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70年:蓝天碧水 绿韵悠悠

发布时间:2019-10-08 18:55:00丨来源:通辽日报丨作者:王晓飞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通辽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总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一以贯之全力推进,绘就出一幅生态文明的美丽画卷。

绿色,是科尔沁草原最永恒的底色。313万草原儿女正努力守护着这清新的绿、蓬勃的绿、诗意的绿。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内蒙古通辽市始终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总揽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一以贯之全力推进,绘就出一幅生态文明的美丽画卷。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市牢记战略定位、保持战略定力、强化使命担当,立足通辽实际,确立“北保护、中节水、南治沙”生态治理格局,深入推进“四个千万亩”生态治理工程,倾力保护好西辽河“母亲河”、守护好科尔沁大草原、治理好科尔沁沙地,建设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主体功能区,为把祖国北部边疆这道风景线打造得更加亮丽贡献通辽力量。

护绿增绿:锁住黄沙 森林进城

通辽市地跨东北、华北,中华文明三大源头之一的西辽河流域30%以上、全国四大沙地之一的科尔沁沙地60%左右在通辽境内,生态区位非常重要,生态状况极为脆弱,生态保护任务十分艰巨。

走进奈曼旗兴隆沼林场,放眼望去,林间草木茁壮成长,野花竞放,飞鸟嬉戏,一派生机盎然的和谐景象。这片78.95万亩的林场,建设前却是植被尽失,土地全部沙化。现如今森林覆被率由治理前的1.5%提高到现在的48.8%。

兴隆沼林场正是科尔沁沙地几十年来持续种树,治沙的写照。兴隆沼林场属于三北防护林体系,1978年,国家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依托这一工程,通辽市多年来持续组织实施了一大批生态建设项目。

一个个草方格压下去,一株株草木长起来,一群群牛羊进棚圈,一座座流动沙丘被遏止,肆虐的风沙没有了往日的猖狂……“沙害不除,奋斗不止”,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几十年坚持造林绿化、防沙治沙、建设生态,终于让昔日的漫漫黄沙泛起了片片绿洲,筑起一道抵御风沙、保护水土的绿色长城。

多年来,通辽市采取治沙造林、围封禁牧、搬迁转移人口、建设封禁保护区、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先后组织实施了“5820”“双百万亩”“323”林业生态建设工程、收缩转移战略,2014年实施了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2018年又启动实施了科尔沁沙地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近年来,通辽认真践行新发展理念,谋划实施了西辽河流域系统生态工程、“四个千万亩”重大生态工程、蓝天碧水净土保卫工程、绿色经济培育工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工程等五大工程,努力让通辽山水“颜值”更高,通辽大地“气质”更靓。

为让身边有更多的林子、更多的绿色,在推进远山大沙治理的同时,通辽市不断加大身边增绿力度,实施了城郊百万亩森林工程、重点区域绿化工程。同时,将造林绿化与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调整、扶贫攻坚、全域旅游等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持续推进“身边增绿”。不断强化村屯绿化,基本实现全市村屯绿化“全覆盖”;不断强化通道绿化,以8条国省干道为重点,打造一批绿色长廊。两年来,全市共完成通道绿化5000多公里;不断强化城镇绿化,加强对城市道路、园林和生活区的绿化。在持续打造辽河公园、森林公园等大型公园的基础上,集中打造了200多个品位高、特色鲜明、布局合理的公园、小游园、小广场,市民出行500米就能拥抱绿色。

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通辽市森林覆盖率和草原植被盖度,分别由40年前的几个百分点提高到现在的23.3%和近60%。中科院监测结果显示,1995年到2004年的10年间,科尔沁沙地在通辽市范围内减少了1155万亩,科尔沁沙地在中国四大沙地中率先整体实现了治理大于破坏的良性逆转。全市2000多万亩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流动沙丘占比已从30%下降到不足1%,更多的绿色正在拥抱科尔沁沙地。

2018年,通辽市获批3亿欧元欧投行贷款项目计划,由通辽市委、市政府牵头,四家企业共同发起组建了总规模10亿元的绿色生态产业基金。未来通辽将重点对沙化较重的六大区域开展750万亩综合治理,组织实施退耕还林120万亩,建设城镇村屯周边防护林70万亩、生态廊道2400公里,统筹防沙治沙护沙用沙,聚力守绿稳绿增绿强绿,在守护绿水青山中收获金山银山,在推进保护建设中享受绿色福利。

治水节水:守护西辽河 共享生态美

沙化整体逆转,林草如盖、流沙被锁之巨变,深层原因在水之变。新中国成立以来,通辽治水兴水节水管水,做好水生态文章,凝聚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不懈努力。

近年来,通辽市全面落实总书记关于“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治水方针,全力推进西辽河流域生态恢复和综合治理,统筹“治、管、节、引、蓄、用”,千方百计留住天上水、用好地表水、节约地下水、回用再生水,加快水生态系统治理,以使母亲河早日重现碧波潺潺、绿水汤汤的秀美景象。

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和国家重点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等水土保持治理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875.91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风沙灾害减少。

严厉禁止地下水超采区新增取用地下水,大力推进工业用水水源置换,推进企业节水改造升级,从前过度耗水、费水的局面得以逐渐扭转。

实施“引绰济辽”“LXB供水”“引乌入通”等重大水利工程,工程全部建成后实现年供水近4亿立方米,能够满足全市到2030年用水需求。

2018年,科尔沁超采区地下水位上升0.47米、缩小500平方公里,建成以浅埋滴灌为主的农业高效节水工程430万亩;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完成水资源税费改革试点,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全市用水总量从2014年的28.04亿立方米降至24.51亿立方米。这其中,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在全市用水量的下降上功不可没。

通辽市是内蒙古“粮仓”,连续8年产粮超120亿斤,贡献了自治区近三成的粮食总产,但高产的代价是高耗水。全市年均农业用水21亿立方米,占用水总量85%。

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实现农业用水的“大变革”,是通辽高质量发展的必选题。

从大水漫灌到膜下滴灌,再到浅埋滴灌,通辽以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革新推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十二五”以来,通辽积极开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发展节水高产高效粮食功能区952万亩,压减农业灌溉机电井3万眼。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2013年的0.55提高到如今的0.7以上。

2018年以来,通辽又启动1000万亩农业高效节水工程三年行动计划。项目实施后,亩均灌溉用水由原来的280立方米降低到120——180立方米左右,节水率高达60%以上,力争到2020年高效节水工程达1000万亩,实现年节约地下水10亿立方米。同时大力推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压减玉米种植面积。

打好“三大战役”:护好蓝天、碧水、净土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生态环境保护事业逐步融入了通辽市的经济社会生活中。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辽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把解决好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作为改善环境民生的迫切需要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当务之急,打好污染防治标志性战役,坚决守护好这片碧绿、这方蔚蓝、这份纯净。

2018年4月,通辽率先于全区制定实施《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方案》,打响污染防治攻坚战“进军号”,全面启动了三年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目前已取得初步成效。

打好蓝天保卫战,建成全国首例电解铝烟气污染物超低排放工程,成为超低排放国际范例。全面取缔10蒸吨以下供热燃煤小锅炉,严控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2018年全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化学需氧量分别完成净减8834.5吨、6626.4吨和750吨,分别完成年度目标的147.2%、1325.2%和115%,氨氮未下达任务,自行完成减排80吨。

2018年全市优良天数比例88.5%,同比提高2.5%,PM2.5平均浓度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微克/立方米。

打好碧水保卫战,严格落实河长制、湖长制,开展河湖“清四乱”专项行动和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整治,深入推进水价综合改革,全面实施节水、引水、改水、再生水利用工程。全市已建成投运城镇生活污水及工业园区污水处理厂12座,污水管网总长达1953.3公里,再生水处理设施8座。利用两年时间,实现中心城区工业生产、城市绿化、景观水补给等全部使用再生水。

打好净土保卫战,强化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全市已建成无害化生活垃圾处理设施8座,年处理垃圾55.20万吨;大力实施控肥、控药、控水、控膜行动,深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2018年,全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和病虫害绿色防控面积分别达到1767.9万亩、1094万亩次;深入推进农村牧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三年行动和厕所革命,实施村庄清洁行动,推行集约养殖、人畜分离模式,强化农牧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加快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和土地复垦,确保2020年全域建成绿色矿山。

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风景线,通辽市的生态环境保护事业正朝这一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