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9月7日讯(记者 王金梅)9月6日上午,2019中国矿联矿山生态交流会·绿色矿业发展万里行活动走进蒙草,与会专家、学者等“论剑”绿色矿山建设,围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进行了交流研讨。
2019中国矿联矿山生态交流会·绿色矿业发展万里行活动走进蒙草
中国矿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彭齐鸣,内蒙古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监测院副总工程师兼矿山室主任乔文光出席活动。
中国矿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彭齐鸣在会上发言(来源:网易直播)
彭齐鸣在以“新时代矿业生存发展模式”为题的发言中,回顾、分析和展望了矿业发展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彭齐鸣说,矿产资源是工业的“血液”。然而,先开发、后治理的矿业发展传统模式不仅破坏了“山水林田湖草”生态系统,也造成了地形地貌上的“伤疤”。随着矿业传统增长模式难以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新时代的矿业生存发展模式应创新发展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融入山水林天湖草综合管理体系。同时,要摈弃“挖完就走”的老路子,通过边开发、边修复治理,实现全程动态复绿,发展针对矿业开全流程的生态修复再造技术。
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环境监测院副总工程师兼矿山室主任乔文光发言
对于矿山企业来讲,“绿则存、不绿则退”,内蒙古自治区自然资源厅环境监测院副总工程师兼矿山室主任乔文光在交流会上表示。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审议印发了全国首项以省级政府名义印发实施的绿色矿山建设方案《内蒙古自治区绿色矿山建设方案》。该方案明确,2020年前,内蒙古全区矿山总体达到绿色矿山建设基本条件标准,完成300个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建设。“2025年,不符合绿色矿山标准的矿山企业将逐步退出市场。”
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召明在会上与嘉宾互动交流
“绿色矿山不是绿化矿山,矿山修复是一个复杂的修复体系。”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召明说,矿山修复涉及到水、土、气、人、草、畜等多样化的生态大数据,不是一项“只投资没回报”的公益事业,而是可以产生价值和利益、有前景的产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将它做成产业更有利于长久的保护。王召明强调,“买来的种子能种出一片草坪,却种不出一片草原”,挖掘保护道地原生物种、药用植物、生态环境用种等特色种业的品种,亟待引起高度重视。
与会嘉宾现场交流发言
据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十届九次全会明确提出在全区全面开展绿色矿山建设行动,标志着全区绿色矿山建设步入快车道。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近年来全面加强矿山开发管理,加快推进大青山自然保护区矿业权全部退出工作,目前,57个采矿企业已完成治理验收50个。
2019中国矿联矿山生态交流会·绿色矿业发展万里行活动走进蒙草
我国大约有15万座矿山,占地面积高达数百万公顷。面对满目疮痍的采区,尘土飞扬的排土场,寸草不生的山体,蒙草集团依托20余年“乡土草种业及大数据”的精准生态修复实践,成立矿山与土壤专项公司以及矿山生态修复研究院,针对不同类型的矿山、矿坑、排土场、边坡生态修复,提供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在受损场地调查、规划设计,施工方案设计、矿区修复产品研发,矿山修复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2019中国矿联矿山生态交流会·绿色矿业发展万里行活动走进蒙草
据统计,蒙草公司矿山生态修复业务范围以北方干旱半干旱区域为主,涵盖内蒙古、新疆、西藏、宁夏、甘肃、山西、陕西等区域。从鄂尔多斯黑岱沟煤矿修复开始,20年间共修复矿山边坡面积2680万平方米,创造产值约20亿元。截至2018年底,共完成30个矿山、边坡类生态修复项目,包括18个矿山修复项目、10个道路边坡项目以及2个山体修复项目。
2019中国矿联矿山生态交流会·绿色矿业发展万里行活动走进蒙草
蒙草还拥有国内数据和规模都较为领先的世界级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储存乡土植物种质资源5000余份,有地理标记的植物标本3.3万余份,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样本近100万份,结合20余年矿山修复实践和历史数据,构建矿山生态大数据平台,为矿山生态恢复提供精准的方案和技术指导。
呼和塔拉草原生态修复前后实景对比照片
本次活动由中国矿业联合会绿色矿业发展联盟主办,内蒙古蒙草生态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蒙草矿山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研讨会期间,来自北京、河北、福建、浙江、青海、云南、甘肃、江西、吉林、河南等省区的300多名参会人员现场观摩了呼和浩特大青山破损山体修复项目、采石矿场荒废地修复项目(呼和塔拉草原)、蒙草草博馆、世界级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库,切身感受内蒙古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理念过程中生态修复的成功技术和经验。
大青山边坡生态修复前后实景对比照片
(摄影:中国网记者 王金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