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蓝旗浑善达克穿越日记——十六载守望那一抹绿色

发布时间:2019-04-26 09:28:47丨来源:内蒙古新闻网丨作者:侯维轶、邓玉霞、锡林夫、岳铭涵、梁晨晨、王嘉晨丨责任编辑:阿艺思

15年来他日复一日守护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小扎格斯台淖封禁保护区。他就是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林草局草原生态执法大队队员江云飞。

3颗鸡蛋,1袋炒米,这是他一天的工作餐。1辆车,6名同事,50万亩保护区,这是他一天的工作范围。365天,每天24小时,这是他一天的工作时间。15年来他日复一日守护着这片充满生机的小扎格斯台淖封禁保护区。他就是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林草局草原生态执法大队队员江云飞。

锡林郭勒盟正蓝旗林草局草原生态执法大队队员江云飞

4月24日,记者冒着大雪,走进草原封禁保护区,走近草原生态执法大队队员江云飞,探寻他16年的封禁区保护工作。

江云飞是草原生态执法大队的队员,2006年,他来到位于浑善达克腹地的小扎格斯台淖封禁保护区。“当时抽调人员,因为这里条件艰苦,没人愿意来。”他说。其实这里的工作远不止条件艰苦,更常常伴随着极大的危险,江云飞向我们讲到,去年冬天,保护区内下了一场暴风雪,在深夜巡逻结束准备返回时,皮卡车陷入雪地无法拔出,零下二十度的寒风吹在他的身上刺骨般的寒冷,最后他不得不弃车步行,根据日常的巡逻经验,一脚深一脚浅的步行了两个小时硬是走回了营地……

一说起工作,江云飞顿时来了劲:“封禁保护区全年禁牧,我们一年12个月,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在草原上巡逻,防止偷牧。刚刚进入工作区时,这里的环境被破坏的及其严重,一眼望过去都是大片的荒漠,很少能看见绿色的植物,更别提能看见野生动物。在设立封禁保护区以后,经过多年地禁牧和保护,植被逐渐茂盛,野生动物也开始出现了。”他告诉我们,现在整个封禁保护区里的野生狍子大概有近300只。

回忆起工作中跟牧民打交道的点点滴滴,江云飞百感交集。“刚开始执行禁牧的时候,牧民们非常不理解,认为损害了他们的利益,我们的保护工作推进的也比较艰难”。他向我们讲到,两年前执法队在执法过程对违反保护区禁牧原则的牧民进行了处罚,却遭到了100余名村民的围攻,人身安全突然受到了严重的威胁,经过了一夜的耐心调解才转危为安。我们在保护区实行禁牧实行了几年后,生态有了好转,草场越来越茂盛,牧民们反而可以进来割草喂养牲畜,这时牧民才感受到了禁牧的好处。江云飞高兴的说道:“现在甚至有时候牧民开始主动配合我们的工作,在发现偷牧现象时,主动给我们打电话请我们去执法。”封禁保护区里牧民态度由被动消极到主动积极的转变,正体现了国家环境保护政策经得起人民的检验,顺应了社会历史发展的道路。

在问起江云飞的爱人是否支持自己的工作时,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说:“支持呗!既然我选择了这份工作,她就会支持我!”虽然他因为工作的原因无法常常陪伴在家人身边,但他依旧执着地坚守着自己的岗位。

同事巴图布赫说,江云飞在平时不仅爱岗敬业,还常常热心帮助同事们,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平时在草原上巡逻时,江云飞乐观开朗的性格带动了整个巡逻队的气氛。

最后,江云飞说;“守护这里这么多年,这片土地早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孩子。就算退休了,我仍然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长长久久地与这里的草木为伴!”

(作者:侯维轶、邓玉霞、锡林夫、岳铭涵、梁晨晨、王嘉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