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药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发布时间:2019-01-16 21:19:04丨来源:内蒙古日报丨作者:白莲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草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我国民族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医药如今已成为自治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

安巴特尔在介绍蒙医药发展情况(摄影:白莲)

千百年来,游牧民族在与自然和疾病斗争的长期实践中,创造、积累和精选不同药材,经验积累与智慧总结代代相传,成就了今天独具一格的蒙医药文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草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我国民族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医药如今已成为自治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

银质针灸用具、黄铜制药捣子、木刻板蒙医药经文、手刻油印讲义……安巴特尔一一向记者介绍许多颇具年代感的蒙医药“宝贝”。

“这些有的是祖父传给我的行医用具和老师亲手刻写的蜡纸讲义,还有些是祖父从他老师那里继承下来的,最古老的有近200年的历史了。”

当记者提出想要仔细观看这些宝贝的时候,安巴特尔从卧室的柜子里把它们小心翼翼地取出来。看到它们,他的思绪慢慢飘远……

游走草原悬壶济世

今年79岁的安巴特尔,是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蒙奥神”膏药制作技艺的第四代传承人。

安巴特尔出生在通辽市科左中旗的一个蒙医世家。他从小跟随祖父斯晔在茫茫的科尔沁草原上为百姓治病,22岁师从蒙医药大师扎木央系统学习蒙医药专业知识和技能,先后获得国家、自治区科技进步奖,退休后仍然不忘初心,致力于蒙医药研发。

祖父更像是安巴特尔的启蒙老师。在那个缺医少药的年代,祖父游走在茫茫大草原为患者治病,赢得了农牧民的尊敬和爱戴。“不论严寒酷暑,不分山区平川,哪里有人生病了,祖父总是逢请必到。”

儿时的安巴特尔常常好奇地跟随祖父,看到人们称祖父为“神医”“活菩萨”,行医济世的种子悄悄在安巴特尔心中生根发芽。

斯晔毕业于蒙藏医校,行医数十年,秉承蒙藏医独特理论,潜心研究,自采、自制内服药和外用药。“祖父在蒙藏医校传承制作一种特殊膏药,专门治疗牧民常见的腰背酸痛、风湿性疾病等,效果很好。每次出诊总有当地人向他讨要这种膏药,祖父也会无偿送给一些穷苦的老人们。”

闲暇时,安巴特尔常常和祖父到人迹罕至的草原深处采药,学会了辨别各种药材的形态和属性。

千百年来,游牧民族在与自然和疾病斗争的长期实践中,创造、积累和精选不同药材,经验积累与智慧总结代代相传,成就了今天独具一格的蒙医药文化。

处理药材

刻苦钻研德医双修

1962年,经锡林郭勒盟卫生医药局推荐,安巴特尔来到呼和浩特学习。期间,他幸运地成为蒙医药学大师扎木央的弟子,开始系统学习蒙医基础理论、蒙医诊断学、蒙医药剂学等蒙医药学专业知识和技能。

扎木央当时在自治区中蒙医研究所从事研发和教学工作。他博览蒙藏文医药书籍,刻苦钻研,融蒙藏医学精华为一体,加上勤于实践,蒙医理论和医术造诣很深。不仅如此,扎木央德医双修,他给弟子授课时常说:“不管男女老幼,还是家庭贫富,都要一视同仁,尽心竭力地给予治疗,这是我们的天职。”

扎木央还非常重视搜集和积累资料。几十年来,他以蒙文为主,兼用汉、藏文,编写了《三体合璧药名手册》《蒙成药介绍》《简易诊断学》《蒙药验方选》《蒙藏汉文药材对照名录》《蒙医方剂》《蒙药鉴别》等有关药物方剂、临床诊断等方面的资料和讲义80余种,共约300多万字,成为蒙医药培训和研究的专业教材。

上世纪60年代初,安巴特尔常跟扎木央去基地种植培育药材,认真学习每味药材的形态、产地、品种以及真伪的鉴别、性味、功效,还有采收、加工、炮制、贮藏等方法,对每味蒙药材逐渐了如指掌。

在老师悉心教导下,安巴特尔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医药学、蒙医药学知识。那时,安巴特尔主修6门专科,药学方面是单味药、方剂及炮制,医学方面是人的疾病和治疗“赫依”“协日”“巴达根”“二基”“三衡”“五元”学说……

朝夕相处中,扎木央毫无保留地将毕生所学传授给他的弟子们,安巴特尔在学业上逐渐精进。1994年,扎木央去世了,但他乐善好施的慈悲胸怀被草原人民永远铭记。

向学生传授蒙医药知识

不忘初心传承创新

1973年,安巴特尔调入内蒙古卫生厅从事药政工作。30多年时间里,他多次参加中蒙医药新产品开发研究、审批、鉴定等工作。

虽然身在行政岗位,但安巴特尔从未离开对蒙医药的研究,先后组织医药科研课题6项,蒙药“哈布德仁-9剂型改革的研究”于1991年获得国家科技成果二等奖。

工作中,细心的安巴特尔发现了当时蒙医药界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蒙药材的命名和使用没有统一标准。仅“沙棘”一个药名,在不同地区却是大不相同的5种药材。

“自治区成立以来,尚未制定出版一本统一的蒙成药标准,在蒙药生产供应、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人们用药安全。”1983年,安巴特尔牵头编写了《内蒙古蒙成药标准》,流传在草原上的102种蒙成药终于拥有了统一标准。安巴特尔也因此荣获了自治区科技进步三等奖。

此后,安巴特尔在1987年又参与编写了《内蒙古蒙药材标准》。这两个标准填补了国家和自治区相关领域的空白,为自治区蒙药生产、供应、检验、使用和产品质量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为进一步研究蒙医药学奠定了基础。

退休后,安巴特尔开始潜心研究祖父留给他的膏药制作工艺。在保存药膏秘方完整性的基础上,他对膏药的技艺做了改进和提高,成功研制出第二代新产品,并获得2项专利。2012年,该秘方、加工工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国家的支持和保护。

2015年,安巴特尔成为第四批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奥神”膏药制作技艺的传承人。

如今,在安巴特尔的影响带动下,儿子安成林、孙女安吉雅泰也加入到蒙医药传承这一伟大事业中来,协助开发研究蒙医药。技艺上,安成林精益求精,特别注重药材原料的正宗性,多次跋山涉水进山区、草原采集,以保证药品的质量。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草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为我国民族医药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医药如今已成为自治区医药卫生事业发展的重要特征和显著优势。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提出要“扶持和促进中医药及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召开了全国民族医药工作会议,11部委出台了《关于切实加强民族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

自治区积极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措施,把蒙医药作为医药卫生工作的重点,出台一系列扶持和促进的法规政策,明确了未来一个时期内蒙古医药产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目标,为蒙医药标准化、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我区蒙医药事业抓住难得机遇,在良好的环境中加快发展。安巴特尔带领着他的子孙和接班人们推陈出新,为把蒙医药传承发扬光大努力做出新的贡献。身为我国四大少数民族医药体系之一的蒙医药,是蒙古民族的文化瑰宝,一定会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和魅力。(记者 白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