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人的长城情缘

发布时间:2019-06-03 14:20:32丨来源:呼和浩特晚报丨作者:王璐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长城背后的故事,吸引着现代人的目光。

  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讲,万里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建筑奇迹,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很多人都无法想像,在几千年前没有大型机械的时代,我们的祖先是以什么样的毅力,克服了多少困难,经过多少年的努力,才将长城修建成功,蜿蜒在崇山峻岭之中,把抵御外敌的功能发挥到了极致,成为保护大好河山的万里屏障。

  长城背后的故事,吸引着现代人的目光。在内蒙古呼和浩特清水河县,就有民间力量自费徒步考察长城,为发掘、记录历代的长城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历经艰辛、坚持不懈、潜心研究的执着劲头,也正是长城精神的真实写照。清水河县的高晓梅一家三代人的实际行动见证着他们浓厚的长城情缘。

和林县境内的明长城 

     徒步8万里自费考察     他对长城的执着让人感动

       近几年,地处清水河县的老牛湾国家级地质公园成为了呼和浩特市民短途旅游的热门目的地,同时也以“长城与黄河在这里握手”的奇特自然景观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游客、摄影爱好者。让名不见经传的小县城清水河县在旅游界崭露头角,生活在那里的居民们也因旅游业的发展,生活发生了美好的变化。其实,早在1992年,就有一位自费徒步考察长城的当地人高旺发现了老牛湾长城的历史价值和旅游价值,将老牛湾申报并获批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在老牛湾上下的高山峡谷里,文物古迹颇多,人文最观美好。顺着黄清流两岸的喇嘛召、寺庙、古城、古塔、水磨、溶洞,时隐时现。著名的白泥窑子原始社会石器时代遗址和汉代长城已给黄河峡谷平添了风采。黄河文化、长城文化交融在一起,源远流长。高旺在多年的采访、徒步考察长城的过程中,发现了这个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金三角”,他曾多次深人考察,在填写申报课题的表格中被他写得客密麻麻。当申报成功后,他多次带着课题组成员到万家寨、准格尔煤田等地考察。课题结项后,他于1996年写下了35000字的课题研究报告。书里从旅游资源、旅游景点、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区投资与效益等几个方面阐述了此地开发旅游具有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时隔20多年后,现在的老牛湾基础设施配套齐全,非遗保护项目“骡驮轿婚礼、踢鼓子秧歌、清水河布艺”“抿豆面、石磨豆腐”,让游客在感受老牛湾壮美的自然风光之余,首次一站式集中领略了老牛湾旅游区本土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从而也更加钦佩高旺他对老牛湾景区的开发和当地经济发展的远见卓识,以及他当年的超前眼光。

       高旺从20世纪70年代在清水河县广播局工作后,便与长城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他无意中看到了长城专家罗哲文关于长城的文章,发现在儿时放牛经过的台墩竟然是长城的烽火台,从此古长城成为他一生的追求。他曾徒步8万里,从清水河县出发,沿路走过山西、陕西、河北等8省区自费考察长城,条件十分艰苦,为了节省经费他沿途到老乡家借住、蹭饭是常有的事,几乎是“一路考察,一路乞讨”,最终收集了中国历代长城的翔实资料1000多万字,拍摄了10000多张黑白和彩色照片,还创办了中国《万里长城》杂志,出版了《中国历代长城诗大全》(上下册)《长城烽火》(上下册)《内蒙古长城史话》《博览长城风采》《长城访古万里行》7本长城专著,被誉为“内蒙古徒步考察长城第一人”。他去世时只有64岁,在2018年年底,他的女儿高晓梅把他研究长城的故事记录整理出版了《情系长城——内蒙古徒步考察长城第一人高旺》一书,生动再现了高旺对于长城考察的经历。

       生活清贫仍坚持研究    长城精神代代相传

       近几年,每到夏季,清水河县总会举办长城文化节,高旺的女儿高晓梅帮助家乡举办、主持第二届、第三届清水河县明长城研讨会,相关的学者、专家汇聚一堂,继续挖掘内蒙古长城的边塞、军事、农牧、贸易等历史文化元素;凝练爱国主义、民族融合主题;讨论建设军事长城、民族长城、丝路长城、长城历史小镇文化小镇的可能性等等,以及长城的保护、修缮等问题。

       其实,高晓梅从1993年大学毕业后辞去原本的工作,在父亲高旺创办的中国《万里长城》杂志社工作,1998年父亲去世后杂志停刊,高晓梅也失业了。随后的这些年,她通过给培训机构代课、向其他杂志、报刊投稿,维系着生活。尽管生活很清贫,但是作为内蒙古长城研究会的一名长城热爱者,她没有放弃过对长城的研究,为了挖掘历史文化,推进旅游业发展,打造旅游文化品牌,最近她又申报了《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丫角山长城开发旅游的可行性报告》,报告中提出了老牛湾——北堡长城遗址公园——清水河县银滚山长城遗址公园3天2夜的旅游路线。不久前还帮助清水河县邀请了中国建筑与园林艺术委员会专家委员会专家团队、自治区文物部门相关专家,前往清水河进行考察,继续为长城文化的研究努力。为了让更多的人知道呼和浩特市有长城,了解长城精神和长城文化,她开展长城公益讲座,还带领大家到呼和浩特市新城区保和少镇面铺窑村赵长城遗址前介绍长城,讲解长城故事。

       在家庭氛围的影响下,高晓梅年仅16岁的儿子王东麟对长城文化、写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18年出版了个人作品集《我与笔墨话成长》,2017年参加了纪念长城入遗30周年“体验长城魂,共筑中国梦——2017海峡两岸暨港澳地区青年学生长城夏令营”,结营仪式上他在人民大会堂发言。主持会议的中国长城学会秘书长吴国强评价到:“三代长城人,长城代代传,他们是长城世家。”

      “长城是有温度的,作为民族融合的纽带,她的建筑代表了当时的社会生产力,长城是有力度的,她能够把两千年的历史告诉你,让人深深爱上她。我们内蒙古,尤其是呼和浩特有这么多的长城,长城背后的历史和故事不应该被埋没,我将会继续努力,为长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采访结束的时候,高晓梅动情地说。(文:王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