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特辑②|舌尖上的草原年夜饭,每一道都让你流口水!

发布时间:2019-01-04 16:22:30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李雯丨责任编辑:李雯

春节到来之际,舌尖上的草原年味再度上演,各地传统美食也闪亮登场,每一道年夜饭都让你馋得流口水!

“金杯、银杯斟满洒,双手举过头;炒米、奶茶、手扒肉,请你吃个够。”一首祝酒歌,道出了草原饮食文化的特色与豪迈。春节到来之际,舌尖上的草原年味再度上演,各地传统美食也闪亮登场,保证每一道年夜饭都让你馋得流口水!


1.手把肉

手把肉极具民族特色,醇香味美,用羊肉烹制而成,因羊肉块大,就餐时须用手撕而食,故得名。手把肉是呼伦贝尔草原蒙古、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等游牧、狩猎民族千百年来的传统食品,这道菜的流传历史悠久,也是草原儿女千百年来最喜欢、最常用的传统食品。


2.涮羊肉

传说起源于元代。当年元世祖忽必烈统帅大军南下远征。一日,人困马乏饥肠辘辘,他猛想起家乡的菜肴——清炖羊肉,于是吩咐部下杀羊烧火。正当伙夫宰羊割肉时,探马飞奔进帐报告敌军逼近。饥饿难忍的忽必烈一心等着吃羊肉,他一面下令部队开拔一面喊:“羊肉!羊肉!”厨师知道他性情暴躁,于是急中生智,飞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撒下细盐。忽必烈连吃几碗翻身上马率军迎敌,结果旗开得胜。从此“涮羊肉”就成了宫廷佳肴。


3.烤全羊

烤全羊是草原地区一种传统地方风味肉制品,也是千百年来游牧生活中形成的传统佳肴,好客的草原儿女用这道最富有民族特色的大菜招待贵宾。据说,烤全羊是目前肉制品饮食中最健康最环保最绿色的美食,烤全羊外表金黄油亮,外部皮肉焦黄香脆,内部肉质绵软鲜嫩,羊肉味清香扑鼻,让人一吃上瘾。


4.猪肉烩酸菜

草原人不光钟爱羊肉,对猪肉也是非常喜爱的。在河套地区,人们每逢冬季,都要腌制酸菜。在北方的冬天,猪肉烩酸菜是家家户户都少不了的一道菜,酸溜溜的酸菜吸收了猪肉的油份,吃一块猪肉,肥而不腻。吃一口酸菜,酸而不烈,黏而惬意。这时若喝上几口烧酒,简直是赛过活神仙。常常使人口角留香,回味悠长,百吃不厌。


5.蒙古血肠

血肠制作的主要原料是羊小肠和羊血。将盐、葱末、少量的水和面粉放入羊血中,调成血浆。再将羊肠用盐水洗净,灌入调好佐料的羊血,细线扎紧羊肠两头于水中煮熟。煮制过程中需用细针扎小孔给羊肠放气,以免羊肠中的热气顶破羊肠。对一次未食用完的羊肠,可以在煮过手把肉的肉汤中再次烹煮加热食用,此法集加热与加味的双重功效,若无肉汤,用蒸锅加热亦可,或经煎烤、风味更佳。


6.开河鲤鱼

黄河不光是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也给了内蒙人丰富的饮食选择。每年冬天黄河的支流因为流量小而结冰,这也就给了河里面的鲤鱼生长贴膘的好机会。等到了过年,人们就能够凿冰、下网,吃一顿肥美的开河鱼了。鱼取内脏,留下鱼泡和鱼籽,改花刀,锅里大火炖煮,把早已在外面冬的邦邦硬的冻豆腐下入锅中。鱼汤都浸入豆腐里。锅沿贴上玉米饼子,鱼肉精道,豆腐软烂,饼子飘香,大快朵颐。


7.羊杂

羊杂碎——在草原诸小吃中占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讲究“三料”、“三汤”、“三味”。三料又分为主三料和副三料。主三料即心、肝、肺,又称“三红”;副三料即肚、肠、头蹄肉,又称“三白”。三味说来很简单,凡专营羊杂碎的饭桌上都摆放着这三种佐餐之味:春意葱茏的香菜末儿、红灿灼目的辣椒面儿、洁白晶莹的食盐,可视口味自行调兑。


8. 蒙古馅饼

蒙古族馅饼是上等地方美食,是草原人家招待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草原上来了客人,他们以馅饼这种面食,作为最好饭食招待来客。汉族有句俗语:“好吃不如饺子”,蒙族有句常话:“好吃不如馅饼”,看来饺子和馅饼是同等上乘佳品。


9.蒙古包子

蒙古包子是草原牧民最喜欢的食品 。它不用发酵面做皮,而采用小麦面粉,用热水和好后,称为“烫面” 。馅有几种,一种是全羊肉馅,即整羊不分部位,全部剁馅只加葱、姜等调味品 。这样的馅做包子或蒸饺即纯正的蒙古包子,也有的在馅中略加奶豆腐或野韭菜等野菜。另外有用牛肉做馅或是用血肠 、百叶等或加腌酸菜做馅 。蒙古包子的特点是:馅大、皮薄、味道鲜香。


10.奶茶

若是问草原人的日常饮食中最看重的是什么?那必定离不开茶。一日三餐均不能没有茶。若要有客人至家中,热情好客的主人首先斟上香喷喷的奶茶,表示对客人的真诚欢迎。 奶茶,蒙古语叫“乌古台措”。主要是用青茶砖或黑茶砖加奶、加盐熬成的。

(综合:内蒙古新闻网、正北方网、搜狐网、新浪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