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追梦人丨从草垛到医院:西藏三代孩子的“产房”变迁

发布时间:2019-04-01 18:35:06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曲杰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之际,中国网草原频道通过一个普通西藏家庭三代人的出生故事,折射出雪域大地千千万万人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于新时代的感恩。

编者按:

1959年3月28日,西藏百万农奴获得解放,开启了西藏人民在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的新征程。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60年来,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特别是随着医疗卫生事业不断发展,社会保障水平大幅提升,西藏妇女儿童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候。值此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之际,中国网草原频道通过一个普通西藏家庭三代人的出生故事,折射出雪域大地千千万万人对于幸福生活的追求和对于新时代的感恩。

生活休闲的门巴族人(摄影:普布次仁)

1959年民主改革之前,西藏仍然处在封建农奴制的统治之下,女性地位极低,广大女奴更是如此。在今天的人们看来,迎接每一个呱呱坠地的新生命都是一件喜事,而在旧西藏,在家里生孩子被认为是不吉利的,女奴们只能在牛羊圈里或是野外生产,孩子生下来后用石头砸断脐带、用羊毛线进行结扎。

由于缺乏必要的护理,旧西藏的婴儿和孕产妇的死亡率都非常高。经过60多年的努力,如今西藏全区孕产妇死亡率已经由解放初期的5000/10万下降到2017年的102/10万,婴儿死亡率由当时的430‰下降到10.38‰。

曲杰一家生活在西藏自治区山南市,从这个普通家庭祖孙三代人的出生故事中,便可以窥见60多年来西藏发生的惊人巨变。

现代门巴族妇女(摄影:普布次仁)

 1956年:“母亲把我生在‘草垛房’”

 “我于1956年出生在山南市错那县勒布沟基巴乡,是门巴族。我出生在‘乌拉差役’人家,也就是旧西藏为农奴主背运物资、背送主人的差役。听我母亲讲,我的哥哥、妹妹都出生在去往错那宗支差的路上。”年过六旬的曲杰岳母每当提起当年的事情总是非常感慨。

今天的西藏山南勒布沟门巴族生态文明小康示范村(摄影:普布次仁)

“我的情况稍微好一些,出生在农奴主的‘草垛房’里,母亲强忍着痛苦用一块带尖的石头把脐带弄断,用自己身上一块破旧的氆氇把我包裹起来。生下我还不到12个小时,她就已经‘正常’地给农奴主背运物资去错那宗了。”老人回忆说。

西藏民主改革前,经济水平低下,群众缺乏科学的育儿观念,也没有具有科学和专业水平的接生医生,导致十之三四的初生婴儿死于破伤风;孩子生下来后不喂母乳,而是直接喂糌粑糊汤,以为这样可以给婴儿开胃,结果孩子的肠胃不但没有开,倒先得了消化不良症;有的孩子生下来几个小时或是两三天后就被全身涂上酥油、放在太阳底下晒,人们以为这样孩子长大后就不怕太阳了,结果孩子大多被晒坏或得了肺炎。

旧西藏因饥饿与病痛交加,倒卧街头的儿童(资料图)

据文献记载,1959年民主改革以前,西藏只有3所藏医医疗机构,没有一张病床,西医、西药几乎空白,孕产妇死亡率高达5000/10万,婴儿死亡率达430‰。

1968年,年仅12岁的曲杰岳母第一次走出大山,成为山南军分区青训队的一名学员;1974年初,她进工厂成为一名工人;同年,她进入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学习,实现了大学梦,之后的人生也更加精彩。

1974年9月底,曲杰的岳母(右)刚到中央民族学院时在校门口与同学合影留念(供图:曲杰)

1983年:“女儿由赤脚医生接生”

到了20世纪80年代,西藏的医疗卫生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观。老人说:“我有两个小孩,都是在家里生的。老大是个女孩,出生于1983年。”

“当时,老伴在山南乃东县结沙村附近找了一个赤脚医生来家里接生,她的主要行头也就是一个待产包,里边装着纱布、止血钳等接生必备的简单医疗用品。”曲杰的岳母回忆说。

西藏民主改革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西藏的妇幼保健工作发展迅速,医疗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孕产妇与婴幼儿死亡率大幅下降,人口呈高速增长态势。

然而这一时期,西藏历年的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与全国平均水平仍有差距,这与西藏的妇幼卫生保健工作起点低、开始晚有关,也与西藏地广人稀、地区发展不平衡有关。

岳母退休后在老家探亲时留影(摄影:曲杰)

2009年:“女儿在妇保医院生下了外孙”

进入21世纪以来,西藏婴幼儿诊疗软硬件条件不断改善,孕产妇死亡率、婴幼儿死亡率和孕产妇住院分娩率“两降一升”工作取得了巨大成绩。老人的外孙就是这一政策的受益者。

讲到外孙的出生,老人高兴地说,“2009年2月18日下午6点半,我女儿在山南妇幼保健医院产房里生下了外孙。女儿说,她选择在妇保医院分娩,是因为那里不仅拥有先进的急救设备、‘科学产房’、手术装备、治疗及检查设备,还因为那里有为孕妇开辟的快捷治疗渠道,能够制定完善的诊疗方案,并有专家与孕妇全程沟通、护士24小时追踪孕妇状况,提供用药、生活、饮食等各方面的指导。”

老人退休后与外孙(左)和孙子(中)过着幸福的生活(摄影:曲杰)

种种体贴入微的服务让越来越多的西藏妇女、特别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孕妇选择到医院分娩。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西藏孕产妇住院分娩率已提高到了92%,与此同时,孕产妇和婴儿死亡率大幅下降。

如今,西藏免费孕前优检项目已覆盖全区,农牧区孕产妇除了百分百报销住院费用外还发放住院分娩补助,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1000元:另外,还对住院分娩的农牧区孕产妇及护送者(一名家属、一名村医)分别给予50元奖励;提前住院待产的,待产期间按每天30元给予生活补助。

回望60多年来的变化,曲杰感慨万分地表示,“我们一家祖孙三代人的出生故事,折射出步入新社会的西藏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西藏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农牧区医疗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妇女的卫生观念也得到了质的改变。相信未来西藏各族人民的生活会更加幸福美好,西藏的明天将更加光辉灿烂。

门巴族姑娘迎接远方来的客人(摄影:普布次仁)

本文作者曲杰,系西藏摄影家协会会员

(文:曲杰,作者系西藏摄影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