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科尔沁沙地沧桑巨变 茫茫沙海泛起片片绿洲

发布时间:2019-05-16 20:54:34丨来源:通辽日报丨作者:华维光 张启民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美丽富饶的科尔沁草原绵延千里、花香四溢、林茂粮丰、美景醉人。如今这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是科尔沁人民半个多世纪以来坚持不懈地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绘就的精彩画卷。

       美丽富饶的科尔沁草原绵延千里、花香四溢、林茂粮丰、美景醉人。奔跑的马群、碧蓝的天空、成群的牛羊是这草原上最美的点缀。

  如今这幅如诗如画的美景,是科尔沁人民半个多世纪以来坚持不懈地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绘就的精彩画卷。

  从饱受风沙侵害到奋起治沙保卫家园

  历史上的科尔沁草原曾为河川众多、水草丰茂之地。直到上世纪中后期,受历史、人为、自然、气候等因素影响,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境内西辽河、新开河、叫来河相继断流,70多座中小型水库干涸,地下水位持续下降,草原退化、沙化,沙尘暴肆虐,昔日连绵不绝的苍莽草原,逐渐退变为连绵起伏的茫茫沙海。

  生态的急剧恶化让科尔沁人民饱受风沙之苦。民间对当地一年到头刮不完的风沙有一句形象的概括:“一年刮两次,一次刮半年”。风打沙压,庄稼年年要毁种;沙进人退,生态年年恶化。

  “大的做梁,小的顶墙,牛犊上房”是对内蒙古通辽市七八十年代风沙危害的形象描述,“一场大风,一夜工夫,沙子就堆上了房顶,小牛犊顺着沙丘就上了房。”

  “刮起沙尘暴,整个天都成黑的了,一刮就是三四天,等风停了,屋里一层土,屋外几乎都被沙子掩盖。”人们回忆起曾经的沙尘暴天气,仍觉得可怕,“人根本不敢出门,眼睛都睁不开。”

  “无风三尺土,有风日点灯”。年复一年的狂风肆虐,沙魔横行,致使道路、农田和草原被掩埋,村庄被吞噬,农田低产甚至颗粒不收、血本无归,牛羊被流沙围追堵截无草可吃,人们被迫搬离家园,背井离乡……这是50多年前,科尔沁大地上演的悲歌。

  风沙无情地逼进,隐忍退让的科尔沁人民看着滔滔河水变成了干涸的河床,郁郁葱葱的草原变成了贫瘠的沙地,内心的悲凉激起了他们向风沙抗战的决心。

  面对恶劣的自然条件、脆弱的生态环境、贫穷落后的经济形势,全市各族人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义无反顾地向荒沙宣战,掀起了防沙治沙保卫家园的“大会战”。

  奈曼旗的兴隆沼,从字面上理解是水草丰盛的地方,但由于不断地过度开垦破坏,逐步变成了“穷棒子梁”,形成了一道道高大起伏的沙梁,成为鸟兽不落的不毛之地,近79万亩的土地,除了4棵树外便是无边的流动沙丘。70年代初,在全旗人民饱受风沙侵害之苦时,奈曼旗原旗委书记舍布扎布梗起脖子,誓不向风沙低头:“治不好荒沙,我死不瞑目!”从此,他带领全旗人民深入沙区腹地与风沙奋战,直到把治理风沙的接力棒交给下一任书记。“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一绘到底”。如今的兴隆沼林场已经成为集生产、科研于一体的大型机械化林场,早已不再是从前的“穷棒子梁”。

  “山多草木稀,沟多田支离,雨急地扒皮,风起沙尘扬”。这是投身库伦旗水利水保事业30多年的李洪源对库伦旗过去水土流失情况的形象描述。千沟万壑、南沟北沙的库伦旗是全国重点水土保持治理区之一。在全旗707万亩土地中,水土流失面积曾高达646万亩,土壤侵蚀模数高达6622吨/平方公里·年,相当于全旗707万亩土地的地表每年下降1厘米厚度。为了保持水土、改善生态环境和农牧业发展条件,从1983年开始,全旗18万干部群众便义务出工出劳,逐村逐片开展大规模小流域综合治理,修村路、建梯田、筑沟坝、埋沙障、种树苗……当地人把这种全民参与搞生态建设的劳动叫做“大会战”,30多年从未间断,成为了一代代治沙人感天动地的壮举。  

  从“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

  一个个草方格压下去,一株株草木长起来,一群群牛羊进棚圈,一座座流动沙丘被遏止,肆虐的风沙没有了往日的猖狂……“沙害不除,奋斗不止”,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几十年坚持造林绿化、防沙治沙、建设生态,终于让昔日的漫漫黄沙泛起了片片绿洲。

  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数据显示,通辽市通过实施收缩转移战略,采取治沙造林、围封禁牧、搬迁转移人口、建设封禁保护区、防止水土流失等措施,全市荒漠化、沙化土地面积逐年减少了,全市累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2000多万亩,全市范围内的科尔沁沙地在全国四大沙地中率先实现了治理速度大于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转,取得了“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

  远走他乡的农牧民又回来了,沙区的生活节奏变了,生产方式科学了,受到大自然警告的人们更知道珍惜爱护生态环境了。“牛捋尖,羊打杈,驴骡穿上白大卦,老头小孩挖疙瘩。”这句过去破坏生态植被的顺口溜已经被人们遗忘,取而代之的是人们植树造林的热情和保护森林、保护草场的自觉。

  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通辽市依托“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公益林保护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项目,持续组织实施了“收缩转移战略”、“5820”工程、“双百万亩”工程和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通过大工程带动大发展战略,加大防沙治沙力度,加快防沙治沙步伐。2014年启动实施了科尔沁沙地“双千万亩”综合治理工程,即:从2014至2020年,采取植树造林种草、建设农田防护林、封沙育林、建立封禁保护区等措施,综合治沙2000万亩。

  如今,2000万亩沙化土地不再张狂肆虐,森林覆盖率比1978年提高14.2个百分点,土壤蓄水量增加4.7亿立方米。通辽市累计完成人工造林1892万亩,年沙尘暴次数下降百分之六十以上……

  从“防沙治沙”到“沙里淘金”

  沙地绿起来、生态好起来、人民富起来曾是通辽人民的梦想,如今通辽人民将梦想变成了现实。

  位于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辽河镇米家营子村的设施经济林基地占地面积1000亩,是集林果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和生产高效特色林果业、贮藏加工、销售为一体的温室经济林示范基地,也是集生态建设、致富就业、休闲旅游、采摘科普为一体的经济林基地。在基地务工的工人全部是当地村民,务工的同时学到了技术增加了收入。

  防沙治沙,靠沙吃沙。科尔沁人民把沙漠治理与致富联系了起来,把防沙治沙和脱贫致富挂上了钩,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建设产业化”的路子。

  从人沙斗争到人沙和谐

  人们在与自然相处的过程中越来越了解沙漠,尝到了教训,学到了经验,理念、政策和做法也都发生了转变。

  过去,人们只知道索取而不予反哺回报,肆意践踏生态环境,滥伐森林、超载放牧、过度开垦。如今,人们得到了教训,用几十年、几代人的心血换来了今天的勃勃生机,人们懂得了遵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对沙也不再是恨得咬牙切齿,而是合理开发利用,变害为宝。

  过去受风沙侵害严重的库伦旗和奈曼旗,现如今都已经成为了沙漠旅游的热点城市。沙漠成为了当地开展沙漠运动、户外体验等沙漠旅游的独特资源。

  库伦的银沙湾旅游景区便是人与沙和谐相处的典范。塔敏查干沙漠是东北地区最大的沙漠带,素有“八百里瀚海”之称,在库伦旗境内东西绵延200余华里,面积150万亩。库伦旗人依托这一资源实施了银沙湾旅游景区开发项目,形成了当地特有的沙漠、水域、草原等自然生态相结合的生态景区。库伦人民以崇尚自然、敬畏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理念,让当地旅游业快速发展,带动了全旗经济转型。仅2019年“五一”小长假,库伦旗便实现接待海内外游客共计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500万元。

  生态恢复与治理的巨大成效,是全民的参与和一届又一届党委政府的坚持。今年,通辽市委、市政府提出下一个阶段生态建设的远景目标,坚持全域生态化、生态园林化、园林产业化,扩大生态建设投资,大规模开展国土绿化,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近自然度,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全面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明确城镇、农业、生态空间发展布局;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设节水型社会,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达标。认真落实禁牧休牧、草畜平衡制度,持续开展“三滥”治理,巩固扩大生态建设成果;积极培育生态文化,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形成崇尚生态文明、共促绿色发展的社会风尚;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

  从“沙进人退”到“人沙和谐”,千里草原恢复了它的底色,草原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文字:根据中国林业网报道编辑整理,摄影:华维光 张启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