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赢五大攻坚战建设全域生态城:探索传统工业城市绿色发展新路径

发布时间:2019-06-04 18:44:31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玄东升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把“绿色”作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把“生态”作为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中打好“五大攻坚战”,积极探索传统工业型城市绿色发展新路径。

近年来,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把“绿色”作为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把“生态”作为地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关系中打好“五大攻坚战”,着力建设“推开窗是森林、走出门是花园、出了城是草原”的全域生态城市,积极探索传统工业型城市绿色发展新路径。

提高政治站位,倾力打好治理能力提升攻坚战。一是扭住发展观念转变的“牛鼻子”。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在确定的“五链四区三城两基地”的发展思路中,将生态环保全产业链作为重要一链,将高载能产业绿色发展试验区作为重要一区,将生态霍林郭勒作为重要一城,将清洁能源集中消纳基地作为重要一极,在思想观念和发展理念上发生了转折性、根本性、全局性的变化,坚决向“黑色增长”说不,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互促共进、相得益彰。二是增强制度体系建设的“硬约束”。制定印发了《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实施办法(试行)》《关于加快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其分工方案》《生态环境深度治理专项行动实施方案》《污染防治攻坚战(2018—2020年)行动方案》等系列制度文件,从责任体系、重点任务、行动步骤等方面作出详细安排,建立了重大项目生态研判机制,对不符合环保政策要求的项目,坚决实行“一票否决”、严禁入驻,从根源上减少了生态环境的风险点。三是构建全市共同参与的“大格局”。先后召开生态环境深度治理专项行动动员会、生态环境深度治理工作推进会、全域生态城市建设动员部署会等全市性会议,研究部署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树立了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鲜明导向;大力宣传贯彻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投入3300万元构建了新能源公交系统,设置共享单车服务点14个,建立了生态环保强制性披露和公众监督举报反馈机制,广泛开展“生态文明从我做起”主题宣教活动,构建了党政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有力凝聚了绿色发展正能量。

整治突出问题,倾力打好绿色矿山建设攻坚战。一是突出重点抓整改。聚焦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指出的矿山生态治理问题,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整改工作领导小组,靶心施策、全面整改。针对“存在2074亩应治未治排土场”问题,2018年累计完成投资8164万元,全面完成整形、覆土、牧草种植,今年进行灌木栽植和补植补种,持续巩固提升治理成果。针对“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资金投入严重不足”问题,责成有关企业委托中国环科院制定《内蒙古霍林河露天煤业股份有限公司一号露天矿排土场生态修复总体方案》,按照2018年不低于5元/吨、今后每年不低于2元/吨的标准提取矿山生态环境治理费用,目前已存入1.4亿元、完成投入1.18亿元,预计未来两年还将提取1.2亿元,为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提供充足资金支撑。二是自我加压抓整治。出台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整改工作方案(2018—2020年)》,详细规定了全市33家矿山企业的治理任务、标准、范围、时限,按照“三年任务,两年完成”的要求,累计完成投资1.54亿元,完成整形、覆土面积1.29万亩。其中,南北露天矿完成治理面积8200亩,每亩治理标准由过去的7000元上升至1.4万余元;其他市属中小型矿山完成治理面积4693亩,每亩治理标准由过去的5000元上升至7500元,2019年将开展全面绿化,2020年进行补植补种、考核验收。三是健全机制抓长效。制定《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方案》,紧盯“到2020年全市大中型矿山达到自治区级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基本建成节约高效、环境美丽、矿地和谐的绿色矿业发展新模式”的目标,压实党政领导责任,召开不同层级类型的会议,定期调度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工作,投入4.7亿元治理无主排土场、裸露山体、废弃采坑210万平方米,发挥生态治理“兜底”作用;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坚持“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督促企业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和自然条件,运用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开展矿山生态治理工作,高标准修复矿山和侵占损毁的草原;压实部门监督责任,给予5名监管失职失责党员干部党纪政务处分,做到了见事见人见纪见法,将矿山生态修复工作纳入有关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内容,发挥考核的“指挥棒”和“风向标”作用,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履职尽责、从严监管。

强化源头防控,倾力打好主导产业减排攻坚战。一是严管煤炭采运储燃各个环节。“采”的方面,根据煤炭产量、气候特点、季节特征有针对性地制定执行煤矿生产洒水降尘标准,科学规定洒水频次、降尘效果、技术要求,把煤炭采掘扬尘降至了最低;“运”的方面,大型煤炭开采企业以封闭皮带输煤系统和煤炭运输专用通道运输煤炭,严禁运输超载、未经苫盖的车辆上路行驶;“储”的方面,投资2.7亿元建成了3处大型封闭储煤仓和8000余米挡风抑尘墙,投资10亿元启动了煤炭企业集中仓储建设项目,努力实现全部煤炭集运站封闭式装卸、运输、作业;“燃”的方面,拆除主城区全部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改造棚户区8000余户,城市集中供热率达到99%,逐步实现“储煤不见煤、运煤不露煤、产煤不散烧”,让草原草原煤城见不到煤的颜色。二是深入推进电厂超低排放改造。采用污染物高效协同脱除集成系统技术,完成8台火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任务,其余6台将于今年完成改造,新建火电机组全部按照超低排放标准建设,届时所有火电机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浓度将严格控制在5毫克/立方米、35毫克/立方米、50毫克/立方米的标准内,较《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燃煤锅炉重点地区特别排放限值分别下降75%、30%和50%,电厂将冒出了“朵朵白云”。此外,做好“追风逐日”文章,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建设项目,优化电力供给结构,提升清洁能源比重。三是建立国内铝行业减排新标准。投资4.7亿元建成了7套电解铝烟气超低排放工程,覆盖全部已建成的188万吨电解铝产能。据监测数据显示,二氧化硫的排放稳定在10毫克/立方米以下,跟国家的200毫克/立方米标准相比,减排了95%;氟化氢的排放稳定在0.05毫克/立方米,跟国家的3毫克/立方米标准相比,减排98%以上;颗粒物的排放稳定在3毫克/立方米左右,跟国家的20毫克/立方米标准相比,减排了85%,较国家排放标准年均可减排二氧化硫2.2万吨、氟化物372吨、颗粒物680吨,整体减排90%以上,在全国铝行业科技成果评价会上,经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为首的专家组认定,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投资6200余万元,实施了槽盖板密封、中频炉除尘改造、铸造车间烟气治理、等15项电解铝无组织排放治理项目,为国内铝行业减排树立了新标杆。有监测数据以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比达到92.4%,正在展开一幅“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依相伴,蓝天白云与现代工业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加强系统治理,倾力打好生态功能涵养攻坚战。一是做好“护”的文章,科学节水治河管湖。关停违规自备水源井204眼,为高耗水企业进行地下水置换中水工作,累计压采地下水442万立方米、中水利用率达到74%;深入落实“河长制”,以“一干六支”河流系统为重点,常态化巡河、治河工作,累计清理河道长度41公里,查处违规放牧、倾倒垃圾、侵占岸线等违法行为5起,精品化推进小流域治理,加强城区沿河生态景观建设,合理布局林荫步道、亲水滩涂、景观建筑,让群众近距离享受“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优美景象,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环境。做好湖泊湿地的全面勘测调查,更加科学治湖管湖,使湖泊湿地成为点缀在草原上的一颗颗“明珠”,静湖国家湿地公园项目通过国家林业局审批并公示。二是做好“退”的文章,全面退耕还林还草。根据全市无耕地保护任务的实际,努力减少“靠天吃饭”的大田,累计退出耕地20万亩,其中,创新回租种草方式退耕还草6718亩。2019年,结合第三次国土调查工作,全面摸排了全市耕地情况,制定了退耕还草工作方案,再退出耕地2万亩,届时除工矿区和城区外,行政区划内将全部变为森林和草原。同时,继续实行全面禁牧和养殖区“三区”划定制度,突出抓好军马场生态保护区生态治理修复,全力做好草原围封工作,严禁车辆碾压草原,努力重现“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美风光。据气象部门数据显示,过去45年,我市每年沙尘天气平均为15.3天,近三年来下降到5.1天,沙尘天气显著减少,蓝天白云成为了常态。三是做好“增”的文章,大力实施增绿行动。以花园式小区、学校、单位、工厂建设为抓手,在老城区开展拆迁建绿、破硬复绿、见缝插绿,提高树木绿植的保有量,打造“看不透、看不够、看不露”的街区景观;在新城区提升绿化的精致度,运用“共享园林”理念,增加绿植间活动场所、休息设施、运动设备,方便群众游玩休憩,实现“城中有园、园中有林、林中有景、景中有人”目标。在工业园区突出抓好街路两侧绿化工作,打造“层次分明、错落有致、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绿色动脉”,近三年全市累计新增绿化面积26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46%、绿地率达到42.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7.39平方米,城市人居环境持续改善,60周岁以上老年人年均增加1000人以上,彻底扭转了过去“本地挣钱、异地养老”的现象。

推动转型升级,倾力打好开发模式转变攻坚战。一是终端产品高端化。深刻认识生态环保问题本质上是发展方式的问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再单纯追求“量”的增加,而是重点推动“质”的提升,用“产业链延伸、产业链增值、产业链的多元发展思路”来落实总书记对内蒙古提出的解决“挖煤卖煤”“挖土卖土”粗放开发模式的要求,大力引进和发展高精尖、少冒烟、高附加值的铝后精深加工项目,煤炭产业对经济贡献从五年前的65%下降到26%,铝及铝加工产业对经济贡献由21%上升到36%,推动主要工业品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让现有资源释放出最高的经济价值。同时,盘活了一批停滞多年的项目,推动吕后加工板块完成了“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二是环保产业规模化。培育壮大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清洁能源等产业,努力提升煤矸石、粉煤灰、脱硫石膏等固废资源转化率,稳妥发展铝灰、碳渣、电解槽大修渣、废脱硝催化剂等危废处理项目,引导产废企业配套建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设施,敦促危废处置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升级,“吃干榨净”每分资源,有效降低环境风险。此外,投入使用智慧环保大数据系统,为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数据支撑,推动重点企业“三位一体”自动监控系统全覆盖,切实保障系列环保设施有效使用,引导做好主导产业环保配套设施建设,让生态环保产业创造出更大价值。三是增长动力多元化。向朝阳产业要动力,深度挖掘原始草原、现代工业、冰天雪地、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实施旅游业提质升级战略,持续提升“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保障水平和景区承载能力,打造国内旅游知名目的地。三年来,我市旅游人数、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20%以上,2018年突破了100万人次、11亿元,其中,“过境游”游客占比由82%下降到36%,“目的游”游客占比由21%上升到52%。向营商环境要动力,全面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实施改革事项582项、覆盖率93.3%,压减审批流程58.3%,压缩办事时限61.8%,被自治区列为“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旗县,做到了“企业办事不费事,百姓办事不求人”。向智能电网要动力,积极创建国家第四批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实施系列输变电扩容连通工程,着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市场前景宽的电力转化项目,构建“风光火多能互补、输电线四通八达、微网电智能调配、消纳量稳定充沛”电力供应格局,努力建成“自发自用、互为备用、余电外用”的智能电网。

 (作者:内蒙古通辽市霍林郭勒市委副书记、市长玄东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