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科左后旗主打“生态修复牌”让百姓受益

发布时间:2019-05-23 09:36:01丨来源:通辽日报丨作者:阴文娟 赵文嘉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科左后旗将生态修复与扶贫相结合,贫困人群通过流转土地、育苗、务工、木材加工等举措,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受益,累计减贫11690户30285人,贫困群众人均收入从2387元增长到5553元。

日前,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生态修复促扶贫”案例在意大利罗马国际会议上分享体会,得到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该旗将生态修复与扶贫相结合,贫困人群通过流转土地、育苗、务工、木材加工等举措,在生态治理过程中受益,累计减贫11690户30285人,贫困群众人均收入从2387元增长到5553元。

人工造林,封禁保护。该旗在沙化地带建设人工网格沙障,周边栽植杨树或樟子松形成锁边林带,并在网格内栽植锦鸡儿、紫穗槐等树种进行固沙,辅以封育措施,逐步恢复林草植被形成稳定的生态群落。在草牧场和天然林破坏严重区域实行封禁保护,通过建设围栏和人工巡护等措施加以保护,待植物初步恢复后,稀疏种植当地树种,让退化草牧场和天然林修养生息、自然恢复,加快生态系统的恢复进程。

飞播种草,退耕还林。在不易进行人工造林的区域,用飞机装载林草种子,均匀地撒播在宜林荒山荒沙上,利用林草种子天然更新的植物学特性,在适宜的温度和适时降水等自然条件下,促进种子生根、发芽、成苗,经过封禁及抚育管护,达到防沙治沙的目的。对沙化严重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在平缓沙地、坡地栽植两行乔木防护林,降低风速、减少扬沙,在两行乔木间种植灌木或牧草,形成植被恢复带,实现综合治沙的效果。

禁牧舍饲,设立自然保护区。实施全域全年全时禁牧,引导农牧民转变经营方式,退牧还草、为养而种、种草养畜,在减轻草原承载压力的同时,通过粮改饲、种植优质牧草等措施增加饲草供应,使生态系统修复与舍饲养牛相结合,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沙漠原始森林生态系统、湿地草原生态系统集中地区设立了17 处自然保护区,占全旗总面积的11.8%,90%以上的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和典型的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注重生物多样性保护,物种总量增加到709种。

该旗落实“生态修复促扶贫”等举措,88万公顷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森林面积增加到24万公顷,沙地治理项目区内粮食单产增幅最高达81%,牧草单产增幅最高达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