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创新党建促发展 北疆草原碧连天

发布时间:2019-08-29 15:21:30丨来源:通辽日报丨作者:吴迎春 王世甫 李铁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北疆草原上的广大农村牧区,以党建创新为引领的“五面红旗”争创活动、党员积分管理、群众议贫会、头雁工程等一系列基层组织建设创新行动,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在脱贫攻坚、生态保护、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中,夯实基础,发挥出中坚力量。

在内蒙古通辽市北部农牧区,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掩映在山地草原秀美的村落中,格外醒目。在扎鲁特旗香山镇小河西村,村党支部书记陆明和村主任魏艳辉特意换上白衬衫,胸前佩带的党徽,格外鲜亮。

image.png

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掩映在山地草原秀美的村落中

8月27日这天,小河西村迎来了邻县开鲁的基层党建考察团。通辽市开展争创“五面红旗嘎查村”活动以来,作为农村牧区143个“红旗嘎查村”之一,小河西村是“党建示范”红旗夺标村,也是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考察团成员进大棚、品鲜果,擦亮眼睛看发展,聚精会神听汇报,他们就是要在强化基层党建上学实招,在乡村振兴中加把劲儿。

image.png

党建示范红旗村香山镇小河西村便民服务中心

北疆草原上的广大农村牧区,以党建创新为引领的“五面红旗”争创活动、党员积分管理、群众议贫会、头雁工程等一系列基层组织建设创新行动,如火如荼开展起来,在脱贫攻坚、生态保护、发展壮大嘎查村集体经济中,夯实基础,发挥出中坚力量。

党员比积分 引领新产业

年初以来,扎鲁特旗把试点开展两年的党员积分管理模式在全旗农村牧区推行,调动农牧民党员积极参加组织生活、带头执行支部决议。党员亮身份、比积分,主动与贫困户结对子,在领种带养上手把手教,实打实帮。

image.png

小河西村的火龙果采摘园

小河西村党支部谋划发展经济新路子,决定利用特有生态资源优势,发展水果采摘、水产养殖、休闲垂钓、农家乐等观光旅游产业,一方面壮大村集体经济,另一方面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规划做的挺好,但需要有人带头尝试。党员魏艳辉第一个站出来,筹资建起了草莓、火龙果采摘园,当年投入,当年见效。还有党员带头建农家乐、带头尝试特色种植,村民开始效仿行动,休闲农业有了模样。2018年,魏艳辉被村民选举为村主任。

image.png

小河西水库日常一景

村两委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们坚定了实施这份发展规划的信心。支部书记陆明与村主任魏艳辉分头去各地考察学习,最终从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引进一家专门种植茉莉香葡萄的公司,在村里建成一个葡萄采摘园,又返租给这家公司,公司免费为村民培训葡萄种植管理技术。陆明说:“三年后村里收回采摘园,可为村里增加集体收入24万元,农民有了技术,很快会让采摘项目全面开花。”

image.png

小河西村的葡萄采摘园

依托村边的水库,村里新修建的水稻灌渠已快要完工。陆明介绍,去年村里鼓励党员带头示范种植水稻120亩,收获大米84000斤,老百姓看到了收益都要参与,今年已获得项目支持。投资770余万元的水利农业设施项目,可为2500亩水稻提供灌溉保障,为小村农家乐、渔家乐、采摘园发展壮大形成品牌效应打下基础。

头雁三择优 种出蘑菇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

扎鲁特旗组织部实施“头雁工程”,采取在现任中“择优留”、在致富能人中“择优推”、在下派干部中“择优任”等措施,动员引导懂经营、善管理、政治意识强的能人,进入村两委班子,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带头带富功能。

image.png

开鲁县基层党建考察团参观扎鲁特旗集体经济发展

由于土地分配等较为棘手的问题,各种矛盾逐渐积累,义和碑村成为旗里不稳定因素之一。2015年冬季的一天,鲁北镇领导找到党员张子学谈话:“你入党早,大伙儿看你人正派,有魄力,又见过世面,你就克服一下困难,回村里领着乡亲们干吧!”

image.png

党建考察团成员聚精会神听取经验介绍

张子学干过个体,做过买卖,如今拥有一家苗木公司,生活富足安逸。当村书记,精力有限,肯定会影响苗木公司的发展,妻子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儿女们也劝说,一把年纪了,图啥。“你们就打自己的小九九,父老乡亲过不上好日子,就是端个金饭碗,我也乐呵不起来!”张子学决定挑起这副担子。

image.png

义和碑村成为蘑菇生产专业村

2016年,在乡亲们的期盼中,张子学走马上任。张子学和新班子顶住重重压力,把部分机动地发包给新生儿和无地户,村民们心气顺了,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增强了。可是仅靠余留机动地发包的几千块钱集体收入,连维持正常开销都难。张子学与驻村扶贫第一书记王晓东商量办法,随后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决定发展食用菌产业,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image.png

义和碑村的菌种操作场

张子学和王晓东带着乡亲们的期盼,跑项目,找资金,在扎鲁特旗财政局、组织部、扶贫办的支持下,成立了扎鲁特旗众诚菌业股份有限公司。村党支部领办,村委会为股东,张子学与王晓东没日没夜地在菌厂里忙活,成了厂里不领工资的长期工。如今3600平方米的暖棚里,平菇、香菇已初见效益。公司还建成500平方米制菌车间,为续建项目和带动村民发展蘑菇产业提供菌种。

image.png

透露着清新气息的乡村小菜园

后续项目建成后,全年产菇将达40万斤,净利润可达60万元。张子学说,村里计划拿出菌厂纯收入20%的资金用于建设村民广场等公共事业,30%的资金投入村民医疗保险等公益事业上,剩下的50%的资金用于继续扩大村集体经济规模。公司提供技术和菌种,联系销路,村民开始在自家庭院内建设简易菇棚,义和碑村成了蘑菇生产专业村。

image.png

义和碑村变得整洁靓丽

村集体经济这块“蛋糕”正在做大,村级组织从无钱办事到有钱办公益,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增强了,说话办事有了底气。扎鲁特旗126名“领头雁”正在成为村民致富奔小康的主心骨、领路人,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达到125个。通辽市898个“空壳村”也已全部清零,集体经济总收入达3269.9万元。

image.png

内蒙古科尔沁草原深处的北疆乡村

通辽市在农村牧区开展的以“党建示范、脱贫致富、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社会治理”为主要内容的争创“五面红旗嘎查村”活动,为基层组织强筋健骨,为乡村振兴舒筋活血。科尔沁草原上,旗正红、情更浓,芳草碧连天。

(文:吴迎春 王世甫 李铁,来源:通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