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地域面积近40万平方公里,高寒缺氧气候恶劣,道远路艰补给困难……这样的工作条件,一度使不少人对青海三江源地区望而却步。
然而近年来,随着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改革稳步推进,越来越多生态科研工作者受到吸引,自发前往当地开展长期扎根研究,为“中华水塔”永葆生机建言献策。
今年30岁的赵翔出生在江南水乡,大学毕业后的一次旅游经历,让三江源成了他再也离不开的“第二故乡”。
洁白的冰川、连绵的草原、灵动的雪豹、跃壁的岩羊……三江源纯净自由的灵魂们,牵绕着赵翔的心。
加入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后,赵翔常年奔走在三江源野外。他带领的团队陆续发现黄喉貂、水鹿、欧亚水獭等诸多当地难以得见的珍稀物种,多项研究得到世界科研学界关注。
在位于澜沧江源头的杂多县昂赛乡,记者近期遇到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和北京大学的科研团队。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都很年轻,最小的刚满20岁,有的人要在当地扎根近全年。
观察他们的样貌举止,记者发现了很多共性:衣服上满是泥渍,皮肤晒得黝黑;常常爱笑,牙齿显得很白;头发因长期得不到洗护修剪,杂乱而油亮,有的男生索性扎起了辫子。
来到三江源,他们大多怀着和赵翔相似的初心。正因为如此,面对青藏高原的严酷气候及野外艰苦条件,这帮在城市长大的年轻人很少喊苦叫累。
北京大学博士后肖凌云说,三江源地区就好比生态科研学界的“北京”“深圳”,能在这里扎根科研,为当地生态保护贡献一份力量,最终实现人生价值,她觉得很幸运,也很幸福。
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工作人员刘馨浓说,位于青海省南部的三江源地区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生态价值巨大、境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值得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年轻人在当地挥洒汗水、建功立业。
来自澳大利亚林肯大学的瑞秋,参与青海省外国专家局合作项目在三江源地区进行长期实验,持续研究当地草场退化进程中的自然因素,并努力寻求破解之策。
瑞秋告诉记者,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一直以最开放的姿态欢迎各地各界人士参与当地生态保护建设。随着相关机制日趋完善成熟,近年来自发前往当地、心系三江源的生态科研工作者越来越多。
记者从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了解到,秉持开放、共享等建园精神的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管理部门,近年来陆续与中科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世界自然基金会等科研院所组织签订合作协议,已吸引多支科研队伍驻点研究。
2016年至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多次与美国、澳大利亚、瑞士等10多个国家的相关人士探讨生态保护,筹措组建高层次、跨区域的咨询合作专家组,目前已同厄瓜多尔、智利国家公园签订协议,建立友好关系。
伴随着上述举措的推动,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变得越来越富有吸引力。近期在青海省举办的我国首届国家公园论坛上,超过450名国内外官员专家齐聚西宁市,共话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对了解、参与当地生态保护展现出充分热情。
英国生态学者唐瑞告诉记者,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管理模式先进科学,园内生态持续向好,景色优美迷人,如今正逐步成为中外科研人士心向往之的一处“沃土”,前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