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萍:“很多东西需要我们传承和挖掘”

发布时间:2019-03-11 14:44:36丨来源:呼和浩特晚报丨作者:王劭凯丨责任编辑:阿艺思

很多东西需要我们传承和挖掘。

每当提到孔雀舞,我们想到的一定是我国著名舞蹈家杨丽萍。3月9日、10日,由其导演的首部海洋题材超民俗作品《平潭映象》在青城超震撼上演。期间,杨丽萍还抽空在内蒙古乌兰恰特举行了粉丝见面会,与大家分享了舞剧《平潭映象》的创作过程以及背后的故事。

谈创作:尊重传承是我的宗旨

其实熟悉杨丽萍的人都知道,这是她第二次来内蒙古呼和浩特乌兰恰特演出了。在当天的见面会上,她表示:“2012年的时候,我就曾经在这个舞台上演出过,今天再次回到这个舞台对我来说并不陌生。其实《平潭映象》在去年的时候就有过一轮全国巡演,但今天晚上这场演出是《平潭映象》2019年全国巡演的第一场,所以我很高兴和呼和浩特的粉丝们来一起开启2019年全国巡演的序幕。”

《平潭映象》是杨丽萍创作的第八部个人舞蹈作品。全剧分为四幕,共14个篇章,重点讲述了海坛的先民君山王与海的女儿平潭蓝相识相恋、情感交织,并共同抵御外敌入侵追求美好生活的故事。采访中,对于这部舞剧杨丽萍向现场的媒体和粉丝介绍:“这部剧是描写平潭的一个神话故事。我原来都是做少数民族题材的,而这部舞剧是我第一次涉足海洋题材,里面有很多当地古老的风土人情以及一些传统的民俗文化,它和《云南映象》完全不一样。因为《云南映象》是比较原生态的,而这部舞剧是有点魔幻的,有点像《山海经》,里面有很多动物,小朋友肯定会很喜欢的。《云南映象》更原生态,《孔雀》更浪漫,《十面埋伏》更冷峻,而《平潭映象》则比较魔幻。”

对于这部舞剧中在传统文化上又有哪些不一样的传承?采访中杨丽萍同在场的记者分享:“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多元文化的民族,而我们很多的民族民俗文化都在民间,所以民间的很多东西需要我们传承和挖掘。其实这方面在创作时还是挺困难的,因为很多东西已经失传了,比如说很多木偶都是从最原始的一些资料里面去挖掘去整理出来的。我觉得作为一个舞蹈家,应该尊重自己祖先的东西,这就是我创作的一个宗旨。所以这部舞剧的创作前后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因为在创作过程中是需要我静下心来去体验去寻找的。”

谈后辈:舞台是属于年轻人的

关于杨丽萍的接班人,一直都是一个谜。采访中呼和浩特晚报记者了解到,《平潭映象》采用的全部都是新人。在当日的采访中,杨丽萍现场说:“其实这台舞剧最值得一提的是年轻人,因为整台舞剧都是靠年轻人或者说这些年轻的后辈们来完成的。一直以来我都给自己定了一个长期的计划,那就是培养后辈,给大家一个机会。我看今天来了好多小朋友,大家都是热爱舞蹈的人。其实时间过得很快,这些小朋友马上就会长大,而舞台是属于年轻人的。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些前辈就是要给年轻的后来舞者一个展示他们才华的平台。”

除了对年轻舞蹈演员的肯定,在当日的见面会上,杨丽萍还特别向记者透露《平潭映象》的舞台灯光秀有着非常之高的观赏性。“演出中有400多个灯光秀,变化是特别多的,也是特别难的。大家都知道,我们前段时间演出的《十面埋伏》,那个才100多个灯光秀,所以这次《平潭映象》绝对可以给呼和浩特的观众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现场记录】

观众反响热烈纷纷点赞

《平潭映象》通过动力学数控机械灯光、全息投影舞台特效,以大型多人群舞方式和投影相结合,大场景LED舞美及投影影像的配合,展示平潭千年的繁华万象,演绎原生态海岛生活场景。整个舞台设计还打造沉浸式的体验交互观感,融合艺术与科技,实现虚拟空间的真实再现,打破了传统舞台背景的空间局限性,让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整场演出共有200多套服装,50余个造型,剧中的各个角色的服装,从设计到颜色、风格,都体现着不同的人物特点,在饱含情感的舞蹈配合下,凸显出各个鲜明的角色。许多观众观看完演出后,都表示很震撼。演出结束后,宁女士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看演出时,我自己哭了两次,结束后还很激动,久久不能平复心情。《平潭映象》很有故事性,多媒体的舞台表现力很丰满,很好看,而且画面能够带动情绪。作为杨丽萍的铁粉,我看过她之前的所有作品,但这次的风格与以往不同,整体的视觉效果更有冲击力。”除了故事剧情感人,整部舞剧也还原了浓郁的闽东气息,比如说舞龙、舞狮、妈祖、麒麟、藤牌操等地域文化符号,唯美又直观的展示了平潭的海丝文化。“整部剧目传达着千百年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正义战胜邪恶的正能量,感染力很强。因为我是学舞蹈的,所以男女主角精湛的舞技也很让我佩服”市民薛女士告诉记者。

(作者:王劭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