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源头生态移民:从“用上电”到“用好电”

发布时间:2019-01-14 17:05:50丨来源:中国新闻网丨作者:罗云鹏 雒文清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过去的一年间,在黄河源头的玛多县,中国海拔最高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发电,惠及11个村628户1686名贫困人口。

用黄河源头生态移民岗格拉毛的话说,“现在的生活一切离不开电。”

岗格拉毛是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人,此间地处黄河源头,是青藏高原重要的生态屏障,平均海拔在4200米以上。

岗格拉毛的祖辈逐水草而居,游牧于黄河源头区域。进入20世纪90年代,由于过度放牧和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生态急剧恶化,草场退化沙化,家中收入日益减少。

“以前家里靠放牧生活,做饭、取暖都是用牛粪,用电只在县城和乡上见过。”岗格拉毛回忆说。

2011年,玛多县被中国官方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岗格拉毛在内的当地1541户4473人“踏上”易地扶贫搬迁路。

“从(玛多县)黄河乡江旁村搬出来,虽然告别了游牧,但生活有了‘地下天上’的变化。”岗格拉毛说,“从用上电到让电成为‘帮手’是这几年才有的事情。”

2011年中国国家电网开始定点扶贫玛多县,先后投入资金逾2亿元(人民币,下同),帮助开展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业开发、教育医疗发展等扶贫行动。

在玛多县生态移民新村50栋3号的新房里,放下牧鞭的岗格拉毛和丈夫才让如今以手工制作传统藏装为营生。

“家里现在有电、有机井、有电热炕,连我去四川学裁缝的学费都是光伏扶贫电站给‘发’的。”才让说。

中国国家电网玛多县供电公司党支部书记侯延成介绍,2016年,国网阳光扶贫行动投入资金9282万元建成了10兆瓦扶贫光伏电站,当年创造扶贫收益380万元,帮助该县114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均增收3322元。

“一顶藏式帽子可以卖500元,一天可以做成,一件传统藏服可以卖到4000元,一星期左右能完成。”才让向记者展示着他的手艺,“一开始我用脚踏缝纫机,现在买了电动的,声音小,干活速度快。”

据了解,岗格拉毛和丈夫才让的“订制工厂”如今每个月纯收入已经接近万元,家中的“电器化”程度也在逐渐延伸,如电视、冰箱、洗衣机、电饭煲、电暖器、电磁炉……

和岗格拉毛夫妇一样,过去的一年间,在黄河源头的玛多县,中国海拔最高村级光伏扶贫电站并网发电,惠及11个村628户1686名贫困人口;不仅如此,玛多县还成为三江源核心区域首个县城实现全部清洁供暖的县份,据测算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1635吨。

中国国家电网公司提供国家光伏扶贫项目计划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中国已累计完成配套电网投资31.66亿元,接网总容量1611.75万千瓦,涉及河北、陕西、湖北等20个省(区),惠及218万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