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史以来,人类就同沙漠不断地斗争。但是从古代的传说和史书的记载看来,过去人类没有能征服沙漠,若干住人的地区反而为沙漠所并吞。”这是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的《向沙漠进军》里的原文。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是科尔沁沙地荒漠化较为严重的旗县之一,沙地占到全旗总面积的62%。多年来,奈曼旗把生态建设作为生命线,不断向沙漠进军,走出了一条生态文明与生态效益共赢的发展之路。
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
春暖花开,惠风和畅。走进奈曼旗兴隆沼林场,放眼望去,林间草木茁壮成长,野花竞相绽放,飞鸟鸣叫嬉戏,鸡鸭啄食虫草,一派生机盎然、多彩秀美的和谐景象。
曾几何时,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一度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瓶颈。
今天的兴隆沼林海
奈曼旗兴隆沼林场属于三北防护林体系,东西长48.5公里,南北宽11.5公里,总面积78.95万亩。提起兴隆沼,过去流传着这样的民谣“兴隆沼,真凄凉,黑风起,白沙扬,吞农田,卷起羊,多灾多难穷棒子梁”……这首流传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民谣,描绘出了兴隆沼林场建设前的景象。那时,兴隆沼植被尽失,土地全部沙化,到20世纪70年代初,兴隆沼已是满目疮痍,仅存留4棵树。生态环境极度恶化,导致了沼内群众生活贫困。人均占有粮食不足150公斤,人均纯收入只有80元,成为远近闻名的“穷棒子梁”。
这一可怕的景象,深深地印在了当地百姓的心中,时至今日,人们仍记忆犹新,甚至谈沙色变。
“周边全是沙坨子,土地也全部被沙化了。”今年52岁的席海学,一直生活在兴隆沼,曾经的恶劣条件令他害怕而又无奈,“风沙天气特别多,而且风沙特别大,春季种地十分困难,刚长出来苗苗就被风沙刮死压死了。”
群众栽植黄柳
1972年,伴随着“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启动的号角,奈曼旗兴隆沼林场应运而生,一曲植树造林、绿化沙漠的绿色壮歌,就此开始响彻科尔沁沙漠腹地。
一批批建设兴隆沼的奈曼人拖家带口,赶着马车来了。“刮起沙尘暴,整个天都成黑的了,一刮就是三四天,等风停了,屋里一层土,屋外几乎都被沙子掩盖。”何玉兰是当时建设兴隆沼的响应者,今年已经有80多岁了,他的儿子席海学是母亲造林路上的见证人。席海学回忆说,当时自己哭闹着不愿留下来,但是母亲却没有退却,带领着群众掀起了兴隆沼建设的大会战。“但是,治理的过程并不顺利,刚栽下的小树苗,风沙一刮就没了。到了1982年大家栽下四五万亩林地,才存活了2000多棵。”这并没有吓退何玉兰等一行建设者步伐,通过不断实验,他们探索出造林要深整地、深开沟、深栽植、深抚育、严管护这一条治沙新途径。
群众正在栽黄柳
30年多年来,兴隆沼的造林人爬沙丘,吃窝头,住窝棚,顶烈日,斗风沙,在沙海中埋沙障,植树苗。而如今,原来的流动半流动沙丘已全部披上绿装,构建了乔灌草、带网片有机结合的综合性防护林体系。纵横交错的农防林、牧防林宛如张开的巨网,棋盘式的守护着这一方农田和草牧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持续增长,林业、农业、牧业协调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成为科尔沁沙地上璀璨的明珠。
从“荒山荒沟”到“绿水青山”
奈曼旗地形地貌复杂可以概括为“南山中沙北河川,两山六沙二平原”,兴隆沼林场的变化只是奈曼旗防沙治沙、恢复生态的一个缩影,面对茫茫沙海,沙区人民顶着滚滚沙尘,探索了防沙治沙、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而南部山区的人们也有着相同的理念,并在实践中也打造了别样美景。
一直以来,土城子乡平顶山村的名字与生态建设紧紧相连,位于浅山丘陵的土城子乡平顶山村一直饱受土壤瘠薄、干旱缺水的困扰,这个“瓶颈”长期以来制约着当地的农业发展,直到扁杏这一生态兼经济实用型林果业被当地人认可。
“咱们这种地区一到大旱的年头,真是几乎颗粒不收。但是大扁杏产业是爷爷栽上、重孙子都得利,是一劳永逸的事。”种植大扁杏,村党支部书记杜福明是带头人,为改变当地的生存条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杏花香里盼丰年
为了让农民走出广种薄收的老套路,杜福明走村入户与农民唠家常,算经济账,深入细致做思想工作。他还给乡亲们诉说了大扁杏的好处:虽然扁杏见效慢,五年后才能拿到收益,但树苗对土地要求不高,种植技术简单,耐旱耐寒,是山区致富的“铁杆庄稼”;而且扁杏浑身是宝,果肉可以做成杏干、果脯、果酱,杏仁可以做杏仁乳饮品,杏核可以做枕头。
“一年来个万八千的,收入挺可观的,而且收杏时正好是闲季,侍弄别的庄稼也不影响。”村民徐秀春家的扁杏林共有20多亩,每年仅靠卖杏核就能给他家带来不错的收益。
与此同时,种植杏林的生态效益也得到了认可。村里鼓励引导群众将皆伐地块、25度坡以上退耕还林地块、荒山荒沟荒坡种植扁杏,“让农田退出来,把绿色种上去”。几年来,层峦叠嶂的荒山沟变成了风景宜人的扁杏林,大旱带来的减产减收让平顶山村民认准了保产增收的扁杏树才是脱贫致富的“铁杆庄稼”,不仅带来了金山银山,也带来了绿水青山,一条节水、绿色、高效的特色产业之路正越铺越宽。
位于哈日干图村的珍珠油杏栽植基地
从“防沙治沙”到“沙里淘金”
沙地绿起来、生态好起来、人民富起来曾是奈曼人民的梦想,如今奈曼人民将梦想变成了现实。
初春季节,奈曼旗大沁他拉镇兴隆庄村果园的果树上花开四溢、绽放枝头。张喜红是兴隆庄村的村民,今年50多岁的他,已经种植了20多年的苹果梨,9亩地的果树每年都能为他带来三四万元的收入。“这种植果树不仅可以挣到钱,生态也有变化了,花一开景色也好看了,在果园里待着心情都美了。”他还告诉记者,今年果树长势好,花也开得艳,村里不仅非常鼓励百姓种果树,还年年提供技术服务,帮助其增产增量。
经济林成山区农民致富摇钱树
“我们村的果一成熟,黑龙江、大连内边的客商就过来了,每年都能来20多个客商,光商品果就能销售出1000多吨,好年头盛果期的时候,一亩地果就能卖四五千块钱,比种地强。”兴隆庄村村书记李向伟介绍说。近年来,兴隆庄村围绕林果产业转型升级和农牧民兴林致富的目标,坚持生态林和经济林并举,大力发展特色林果产业。截至目前,该村林果业面积已达到3200亩,人均果树面积1亩以上,仅此一项人均增收达1000元以上,林果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发家致富的主打产业。
在奈曼旗,像兴隆庄村一样投身生态建设、坚持生态效益的村子遍布全旗。近年来在政府的大力引导下,各地生态意识不断觉醒,涌现出了八仙筒镇“双千亩果园”东明镇“东塔葡萄园”青龙山镇“樱桃基地”等多个生态经济林。
防沙治沙,靠沙吃沙。奈曼人民把沙漠治理与致富联系了起来,把防沙治沙和脱贫致富挂上了钩,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路子。
沙地散养鸡(摄影:常成)
经过一代代奈曼人的努力,曾经肆虐的沙漠在一步步退却,一度枯瘦的山沟在一天天丰腴。奈曼人民用长期不懈的拼搏奋斗,诠释了永不止步、永不停歇的绿色精神、绿色追求。如今,生态文明已经成为奈曼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自觉行动,并呈现出神形兼备、丰盈充实的全域化格局。
(文:轩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