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这两支乌兰牧骑队值得我们点赞

发布时间:2019-07-26 14:39:27丨来源:天山网丨作者:刘萌萌 杨坤丨责任编辑:阿艺思

眼下,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上还带着丝丝凉意,在大山深处的草场,和静县东归乌兰牧骑队准备赶赴一处夏牧场,为牧民们送上欢乐和温暖。

  眼下,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上还带着丝丝凉意,在大山深处的草场,和静县东归乌兰牧骑队准备赶赴巴音布鲁克镇巴西里克村一处夏牧场,为牧民们送上欢乐和温暖。

  1965年,为响应周恩来总理向全国文艺界发出的“向内蒙古乌兰牧骑学习”的号召,乌兰牧骑队在和静县和温泉县相继成立,如今,他们依然活跃在一线,每年深入农村牧区为农牧民演出100多场,被牧民们亲切地称为“我们的乌兰牧骑”。

  草原深处每年演出上百场

  乌兰牧骑原意是“红色的嫩芽”,后被引申为“红色文艺轻骑兵”,是适应草原地区生产生活特点而诞生的文化工作队,具有“演出、宣传、辅导、服务”等职能。

  在乌兰牧骑队,几乎每一个队员都多才多艺,他们会跳、会弹、会唱,这是因为在数十年的演出中,他们以天为幕地为台。

  “我们每年有上百场的演出任务,草原上挂块幕布就是舞台,没有话筒,靠的就是演员们高八度的嗓音,作为演员,你得随时做好上台的准备,胜任任何一个角色。”60岁的和静县乌兰牧骑队队长加娃说,队员们时常要去偏远牧区慰问演出,最远的牧区离县城300多公里。

  39岁的巴都玛拉在一次演出中从马背上不慎摔落,导致右脚粉碎性骨折,至今脚上还留有4根钢钉。近20年的工作生涯让他心中有太多不舍,舍不得离开基层农牧民,至今仍然留在队里,在后台负责设备调试。

  队长加娃已经在队里工作了37年了,如今快要退休了。

  “我是1982年加入乌兰牧骑队的。那个年代下乡演出,交通不便,一下乡就是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二三十号人用勒勒车拉上服装、道具、干粮以及演员的被子就出发了。没有宾馆,就住在牧民的蒙古包;没有吃饭的地方,就着干粮喝点奶茶。”加娃说。

  1965年12月成立的温泉县乌兰牧骑队亦是如此。“刚建队时只有12个人,弹拉跳唱,每一位演员都是一专多能。”队长巴音巴特说,演员们上台是歌舞演员,台下是搬运师傅,没有马车,没有排练室,他们背着行李箱一走就是一天,到没有路的牧业点演出,背上行李步行好几十公里是常事,演出过程中突然下雨,衣服淋湿后自动风干,冬季太冷,歌手紧握话筒的手无法伸开……

  就这样,这个有着54年历史的马背演出队足迹遍布温泉县所有的乡镇场、村队和牧区,演出场次年均百场,每年8000公里行程。

  “50多年了,年轻时就爱看乌兰牧骑的节目,如今老得都快走不动了,还是最爱听他们自己原创的《故乡温泉》。”牧民乔龙巴特说。

  演出队见证草原变迁

  如今,通往牧区的路越来越好,乘车到大部分牧区都可以一天一个来回,唱歌也有了话筒和音响,乌兰牧骑队的队员一批批地新老更替,可唯一不变的是,一直走基层,把党的声音和各项惠民政策通过文艺表演送进农牧区群众心中。

  “我16岁就在队里演出,已经20年了,早不骑马了,改坐车到村里演出啦!”温泉县乌兰牧骑队队员玛尔江·安尼瓦尔说,如今,柏油路修到了牧民定居村,他们已经告别了马背上演出的时代,有了自己的流动演出车,有了自己的排练室。

  乌兰牧骑队也在努力探索自身繁荣发展的新途径。在美丽的巴音布鲁克大草原上,演员们深入民间采风,编创出实景剧《东归·印象》这一极具地域文化特色的节目,每年5-10月在巴音布鲁克景区土尔扈特民俗村进行演出,吸引了大批游客驻足。

  为了让乌兰牧骑队走得更远,和静县也出台各类政策。“我们从牧民家庭选苗子,送到内蒙古德德玛音乐艺术专修学院进行免费学习,也会每年到艺校去招兵买马,补充新鲜血液。”加娃说,新疆保留和传承了许多文化遗产,比如蒙古族舞蹈萨吾尔登、乐器托布秀尔等,乌兰牧骑队有责任将它们继承和发扬下去。

     (作者:刘萌萌 摄影:杨坤 部分图片由温泉县零距离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