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藏族牧民达包和妻子赛什吉家在青海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阿柔乡草达坂村。几年前,他们将自家840多亩草场租给了一家体验牧场,每年租费1.2万元,目前他和妻子都在体验牧场工作。
从事旅游业的藏族牧民达包(摄影:吴刚)
见游客来,热情的达包手里提着奶茶从一顶黑色帐篷走出。达包高兴地告诉记者:“每年6至9月旅游旺季,我们都从事和旅游相关工作。加上国家发的草原禁牧补助和挖虫草收入,收入在4万元以上,日子过得自在快乐!”
祁连山是黄河流域重要水源产流地,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域。作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之一,祁连山阻挡了巴丹吉林沙漠、库姆塔格沙漠、腾格里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的南侵和会合。
被誉为“中国乌拉尔”的祁连县地处青藏高原东北缘,是个资源富县。长期以来,开山挖矿、截流发电、过度放牧……一系列过度的人类活动让祁连山伤痕累累。
青海祁连山美景(摄影:吴刚)
“优越的资源禀赋,使得畜牧业、矿业等成为我们的传统支柱产业。”祁连县委书记韩向晖说,上世纪80年代,祁连一度实现财政自给自足。但简单“靠山吃山”,造成矿产资源的不合理开采、超载过牧、草地退化等后果。
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国家公园是中国自然保护地最重要类型之一,属于全国主体功能区划中的禁止开发区域,纳入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区域管控范围。2018年10月,祁连山国家公园管理局正式揭牌,标志着祁连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步入新阶段。
祁连山国家公园试点区总面积5.02万平方公里,其中甘肃片区总面积3.44万平方公里,青海片区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涉及甘肃省肃北、肃南、阿克塞等地。青海片区包括祁连、门源、天峻县以及德令哈市4市县12个乡镇的48个村。
近年来青海省对祁连山境内的多家矿山进行集中整治,实施生态恢复。为全力推进祁连山区生态保护和系统修复,青海组织编制上报了《青海省祁连山区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实施方案》。目前已确定青海省为全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修复试点项目先期启动的五个试点之一,下达基础奖补资金20亿元。
位于青海门源县的生态大牧场(摄影:吴刚)
微风卷细浪,草原暗花香。夏季时节走进祁连牧场,一群群牦牛和藏羊,宛若黑白音符般在草原肆意流淌。2018年祁连县黑土滩治理2000公顷,沙化草地治理2000公顷,草原鼠害防治7.3万公顷,草群平均高度达到12厘米,全县草原覆盖率达到59.23%。
记者从甘肃省政府获悉,截至今年5月底,甘肃铁腕整治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346个问题中已完成整改334个,整改率为96.5%。
据介绍,针对祁连山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甘肃实行“封存式”保护,大力整改和规范保护区内探采矿、水电开发、旅游项目、生态移民和生态恢复等。除了整改外,甘肃完善制度,设立祁连山林区法院及环境资源保护巡回审判法庭,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常”防“长”治。
如今的祁连山腹地生态修复治理区草木葱茏,植被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呈现出休养生息的良好景象,全域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改善。祁连县祁连山八宝管护站的生态管护员房旭光说:“现在我在自己的管护区域内经常能看到黄羊、岩羊、黑颈鹤,还有很多是我以前没见过的候鸟。”
门源生态大牧场(摄影:吴刚)
科技力量也在祁连山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省管理局办公室主任韩强说,国家公园试点工作开展以来,他们不断深化生态保护建设领域科技项目研究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持续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努力打造祁连山国家公园青海片区“生态科研高地、生态文化高地、生态保护高地”。
记者在青海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管控中心看到,目前智慧监管系统全面用于祁连山保护工作,鼠标一点,生态管护员巡护次数、管护内野生动物活动等情况在屏幕上一目了然。
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副研究员李宗省致力于祁连山生态保护研究。近年来,他和研究团队系统开展了祁连山生态保护、国家公园建设及生态评估研究。
“在祁连山生态保护中,我们越来越重视科技成果的支撑。”李宗省说,去年,他所在的研究团队发布了《祁连山生态变化评估报告》,旨在为更加科学的手段治理和修复祁连山生态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李宗省说:“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构建祁连山国家公园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生态文明新范式,努力将祁连山国家公园打造为国家重要的生态文明实践示范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