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北工程:精准治沙啃“硬骨头”

发布时间:2019-06-24 15:02:31丨来源:中国绿色时报丨作者:迟诚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三北工程实施40多年来,工程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但三北地区的防沙治沙任务仍然艰巨,三北工程正在积极推进“精准治沙”,啃防沙治沙“硬骨头”。

  三北工程实施40多年来,工程区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但三北地区的防沙治沙任务仍然艰巨,三北工程正在积极推进“精准治沙”,啃防沙治沙“硬骨头”。

  三北工程建设40年开展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40年来,三北工程营造防风固沙林788.2万公顷,累计治理沙化土地33.6万平方公里,工程区土地沙化呈现“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态势。

  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表明,三北地区沙化土地面积从上世纪末年均拓展2460平方公里转变为目前年均缩减1183平方公里,连续15年净减少。1978年-2015年,工程区观测到年沙尘暴日数超过10天的台站占比从21.7%下降到5.4%。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华北东北防护林建设局副局长刘冰介绍说,虽然三北防沙治沙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三北地区依然是我国沙化土地的集中分布区,防沙治沙进入了啃“硬骨头”阶段。

  2017年,在第六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上,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局长张建龙首次提出要打破传统的“大水漫灌式”防沙治沙模式,树立精准治沙理念,实现精准施策、精准发力。三北局随即会同中国林科院开展精准治沙思路研究,提出了“六精准”的发展思路,即精准分类、精准方案、精准政策、精准技术、精准管理、精准考核。

  2018年,三北工程在极端干旱、干旱、半干旱3种气候类型区各选择了10个县,首批启动了30个精准治沙重点县,按照“六精准”的思路,先行试点,探索经验。

  刘冰说,实施精准治沙后,治沙投资更加集中,2018年30个重点县落实中央投资3.05亿元。树种结构更加优化,灌木树种造林比重加大,乔灌、针阔混交林的比重有所增加。植被恢复方式更加科学,充分依靠自然力促进沙地生态自我修复,封沙育林和飞播造林比重明显加大。政策机制更加灵活,发挥中央投资的导向和牵引作用,社会资本在精准治沙中的作用日益彰显,有效解决了防沙治沙投资不足的问题。 

  精准治沙对于三北工程仍处于探路阶段。刘冰说,三北局将通过科学论证,建立样板、抓好示范、量水而行、以水定绿,推进三北工程精准治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