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张洪: 加快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发布时间:2019-03-07 09:35:26丨来源:中国绿色时报丨作者:王钰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张洪建议,加大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政策资金保障力度,统筹考虑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

  “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生态必须先行一步。”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重庆市林业局副局长张洪向大会提交提案,建议加快推进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把三峡库区作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示范区,开展先行先试。

  长江干流流经11个省(区、市),流域内人口约占全国的40%。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对推动实现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张洪说,由于历史原因,长江流域森林植被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水土流失加剧等问题严重,加之极端气候、地质灾害等发生频率增加,森林病虫害、外来物种入侵等不利影响,长江生态屏障受到了较大破坏。

  张洪建议,加大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的政策资金保障力度,统筹考虑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坚持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持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国家储备林等各项工程建设和森林经营,开展高寒地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等科学研究工作。

  “长江保护必须上下游联动,不再让上游地区为生态保护作出牺牲。”张洪说,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区也是经济发展较为缓慢的地区,应在中央层面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各项政策制度,加大对上游地区的生态补偿力度,让上游地区人民共享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成果。同时,按照“谁受益谁补偿”原则,建立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制度,完善补偿标准与补偿方式,共同分担生态保护任务。

  张洪同时建议,在建设过程中,既要考虑人民生产生活,也要考虑生态建设可持续性,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道路。

  以库区消落带生态恢复与治理为例。张洪说,三峡库区季节性气候反差大,在消落带170-175米范围内可实行乔灌草结合,在165-170米范围内可实行灌草结合,在165米以下只能以草为主。因此,可在消落带175米以上的30-100米之间建设生态林,既作为生态景观,又可保持水土。在生态林以上的平缓地带建设林果产业带,加大产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加库区百姓收入。在高山寒带以建设生态林为主,在条件适宜地区发展干果种植。

  “只有充分发挥各部门单位和社会各界力量,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永葆一江碧水两岸青山。”张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