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灾面前“同舟共济”:青海牧民给“高山王者”分享饲草

发布时间:2019-03-05 11:05:25丨来源:新华社丨作者:陈凯 李亚光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天灾面前,平日活跃在山岩峭壁间的岩羊、白唇鹿等“高山王者”罕见地向牧民伸来求助之手,与家养牦牛共同分享各地运来的救灾饲草。

目前,位于长江、黄河、澜沧江源头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正遭遇雪灾,当地不少珍稀野生动物因饥寒而死去,当地牧民自发救助受困野生动物,展现出生命关怀的温度。

天灾面前,平日活跃在山岩峭壁间的岩羊、白唇鹿等“高山王者”罕见地向牧民伸来求助之手,与家养牦牛共同分享各地运来的救灾饲草。

2月12日,家住玉树州杂多县扎青乡地青村一社的牧民布勇,在查看附近雪情时遇到一只深陷雪中的雄性岩羊。厚厚的积雪中,岩羊只露出头和脊背。

布勇和同行的两兄弟徒手挖开积雪,脱困岩羊正欲跑走,却因连日饥饿、体力不支而倒下。见状,三兄弟将它背回了家中,用沾着雪水的双手慢慢摩擦温暖岩羊的关节。这是兽医治疗牲畜冻伤的土办法,简单却有奇效。不一会,岩羊的四肢就能小幅度活动了。

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扎青乡地青村村民在齐腰深的积雪中救助野生动物(摄影:田文杰)

在铺满干草的温暖畜棚中,岩羊渐渐恢复了活力。几天下来,它常蹭蹭布勇的腿,以此来表达亲近。

杂多重度雪灾发生以来,仅地青村一社就有20多个牧户像布勇一样救助了困境中的岩羊、白唇鹿、马麝等动物。

在牧民帮助下,一部分野生动物避开了严酷的自然灾害。然而,它们的多数同类仍需面临自然选择。

地青村牧民达加说,就像牲畜一样,很多年老体弱的野生动物在饥寒交迫中势必会被淘汰,就算人工投喂也无力回天。据了解,截至目前,已有200余只野生动物因此次雪灾死亡。

2月27日,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扎青乡地青村村民旺青才仁给救助的野生动物喂草(摄影:田文杰)

近日,长期在三江源地区进行野外实地调研的北京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工作人员赵翔,在杂多县进行了一次样线调查,共发现53只死亡岩羊,其中1至2岁及10岁以上的岩羊占比达62%。

在地青村一社附近,记者发现了一只侧躺在雪中的岩羊尸体。该村生态管护员江多在查看死因时发现,它的身体软热,一只角有断裂痕迹,看上去年龄较大,很可能是在上山取食干草时,因体弱而刚刚坠亡的。

此情此景令人感伤。“但对于雪豹、金钱豹而言,雪灾为它们带来了丰富的食物。正如当地牧民的谚语所述‘大雪是食肉动物的亲戚’。”江多说。

连日来,针对是否应该救助雪灾中的野生动物,网友有两种不同意见。有的人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不应该干预;与此同时,不少人也表示,支持牧民的自发救助行为,这是藏区生态保护的传统核心内涵。

2月27日,玉树藏族自治州杂多县扎青乡地青村村民达加在畜棚里照看被救助的岩羊(摄影:田文杰)

受访生态专家表示,野生动物生存至今,经历过无数次雪灾,活下来的是更加强健的个体,这是物种的必经历程。但另一方面,当地牧民出于对生命的关怀救助它们,展现出灾害中的朴素大爱,此举同样值得尊重。

“若要救助受灾野生动物,需注意尽量减少与它们的接触,尽量投喂本地原生干草等。”赵翔说。

近期,玉树州称多县委宣传部发出一则倡议,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明救助受灾野生动物应遵循的要点,牧民接受程度很高——“投喂动物要规范,喂得太多消化难。动物肠胃很特殊,尽量少喂人类料。慢慢习惯最重要,莫要好事办坏了。看到尸体留野外,动物本应回自然。看好家狗莫乱窜,避难动物很可怜。”

记者近期采访时发现,不少牧民遵循上述倡议,在救助受灾野生动物时更趋于理性科学。

为进一步引导牧民,目前玉树州各级政府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已在雪灾区设立投喂点,在严格选用饲草的同时定量定时进行投喂工作。(原标题:牧民救助玉树雪灾受困野生动物:关照生命,科学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