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通辽水务综合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内蒙古银行贷款投放仪式举行。通辽市委常委、副市长张锐出席,内蒙古银行副行长张涛、通辽市政府副市长韩国武出席并讲话。仪式上,内蒙古银行通辽分行和通辽市水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贷款投放协议。
7月26日,通辽水务综合水处理厂二期项目内蒙古银行贷款投放仪式举行
据了解,通辽水务综合水处理厂总投资4.82亿元,项目的建成将进一步推进通辽市再生水产业发展,切实解决环保新政要求下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问题,提高当地开发区园区承载能力,实现水资源循环综合利用。其中,二期项目投资2.85亿元,由内蒙古银行贷款2亿元,二期项目将采用石灰凝聚澄清+高级氧化+过滤处理工艺,建设规模为8万吨/日,可为通辽发电总厂、开发区可降解新材料产业园、福耀玻璃和当地工业企业提供生产用水。
内蒙古银行通辽分行和通辽市水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贷款投放协议
做好“水”文章,实现大变革
很显然,此次进行建设的水务综合水处理厂项目正是通辽大力推动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做好“水”文章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辽作为全国110个严重缺水城市之一,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地区,人均拥有水资源量1190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
近十多年来,当地持续干旱缺水,大量河溪断流,水库蓄水严重不足,地下水位连年下降,水资源匮乏不仅影响了粮食安全保障工作,而且存在重大生态灾难的隐忧,日益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瓶颈。因此,如何实现高效用水,最大限度节约每一滴水,是关乎通辽长远发展的头等大事。
综合水处理项目是通辽推动水资源循环综合利用,试图有效解决工业企业生产用水问题的举措之一。这对于科尔沁地区来说,也是一次真正意义的大变革,做好这篇“水”的文章将会让通辽变得更绿更美。
做好工业节水,走绿色发展之路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在7月15日至16日,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强调筑牢祖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守好这方碧绿、这片蔚蓝、这份纯净,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世世代代干下去,努力打造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的美丽中国。
可以看到,通辽正在把总书记的要求和嘱托,化为科尔沁草原走绿色之路的生动实践。
多年来,通辽一直在节约工业用水方面下功夫
其实,在着手建设此次综合水处理项目前,通辽就在节约工业用水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先后编制出台了《通辽市再生水资源配置规划》《通辽市主城区再生水利用专项规划》,着力优化水资源配置,稳步推进工业水源置换工作。
多年来,通辽市的各旗县市区也都把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了对工业企业的节水管理,对部分大中型企事业单位开展节水试点工作,督促和指导一些企业节水建设和改造,降低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同时,还监督指导市内的大中型用水企业开展了水平衡测试工作,查找用水薄弱环节、挖掘节水潜力;新建、改扩建项目严格执行建设项目节约用水“三同时”制度,要求企业用水管理有制度、有专人、有计量、有台账,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
此外,通辽市每年都会召开企业用水管理座谈会,交流用水、节水经验,提高企业的节水意识,加强节水建设。2018年,通辽市还积极推动海绵城市建设, 把一颗颗小水滴蓄积在城市的“海绵”之中,下雨时通过“海绵”的吸水、蓄水、渗水、净水功能,在需要时将蓄存的无数颗小水滴释放并加以利用。
高效节水农业破解发展难题
通辽素有“内蒙古粮仓”的美誉,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面对水资源短缺以及农业灌溉用水粗放的现状,如何实现农业高效节水,也成为一项巨大的挑战。
近年来,通辽市始终把节水农业列为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核心问题来抓
近年来,通辽市始终把节水农业列为发展现代农牧业的核心问题来抓,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突破口,优化生产结构,坚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坚持压井限采,建设节水工程,推进农牧业向现代化、绿色化可持续发展。同时,政府还不断加强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通过整合土地整理、千亿斤粮食工程、节水增粮行动、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业、 退耕还林、扶贫开发等涉农项目资金,全面统筹安排,集中用于粮食功能区建设,打好农业节水的“硬仗”。
经过不懈的努力,如今效益日益凸显。通辽市目前全市已实施农业高效节水工程706万亩。经测算,2018年400万亩完成后,亩均节水100立方米、年可实现节水能力4亿立方米,项目区浇灌时间由15天每遍缩短到5至7天,亩均节电17度、农药用量减少20%、肥效提高20%、土地利用率提高14%。截至2018年4月份,平原区地下水位与2016年同期相比回升了13厘米。通过集成应用科技高产技术,亩均株数由3500株提高到5000株,减少用水量的同时每亩增产粮食300斤左右。
经过不断摸索,通辽已经走出了一条水资源匮乏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可以说,通辽已经在摸索中走出了一条水资源匮乏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做好“水”文章,心系生态保护的千秋大业,通辽正在一步一个脚印地把高效节水事业的宏伟蓝图变成一个个美好现实,努力谱写着科学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华彩乐章。(来源:香港超讯杂志,作者:马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