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宁: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 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局面

发布时间:2019-08-20 10:15:45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杨阳丨责任编辑:阿艺思

​首届国家公园论坛8月19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开幕。在主论坛上,青海省长刘宁围绕“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主题,发表了题为《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 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局面》的主旨演讲。

首届国家公园论坛8月19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开幕。在主论坛上,青海省长刘宁围绕“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为主题,发表了题为《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 开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局面》的主旨演讲。刘宁表示,将加快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向世人展现“国家公园省、大美青海情”的独特魅力,为推进自然生态保护、建设美丽中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青海贡献。

打造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青海模式”

刘宁表示,作为全国首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省份,青海各级各方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统筹推进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 试点工作,奋力打造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青海模式”。

深化体制改革。理顺自然资源所有权和行政管理权的关系,组建五级综合管理实体,对3个园区所涉4县进行大部门制改革,破解了体制机制“九龙治水”局面和监管执法“碎片化”问题。

优化功能布局。按照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要求,对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的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重要饮用水源地保护区、自然遗产地等各类保护地进行功能重组、优化组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加强制度建设。率先构建“1+5”国家公园规划体系,颁布施行《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形成三江源国家公园规划、政策、制度等15项标准体系,制定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科研科普、访客管理等13个管理办法,搭建起了符合青海实际“四梁八柱”性质的制度体系。

构建共享机制。将生态保护与精准扶贫结合起来,引导禁牧减畜的牧民参与国家公园的保护与管理,“一户一岗”设置生态公益岗位1.72万个,户均年收入增加2.16万元,使当地原住居民在参与生态保护的同时获得收益。

强化科技支撑。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生态大数据中心建设项目,加快天地空一体化生态环境监测管控网络建设,应用最新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全域生态监测,科技支撑能力全面增强。国内外国家公园建设管理的做法和经验,以及青海在建设国家公园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建设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提供了有益借鉴、打下了坚实基础。

以国家公园示范省建设践行“一优两高”

刘宁表示,2019年6月,在三江源、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基础上,青海省与国家林草局共同启动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示范省建设。青海举全省之力,集各方智慧,以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为基础,以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为目标,加快建设国家公园示范省。

在整合优化完善自然保护地上率先探索。以保持生态系统完整性为原则,按照保护面积不减少、保护强度不降低、保护性质不改变的总体要求,加快完善三江源和祁连山国家公园范围边界,抓紧青海湖、昆仑山国家公园规划编制和申报,将各类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森林公园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整合为自然保护区或自然公园,彻底解决自然保护地区域交叉、空间重叠、保护管理分割、破碎化和孤岛化等问题,实现“一个自然保护地一块牌子、一套人马、一张地图”,做到应保尽保。

在创新自然保护地管理体制上先行先试。积极推进自然保护地立法,抓紧出台《青海省自然保护地管理条例》等地方性法规,制定统一的生态管护、项目资金、生态奖补等管理制度。整合各类自然保护地管理职能,做好自然保护地内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等建设任务。同时,加快成立高效有力的自然保护地综合管理机构和执法队伍,探索形成符合当地实际的综合执法模式,切实加强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地区间生态环境联防联治。

在建立自然保护地资金保障机制上力求突破。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园区建设、公益管护岗位设置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加快制定相应的省级财政保障政策。进一步完善现行生态补偿制度,鼓励社会资本发起绿色产业基金,撬动社会资本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投入力度。加快构建绿色金融体系,为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

在自然保护地科学有效管理上积极创新。制定国家公园示范省标准化建设工作计划,建立以地方标准和内控标准为主的自然保护地系列标准。建立健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参与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平台作用,为自然保护地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高标准建设大数据平台,全面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生态监测网络,开展生态评估试点,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和“红黑名单”制度,形成常态化的生态监测评估机制。

在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上作出表率。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扎实推进三江源、祁连山等生态保护建设工程,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不断提升蓝绿空间占比,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创新自然资源使用制度,建立健全特许经营制度,完善生态管护公益岗位政策,依法保护原住居民权益,促进各利益主体共建保护地、共享资源收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同时,推动建立长江、黄河、澜沧江流域省份协同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的共建共享机制,搭建国内外“友好保护地”关系,加强国内外交流与学术合作,开创生态共建、环境共治、成果共享的新局面。

(来源:青海省祁连山自然保护协会公众号 作者:杨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