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亮草原的“眼睛”: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梁素海生态治理记

发布时间:2019-07-10 16:53:01丨来源:农民日报丨作者:杨志华 崔丽 颜旭 李昊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乌梁素海像明亮的眼睛一样镶嵌在草原上,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是内蒙古河套灌区灌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

素有“塞外明珠”“塞外都江堰”之美誉的乌梁素海,总面积300平方公里,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境内,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三角地带的边缘,像明亮的眼睛一样镶嵌在草原上。它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湖泊湿地,是内蒙古河套灌区灌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生态安全的“自然之肾”。乌梁素海生态环境保护对维系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保障黄河水质和度汛安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诸事利弊,共依共存。乌梁素海是历史上由黄河改道、多次泛滥和河套水利开发而形成的河迹湖,是河套灌区农田退水的功能性排泄区。它作为河套灌区灌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受纳农业灌溉退水、山洪水和少量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5亿立方米以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湖区水体污染不断加剧,2008年达到顶峰,并爆发大面积黄藻。此后经过治理,水质有所好转,但仍不稳定。

“乌梁素海的生态治理状况牵动着总书记的心。”巴彦淖尔市市委书记常志刚激动地告诉记者。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叮嘱内蒙古自治区加快“一湖两海”(呼伦湖、乌梁素海、岱海)水生态综合治理。今年3月5日,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内蒙古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种自然形态,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必须进行综合治理”,进一步指明了乌梁素海治理的科学方向。

坚持系统思维实施全流域综合治理

造成乌梁素海水质污染的原因有哪些?巴彦淖尔市副市长郭占江介绍,主要源自三个方面:一是面源污染。河套灌区有1100万亩耕地,每年使用化肥近28万吨、农药1500多吨,大部分被植物吸收和留存在土壤中,一部分化肥、农药随农田退水排入总排干,最终进入乌梁素海,这是造成乌梁素海富营养化和污染的主要成因。二是点源污染。随着全市污水配套管网不断完善,城市生活污水的收集率逐步提高,排入乌梁素海的工业废水、城镇生活污水逐年增加。三是内源污染。由于乌梁素海富营养化,造成芦苇长势茂盛,芦苇根部和湖内各种有机体腐烂,形成了平均厚度50厘米、约1亿立方米的底泥,积累在底泥中的污染物也是导致水体污染的来源。

因势而变的步伐迈开了。巴彦淖尔市市长张晓兵表示:“乌梁素海水污染问题在水里,成因在岸上,根源在流域生态系统的破坏。所以,治理乌梁素海必须坚持系统思维,由治标向标本兼治转变。湖内的问题,功夫下在湖外,应实施全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由单纯的‘治湖泊’向系统的‘治流域’转变,探索一条生态优先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的路子。”

巴彦淖尔市农牧局副局长辛军也有自己的心得:“在以往的治理过程中,往往是争取一个项目,实施一个项目,只是从某一个角度单方面开展一些工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转变思路,从过去的从某个点上发力转变为全流域综合施策,立足乌梁素海的功能和水体情况,面源、点源、内源治理一起发力,通过持续治理,总体水质稳定在V类。”

全流域综合治理如何实施?即在乌梁素海流域的上游源头实施乌兰布和沙漠综合治理,创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减少泥沙流入黄河、侵蚀河套平原;在流域中部加强面源、点源、内源污染治理,并实施484万亩盐碱地改良工程,减少盐碱排入乌梁素海。探索的盐碱地改良市场化运作模式还荣获了“2018中国三农创新十大榜样”;在流域尾部实施乌拉特草原、乌拉山受损山体治理修复工程,提高植被覆盖率和水土保持能力,最大程度地涵养乌梁素海。

4月16日,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项目顺利开工。该工程总投资56亿元,围绕流域内沙漠、矿山、林草、农田、湿地、洪水等生态要素,开展包括乌梁素海流域水土保持与林草植被修复、农田面源及城镇点源污染治理、湖体水环境保护与修复等7大类、17大项、38个子项的系统综合治理工程,覆盖乌梁素海全流域,重点在乌梁素海周边。

针对面源、点源、内源污染“对症下药”

一走进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头道桥镇联增村,记者就听到村民口中总念叨“俺们村的农博士”。按“声”索骥,记者来到了农博士们工作的地方——全域种植业绿色生产试验示范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博士陈广锋一边带着记者参观,一边介绍:“为了推进乌梁素海面源治理,从2018年开始,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与内蒙古土肥站、巴彦淖尔市农技中心、杭锦后旗农技中心共同建设了这个示范区,实施控肥增效、控药减害、控水降耗、控膜减污‘四控’行动。”

农博士们都做了哪些事?

杭锦后旗农技中心肥料股股长刘宇杰介绍,控肥增效方面,集成了以“准、替、带、调”的四字技术路径,实现了示范区减量40%、全旗减量10%、化肥利用率提高了5%的成果;控药减害方面,集成了“改、统、控、收”四字技术路径,实现了减量30%、利用率提高到40%、绿色防控率60%的成果,同时建成了内蒙古西部区首个国家级病虫害智能观测场;控水降耗方面,实现了年节水量0.2亿立方米的成效;控膜减污方面,地膜使用面积较上年减少1万亩,推广国标地膜105万亩,地膜总用量2.5万吨,建立回收网点48处,回收废旧地膜约1.9万吨,残膜当季回收率75%。

春耕忙碌时节,联增村农民李新高开着拖拉机,拉着自制大铁耙在耕地上来回行驶。“必须要搂走秸秆和残膜,要不然影响种地。以前用的地膜太薄,一扯就碎,好多都埋在地里。现在地膜厚了,污染少了,回收还有补助,大家都很满意。”

除了下大力气治理面源污染外,点源和内源污染治理也同时发力。

还没走进乌拉特前旗污水处理厂,记者就听到“叮叮当当”,原来是这里的改造和扩建工程正在紧张的施工中。“目前,日均处理污水1.9万吨,改造后可达到4万吨,将大大提高污水处理能力。”乌拉特前旗住建局局长杨国栋介绍说。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加快补齐城镇污水收集管网和处理设施短板,持续加大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再生水回用力度,有效减轻了城镇污水和工业废水对乌梁素海水体的污染。

同时,巴彦淖尔市在湖区已经打通了120公里的网格水道,建成了60平方公里的生物过渡带,加快了水体流动,改善了湖水富营养化状态,并开展河湖渠沟“清四乱”行动,让每一条河渠都清清亮亮。下一步,他们还将开挖网格水道226公里,把死水区和滞水区变活。

多措并举阻盐碱、“引活水”

巴彦淖尔市还实施了484万亩盐碱地改良工程,减少盐碱排入乌梁素海。记者实地探访了巴彦淖尔市五原县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基地。五原县盐碱地占全市盐碱化耕地的25.4%,一年多以来,五原积极探索盐碱地改良的技术模式,通过大规模土地整理和改盐技术集成,让5万亩盐碱地变成沃野良田。

五原县农牧业局副局长李二珍带领着县农业技术部门的科技人员在中科院盐碱地改良专家的指导带领下,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探索形成了“五位一体”“上膜下秸”阻盐、暗管排盐等多种盐碱地改良技术路径,以及多种合作、经营模式,通过科技引领、企业带动、统筹推进,在盐碱地改良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说起盐碱地改良,李二珍头头是道:“‘五位一体’技术,即‘撒施脱硫石膏+明沙+有机肥+土壤改良剂+种植耐盐作物’的技术结合,使作物出苗率达到50%-80%。暗管排盐就是给地下水安装了一个‘控制器’,如果地下水位过高,水就会渗入管内,再由泵站把水抽到排水干渠中。通过阻断地下水位上升达到改良盐碱地的‘治本’效果,大大缩短了盐碱地改良时间。一座泵站能覆盖1200亩到1500亩盐碱化农田。对于重度盐碱地来说,‘上膜下秸’阻盐技术阻断盐分的效率在80%左右,可使每亩地增产20-40公斤,增收140-240元。”

除了治水,巴彦淖尔市还“引活水”。黄河补水和农田退水是乌梁素海的“源头”,近年来,每年利用黄河凌汛水向乌梁素海进行生态补水,实现了补水、防凌一举双得。今年水利部黄委会又明确给乌梁素海分配了3.29亿立方米生态补水指标,使乌梁素海补水得到保障。同时,规划实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以现有的总干渠、总排干为“主动脉”,以各级渠系为“毛细血管”,逐步把市境内的湖泊、湿地、水库连通起来,形成河湖互济的水网,利用春秋季黄河凌汛水和夏季洪水补给湖泊湿地,实现汛期补水蓄水、旱季调度用水,变水患为水利。

期待生态改善能富民

乘小舟驶入乌梁素海,烟波浩渺,飞鸟翔集,绿苇摇曳。从2月中旬开始,一些鸭类、雁类、鹭类候鸟已陆续飞抵乌梁素海,截至3月底,已有几十万羽白骨顶鸡、100多羽疣鼻天鹅、11羽灰雁回到了乌梁素海,每年都会吸引众多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

“疣鼻天鹅这类鸟类对水质要求非常高,如今疣鼻天鹅数量越来越多,说明乌梁素海的水质在一天天变好。”乌梁素海湿地保护区管护员张长龙说。2018年,迁徙经过乌梁素海和在乌梁素海繁殖的鸟类有260多种,数量突破了600万羽。

但是绿水青山到底该怎样变成金山银山?我们该如何利用大自然对人类的馈赠,又不破坏大自然?这是一道摆在所有人面前的难题。“自从禁止捕捞后,附近的1600多名渔民收入锐减,我们想要争取生态补偿来规范捕鱼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而且我们这儿属于生态保护区,旅游规模难扩大,旅游项目也比较单调,所以这块收入比较少,将来我们想发展绿色旅游、生态旅游,让渔民享受到生态改善带来的好处。”乌梁素海湿地水禽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副站长刘文强说出了当下的难处与未来的憧憬。

(原标题:原标题:擦亮草原的“眼睛”你可曾想过去内蒙古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