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铃——铃——”5月2日上午9点刚过,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纪委监委12388举报电话急促地响起。
“您好,这里是通辽市纪委监委,请问有什么需要向我们反映的情况......”正在值班的信访室主任新巴雅尔接起电话。
电话里的群众反映称,某村党支部书记将于当天上午11点为儿子举办定亲宴,准备大操大办,在家摆40多桌酒席。新巴雅尔一面接听电话询问具体情况,一面在系统里做着记录,将涉嫌违纪行为的具体时间、地点、事件全部录入。事后,按照处置流程,新巴雅尔及时将线索转到该村所属旗县纪委监委,目前正在调查核实当中。
为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通辽市纪委监委依托12388举报受理系统,从转变办信方式入手,在拓宽群众监督渠道的基础上,着力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线索,做实做细信访举报这个监督的第一道工序。在工作时间以外,12388系统还设置了留言功能,从而打破时空限制,方便群众随时将发现的线索第一时间告知纪检监察机关,使举报更加便捷和准确。
据统计,该系统自今年3月12日开通以来,共呼入476通,其中人工接听276通,留言200通;业务范围内受理48件,咨询221件,业务范围外92件,无实质内容115件,对所有呼入的电话均进行了量化,座席时长108211秒。通辽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平台的启用将原来市旗两级纪委监委分级各自受理群众举报统一成一个入口受理、一个出口分流,与传统的来电来信相比,时效性更强、内容提取更精准,举报受理功能更加完备实用,不但能够及时回应群众关切,而且有利于规范信访举报办理和处置反馈、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有利于信访举报工作分析研判、掌握社情民意、服务领导决策。”
平台启用后,针对部分群众对纪委监委受理范围缺乏全面清晰了解造成业务范围外举报和咨询类电话比重较高的实际情况,通辽市纪委监委从政治办信、服务群众的角度出发,积极引导、认真解答、耐心排解。特别是利用系统呼入详单、来电查询回放等功能,对30天内来电7次以上的电话号码进行监测分析,在引导群众理性表达诉求的同时,做好线索收集和政策宣传工作。
据了解,为了保证平台作用发挥,通辽市纪委监委一方面对接线员规范用语、纪检监察机关受理事项、受理系统应用进行了系统化培训,并采用轮值的方式让接线员到接访场所与群众面对面接触,提高受理水平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努力提高信访举报件的拟办水平,围绕服务监督第一职责和高质量办案,积极探索和规范直报上级、本级移送、交办督办、转办分办等多样化办理方式,让分流去向建议更加精准有效,确保信访举报在问题线索中的“主渠道”地位。
(供稿:通辽市纪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