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大梅看草原|草原上也有“珍珠节”?
初夏的苏尼特大地,
伴随着一场透彻雨水的到来,
迎来一年一度的盛会。
这项草原民族传承千年的生产生活方式,
如今已经成为一个欢庆的节日,
古老也现代、好吃也好玩。
草原上哪有“珍珠”呢?
苏尼特羊就是这片草原的珍宝,
它因这片独特土地的滋养而拥有的独特的美味。
农历五月,祖国大江南北欢庆端午的时节,
这里粽香与肉香齐飞、歌声和马蹄声共振,
牧民家选育种羊的生产劳动,已然成为一个热闹的文化旅游活动。
牧民们三三两两地从各个苏木赶来,提前搭好蒙古包,
备上醇香的肉干、奶酒、手把肉,
蒙古包外套马摔跤展身手,蒙古包内喝酒吃肉谋未来。
几千年游牧文明在这片土地上生长,
有传承有坚守,有突破也有创新,
我们欣喜地看到,如今的牧人生活,传统也时尚、富裕也自在。
这些新时代的牧民,
把奶油做成了香皂、口红,
也把珍贵的驼奶、鲜肉卖到了更广的地方。
布仁书记动情地说:
“苏尼特草原不缺酒、但是缺雨,
党和政府的惠民好政策就像春雨,让这片土地得到滋养、‘珍宝’闪亮”。
这片“红色的嫩芽”(乌兰牧骑)最早萌发的地方,
如今也搭乘着新时代改革发展的春风,
把游牧文化的精粹、草原大地的文化珍宝传播到更广的世界。
2019年6月7日
行摄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草原珍珠节,小记
【相关介绍】
6月7日,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嘉利”第九届草原珍珠节暨草原快骥大赛在赛罕塔拉温泉盛大开幕,精彩的男儿三艺、民族文化趣味比赛以及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分别举行,万名群众相聚草原,参与或观赏优质种羔羊评选、非物质文化展演、美食评展以及博克、赛马、射箭等传统竞技项目,共祝祖国繁荣昌盛、民族团结进步,也祈愿草原大地风调雨顺、牛羊肥壮,牲畜“如珍珠般洒在草原”。
蒙古民族历史悠久的畜牧业文化是值得研究和弘扬的经典文化遗产之一。春夏秋冬有不同的畜牧业生产习俗,在春季主要以接羔保育、选留种公畜等生产为主,围绕生产生活,有着其独特的习俗。苏尼特草原上,牧人们把洁白的羊群形容为“洒在草原上的珍珠”,以此表达珍贵。每年夏初,牧民们聚集到一起,对仔畜经过详细观察、严格筛选,选留少数种公畜后,对其余雄性仔畜进行去势,以达到优中选优、优胜劣汰、种畜进化的目的。因仔畜睾丸形状酷似珍珠,稀有珍贵,故将仔畜阉割这一传统习俗称之为“珍珠节”。
苏尼特羊是内蒙古自治区地方优良品种,是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品种,不仅体格大、产肉多,肉质鲜嫩多汁、无膻味,而且胴体丰满,色泽鲜美,肉层厚实紧凑,高蛋白、低脂肪、瘦肉率高,肌间脂肪分布均匀,富有人体所需各种氨基酸和脂肪酸,具有价值高、容易消化等诸多优点,深受国内外用户的欢迎和喜爱。同时,利用羊的皮、绒、毛、骨制作的各种生活用品和艺术品深受人们的青睐,其粪便也是田间珍贵的有机肥料。
在博大精深的游牧文化中,苏尼特部落占据重要一页,而苏尼特右旗正是苏尼特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苏尼特右旗位于内蒙古中部,是锡林郭勒盟的西大门,北与蒙古国交界,区位优势明显,文化形态独特,手握多个享誉全国的“名片”。作为全国第一支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的诞生地,拥有150多年历史的“草原王府”——苏尼特王府,“中国骆驼文化之乡”“中国草原快骥之乡” “蒙古族传统祝颂文化传承之乡”“内蒙古观赏石宝玉石基地”及“钱币石之乡”等美名享誉海内外,依托浓郁、原生态的游牧文化沉淀,苏尼特右旗“一手好牌”着力构建多元化的全域旅游产业链。近年来,以春、夏、秋、冬4个季节为节点,依照当地民风民俗,苏尼特右旗全力打造了四大节庆品牌活动。除“珍珠节”,苏尼特右旗每年元月9日举办骆驼文化节;每年农历5月13日举办巴彦敖包祭祀暨苏尼特王府那达慕;每年阳历7月—8月,举办乌兰牧骑艺术节。
苏尼特右旗地处荒漠半荒漠草原,属干旱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170-190毫米,蒸发量达2700毫米左右,金铜铁碱等矿产品和牛羊驼等畜产品资源相对富集,“苏尼特羊”和“苏尼特驼”是地方优良畜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苏尼特双峰驼是国内三大骆驼品种之一,苏尼特羊肉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苏尼特右旗是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科技进步旗、全国卫生旗县。近年来,苏尼特右旗紧紧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加快推动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形成了金属采选冶炼、化工产品、畜产品精深加工、新能源等产业体系,工业经济呈现出多点支撑、多元发展的新格局。2018年,苏尼特右旗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3%,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2.13亿元,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37326元和11676元,其中农牧区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10%。
—更多图片带你走进苏尼特右旗草原珍珠节—
【大梅看草原】
热爱草原,走进草原。
大梅——王金梅,来自科尔沁草原(内蒙古科左中旗),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国网草原频道主编、内蒙古自治区政协委员,连续10余年参与全国两会上会报道工作,采写报道百余位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多次参与国家民委、全国政协民宗委对民族地区的考察调研,通过新闻报道、委员提案等各种形式,多年持续关注草原生态保护、草原文化传播,经常行走在草原牧区,分享草原大地上草原儿女的草原故事。
作为新闻人,大梅的大部分工作与草原相关,她乐在其中、乐此不疲。她对草原的爱,不仅体现在新闻报道中,也洋溢在生活里。她用手中的笔写草原,也用“眼睛”看草原。她的镜头里,总是流淌着对草原大地的默默温情。大梅说:草原的美,本是一种安安静静,也是一种感天动地。
《中国绿色时报》·林草新闻联合中国网草原频道推出“大梅看草原”系列微视频,带大家走进草原、关注草原。
(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文字/摄影/视频:王金梅,编辑:阿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