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草原,我的家——牧民与生态“相依相生”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9-04-19 09:19:57丨来源:内蒙古新闻网丨作者:张涛 马利军 王亦然丨责任编辑:阿艺思

过去,在这里一些地方居住的农牧民中,曾经流传着一句话:一年只刮一次风,一刮就是12个月。然而今天,通过几十年的奋斗,草原生态明显改善,“一片黄沙”的景象得到遏制。近日,本报专题采访组在鄂托克草原,采集到几则牧民与生态的故事,相依相生,自然是其中的核心……

春日的鄂托克,杨柳灌木吐绿、湖畔嫩草冒头,草原生机萌动。

过去,在这里一些地方居住的农牧民中,曾经流传着一句话:一年只刮一次风,一刮就是12个月。然而今天,通过几十年的奋斗,草原生态明显改善,“一片黄沙”的景象得到遏制。近日,本报专题采访组在鄂托克草原,采集到几则牧民与生态的故事,相依相生,自然是其中的核心……

“即使没有禁牧政策,我也会主动禁牧”

喝着浓浓的奶茶,唱起草原的牧歌,接羔、骑马、放牧……这基本是阿尔巴斯苏木呼和陶勒盖嘎查牧民道尔吉的生活常态。他家养着400多只阿尔巴斯白绒山羊,几十头牛、几十匹马,还开起了牧家乐,生活忙碌而舒适。今年58岁的道尔吉看着比实际年龄还年轻些,说起过去,仍然让他记忆深刻:“那年天旱少雨,草场变成了光秃秃的‘红梁’,好不容易9月份下了场雨,却连着下了几场冰雹……”

那时候,为了增加收入,家家户户都想方设法增加牲畜数量,超载放牧对脆弱的草原生态植被造成了严重破坏,草场日益退化沙化,载畜量下降,直到政府开始试行“草畜平衡”管理模式,制定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和以草定畜政策。“每年的4月1日到6月31日是禁牧期,这时候的草场上都是刚长出的嫩芽。每年的禁牧期我们都会主动把牲畜圈养起来,用储备的饲草料喂养它们。”道尔吉说。

牧民的牲畜数量都根据草场面积进行了核定,没有过去那么多了,大家心里都明白,只有保护好自己的草场,精细喂养牲畜,才是发展的长远之道,也正是因为这些年的科学管理、良性循环,鄂托克草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魅力。“我们呼和陶勒盖的草原是鄂托克最美的草原,我们嘎查的‘蓝色乐队’还是当地第一支牧民自发组织的乐队,我是乐队成员,我们会经常组织活动,自娱自乐,歌唱草原歌唱家乡。”道尔吉充满自豪。

就在去年,呼和陶勒盖嘎查还建起了自己的饲草料加工厂,可以为阿尔巴斯苏木东部6个嘎查提供饲草料加工服务。前不久,还为6个嘎查的11户贫困户免费送去了11吨饲草料。饲草料加工厂的建成给禁休牧期间牧民解决喂养牲畜问题提供了保障。

“即使没有禁牧政策,我自己也会主动禁牧,只有这样,幸福生活才会永远延续下去。”道尔吉说。

“为了家园,我会一直种树”

在阿尔巴斯苏木赛乌素嘎查,我们见到了30年来一直坚持种树的敖特更巴雅尔,说起种树的缘由,他一言概之:“为了保护家园。”

“赛乌素”用汉语翻译过来是“好水”,但却很缺水,痛定思痛的牧民们逐渐悟出了植树种草的重要性,于是一户两户自发开始种下一棵棵一排排防护林,但那时的条件差,没水没电,甚至人畜吃的水都不能保证,更何况是种树用水?“我一直在种,但成活率却无法保证,种十棵死五六棵,连一半都活不下来。”这段回忆对敖特更巴雅尔来说颇为艰难。他无法忘记连续十来年辛辛苦苦种下的1万多棵杨树,有一年却因为干旱死了大约六成,他欲哭无泪,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太渺小了,想凭一己之力改变家乡的生态环境太难了!

直到后来,更多的牧民加入到了植树造林的队伍中,政府实施退耕还林、禁牧休牧的政策,还为牧民打了机井、上了电,植树造林改变生态环境变成了牧民的共识。又是10年,敖特更巴雅尔不断栽种、补种,坚持不懈,又种下了3万多棵树,而全嘎查120多户牧民种下了近千万棵树……渐渐地,草原植被恢复了,沙尘越来越少了,天空更蓝了,草更绿了,草原上的羊儿更肥了,羊绒的质量越来越好了,赛乌素真正成了“水好的地方”。

“现在的气候都变好了!都是植树造林的结果,为了我们的家园,我会一直种树的。”敖特更巴雅尔坚定地说。

“没有草原,就没有家”

每天清晨,梁银小都要出去房屋周边转转,看看自己的草场和防护林,每每看到自己种下的那些越长越旺的柠条已渐渐成片成林,他心中会感到无比的踏实。

今年80岁的梁银小老人是土生土长的木凯淖尔镇达楞图如村人,但过去却曾因为这个地方不适于居住而背井离乡。“实在不能待了,我家周边的草场、耕地全成了沙子,羊圈都让沙子埋了,我坐在炕上就能瞭见沙地里跑的‘沙和尚’(沙蜥蜴)……”过去的事说来似乎很轻松,但却是老人心中永远的痛。“谁想离开自己的家呀,但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我们两口子拖儿带女,就为了那边有几亩水浇地能糊口度日。”但在“他乡”的日子也不好过,占了人家的地盘如同去人家锅里舀饭,人家能乐意嘛?无论走到哪,遇到谁,人前人后都比别人矮半截,心里总觉得“理短”。

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不少年,在外漂泊的梁银小一家如同随风飞舞的沙蓬仍然没个落脚之处,最后,实在没了待处,只能又回到生养自己的家乡。“队上照顾我,让我养牲口,我们一家人才算安顿下来。”说到这些,老人眼中已有了盈盈泪光。回来不走了,就一门心思想办法让自己的日子过好,“种草、种树、种柠条,先得让自己的家有个家的样子,没有草就不能养羊、养牲口,没有草原家还哪像个家!”

“就算一年能种活10苗树,我也要坚持!”就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撑下,梁银小恢复家园的梦也在一天天地实现。树越种越多,草原也越来越像草原了。“草原恢复了,再不能像过去那样滥垦滥伐了,现在的政策太好了,根据草场面积我养了200多只羊,日子是越过越美气。”梁银小满脸都是笑纹。

离开达楞图如村时已临近傍晚,大地笼罩在青色的暮霭岚烟中,隐约的歌声从远处飘来:“朦胧的鄂托克西边,连着心中的深情思念……”眺望远处,牛儿、马儿、羊儿,还有牧归的人儿,如剪影般定格在画面中……

草原真美,家乡真美。

●链接:鄂托克旗遵循“生态立旗”方针,依托国家重点工程等植树造林,使全旗森林覆盖率由上世纪末的3.84%增加到2017年底的24.63%,增幅达到20.79个百分点。

2000年是鄂托克林业建设的历史转折点,天然林保护工程开始实施,2002年又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而在2002年退牧还草项目实施以来,鄂托克旗累计实施退牧还草工程项目1375万亩,划区轮牧85万亩,草地补播283万亩,近3000万亩天然草原得到休养生息。同时合理开发利用宝贵的水资源,大力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积极调整农作物种植结构,不断扩大人工造林、种草面积,实施生态沙化退化区外围锁边工程,优质牧草面积达到13万亩,区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整体得到遏制。通过全面禁牧,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开始凸显,草原植被覆盖率由2005年的25-35%提高到2016年的45-55%,高度增加了10-15厘米,防风、固沙能力显著提高。

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鄂托克实现了全旗造林以每年近22.5万亩速度递增的目标。截至2018年,累计完成国家重点生态工程404.81万亩。鄂托克旗进入新世纪以后造林总量,远远超过了过去50年累计造林总和,森林覆盖率以每年1.2个百分点递增,林业事业取得了质的提升。

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鄂托克旗正在开创通向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共赢的途径。

生态效益:草原植被覆盖度由2001年的30%提高到现在的40-45%以上,有效扼制了沙尘暴的频繁袭击,生物资源也有了大幅度的改观。目前,鄂托克旗共有狭叶锦鸡儿、沙柳、杨柴等植物71科,252属,460种;野生动物资源有野兔、狐狸、艾虎等20多种;栖居鸟类有天鹅、鸿雁、百灵鸟等30多种。

经济效益:2007年以来,累计发放各类惠农惠牧补贴共5.17亿元,其中森林生态效益补偿2.17亿元,退耕还林补助1.17亿元,地方公益林管护工资1.83亿元,年均惠及1.2万户,通过加大惠农惠牧补贴力度,提高了农牧民收入。

社会效益:鄂托克旗过去不合理的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从根本上得到了改变,传统的农牧业向现代农牧业转变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广大农牧民积极配合生态工程,逐渐“绿了草场、肥了羔羊、鼓了腰包”,全旗集中连片造林大户达到200余户。

(作者:张涛 马利军 王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