科尔沁区伯恩露笑1600台长晶炉全部投产,彩色蓝宝石研发成功;梅花生物苏氨酸、色氨酸项目投产;开鲁县开封药业集团原料药项目建成试车……“九链五都”带动力持续提升。

走进科尔沁工业园区蓝宝石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晶莹剔透的蓝宝石被切成各种尺寸的长方形、圆形产品,公司深加工项目研究开发批量生产大尺寸彩色蓝宝石的工艺,填补了人造彩色蓝宝石领域的空白。

煤制乙二醇工程被列为我国煤化工五大重点示范工程之一、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和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并取得中科院科技成就奖。金煤化工有限公司20万吨/年乙二醇项目实施,新增就业岗位1000个,新增销售收入10亿元/年。该公司在掌握煤制乙二醇前瞻技术的同时,推进扩能改造和乙二醇产业链延伸,目前已付诸实施8000吨/年乙醇酸项目。该项目实施后可新增乙醇酸产量8000吨/年、副产甲醇7600吨/年、副产乙二醇580吨/年,新增销售收入10370万元/年,年税后利润1785万元。

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为电解铝注入清洁能源的绿色循环发展模式,既提高了资源的可利用率,又推动了企业的绿色发展。于2014年在霍林河地区形成了年消耗1000万吨劣质褐煤的180万千瓦火电、86万吨电解铝产能和具备独立运行能力自备电网的循环经济产业集群,构建了全国首个高载能产业清洁发展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示范区。

玉米生物科技等企业已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并不断结出硕果。小氨基酸、医药产品不断涌现,玉米产业已生产产品200多个。煤电铝产业链,从煤炭、电力、铝、精铝、普铝、电子箔、铝合金、型材,到硅、工业硅、多晶硅,再到粉煤灰、水泥、氧化铝……“全产业链大树”不断成长。

通辽紧紧抓住转型跨越发展的重大机遇,坚持高点站位,主动对接,系统推进,积极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着力破解发展难题,全力打造蒙东地区融入东北一体化发展的“桥头堡”。新一轮东北振兴以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6.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8.5%;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1.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9.6%;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9667元和12566元,年均分别增长9.2%和9.8%。

通辽农牧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土地规模流转面积达到407万亩,粮食总产量163.3亿斤、增产13.1亿斤;道地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7.7万亩;万头肉牛养殖场11个,优质肉牛存栏增长15.4%,通辽被命名为“中国草原肉牛之都”“科尔沁牛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通辽黄玉米”“科尔沁牛”分别获得全区农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第一名。

70年发展矢志不渝波澜壮阔

70年前,通辽市的工业一穷二白。1953年,通辽市地方财政收入为1450万元;2018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5.5亿元,是当年的500多倍。1949年,通辽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815万元;201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63.7亿元,是当年的300多倍。

1958年,据当时报载:通辽市已经开始建设热电厂、机床厂、糖厂、造纸厂、水泥厂等大型工业。50年代,通辽市工业还未形成产业体系,企业上下游相互关联更是少之又少。

历史留痕。砂矿生产是那个时代工业发展的重头戏。今天,通辽市工业“重头戏”更多:蓝宝石、乙二醇、玉米生物、制药、铝板带箔、镍基材料……一个个大项目落地生根。1966年,建成日处理500吨甜菜的中型糖厂。当年2月,通辽糖厂生产出了第一罐洁白的砂糖。这是我市在第3个五年计划的第一个春天传出的第一个喜讯,是当时全市各族人民的一件大喜事。今天,通辽市的龙头企业更多,科尔沁牛业、邦杰肉牛、谷润肉业、伊赛肉牛、牧合家肉牛产业化项目不断发展,辐射更多农牧民。

翻开厚重的历史档案,在发黄的纸张上留下了通辽市工业生产发展的印痕。

到1983年,通辽市全部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比新中国成立初期增长67倍,平均每年递增13.2%。工业产值所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49年的2.6%上升到2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通辽工业企业在整顿、改革中求发展,使企业结构、产品结构更加趋于合理,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到1983年末,企业亏损面大为减少。全市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的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为1335万元,比1982年增加693万元,增长一倍多。

透过历史的档案,你会发现,通辽的工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一位资深记者曾经这样写道:“谈起通辽的经济时,人们总用‘农业大,工业弱,财政穷’来形容。工业弱,是‘八五’时期工业的真实写照。工业弱,成为制约通辽市各项事业发展的瓶颈。进入‘九五’以来,通辽市举全市之力,打破‘工业弱’的瓶颈,大刀阔斧地进行工业企业体制创新、资产重组、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凤凰涅槃式的洗礼,通辽市的工业实现了强筋壮骨,驶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

如今,通辽市工业已向特色化、集群化发展,年煤炭产量突破5000万吨,发电量达到537.3亿千瓦时,铝新材料、汽车玻璃、乙二醇、氨基酸等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自治区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