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字唱出青海草原“三生共赢”新牧歌

发布时间:2018-12-29 09:17:27丨来源:人民网-青海频道丨作者:王柯岚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丫头,你说我们是去北京好,还是去上海好?”刚从牧民新居老年活动中心参加完活动的老人哈西加,坐在沙发上拉着记者的手问道。精致的藏式装修的房屋里,现代化的家用设施一应俱全,东墙上挂着的全家福里,每个人都笑得阳光般灿烂。

“丫头,你说我们是去北京好,还是去上海好?”刚从牧民新居老年活动中心参加完活动的老人哈西加,坐在沙发上拉着记者的手问道。精致的藏式装修的房屋里,现代化的家用设施一应俱全,东墙上挂着的全家福里,每个人都笑得阳光般灿烂。

前两天,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梅陇村生态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军青,他告诉村里65岁以上的老人,等明年开春了要带他们去外面转转,去哪儿由老人们决定,合作社全力做好服务。哈西加老人正在考虑去哪合适。今年76岁的哈西加,是村里十年前第一批将自家牛羊作为股份,加入合作社的社员之一。现如今,7年的分红让他不仅在县城享受着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而且也让没出过远门的老人有了过去不曾有过的小梦想:想去北京看天安门、爬长城,去上海看东方明珠、游外滩。“现在的生活真是太好了”,哈西加说:“这都是股份合作社好,生态畜牧业好,中国共产党好啊!”

在这片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高原牧场,十年时间里,一曲“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合理利用草地资源为基础,转变生产经营方式为核心”的新时代草原牧歌,“声”入人心;生态畜牧业的新机制,让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惠泽青海草原。

“不能让牧民再穷下去”

草原,是青海省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草原面积占到全省总面积六成以上。草原的生态,影响着青海的生态环境。而作为牧民的主要生产资料,草原的生产力,也决定着牧民的生活质量。

“说出来,不怕你笑话啊。2008年以前,一到过年,家家户户都得去银行贷款。没办法,不贷款,这年就没法过啊。”军青话语间流露出些许不好意思的神情。不仅过年要靠贷款,平时村里人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梅陇村牧民们年人均收入只有四百元,守着大批牛羊还要靠贷款度日?说起这“尴尬”的日子,军青直言,传统的分散养殖方式,不仅让草原载畜超负荷,而且还破坏了草场生态,没有竞争力,就失去了市场话语权,延续千年的传统畜牧方式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

“不能让大家再穷下去了”。时任梅陇村村党支部书记和一社社长军青异口同声。

可是路子在哪里?村干部们从省里的好政策里找到了法子——

发展生态畜牧业,探索畜牧业转型升级,重塑畜牧业生产关系和生产方式,解放发展牧区生产力。

说来容易,做来难。除旧立新的这条路该怎么走,青海还没人吃过螃蟹。“最难的是要让大家把老思想转过来。”军青说。把牛羊作价入股、把草场统一起来,把劳动力合理分配,这三件现在看起来很简单的事,却成了当年摆在村干部面前的“三座大山”。

“把牛羊给你了,那我家吃啥?”“要是赔了,我们咋活?”……村务会上,牧民们毫不掩饰地说出心中的顾虑。“那会儿几乎天天都在开会,可光是讲政策如何好,并不能根本转变大家的思想认识。”军青回忆说:“不过我有笨办法,给大家算账嘛。先按照股份制的制度算一遍,再按照现有的方式算一遍,数字不说假话,算完,大家心里就清楚了。”

就这样,军青和村干部们带着纸笔、计算器,骑着自己的摩托车一家一家地帮大家算账。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军青愣是在梅陇村和县上这块巴掌大地方,骑了18000多公里。

2008年8月,梅陇村率先拿到了成立生态畜牧业合作社的批复。村党支部、牧委会、村党员带头入股,13户牧民成为了第一批合作社社员。合作社的成立,迈出了高原牧民 “改头换面”的第一步。

也就是从这年开始,六年间,青海在牧区六州30个县组建了生态畜牧业合作社,以转变草地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新生态畜牧业发展机制为重点,以实现草原保护、牧业增效和牧民增收为目标,逐步探索形成的草地牛羊入股、牲畜分群饲养、草原划区轮牧、社员分工分业、收益按股分红为内涵的“股份制”“联户制”“大户制”“代牧制”模式,在青海草原上星火燎原。

“处理好生产关系才能发展好生产力”

“青海高原特色现代生态畜牧业一路走来,不容易。”青海省农牧厅畜牧处专家罗增海教授感慨地说:“回头再看,我们做的事就是印证了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处理好生产关系才能发展好生产力。让所有生产要素各归其位,就能发挥其最大价值”。

的确。问题倒逼,让青海人明白只有走生态畜牧业发展道路才能破解生态、生产、生活之间的矛盾难题。因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罗增海介绍,青海的生态畜牧业方式就是把以草定畜作为合作社社员入社的门槛,先入草山,再按载畜量核定入社牛羊数,多余的牛羊或自行出售、或在统一集中育肥出栏,从制度上落实了“减畜不减效,减畜不减收”,堵住了超载放牧。

同时由于股份制合作社有能力统一调配自己的草山,草地该禁的禁,该休的休,该治的治,该牧的牧,循环利用成为可能。凡是股份制改造到位的合作社都能通过草畜平衡,让草原重回绿色,人与自然重归和谐。

“现在合作社里的杂色羊群越来越少了。牛羊组群、分年龄饲养,吃大学教授给的饲料配方,畜棚的合理使用等科学放牧方式,让我的羊长得更壮实了,上市的时间、数量也可控了。”本网采访当天,梅陇村“80后”牧民切周坚措正在与合作社签订明年的放牧员协议。他一边说着,一边在新合同上盖上了红手印。

草地牛羊入股、牲畜分群饲养、草地划区轮牧、社员分工分业、收益按股分红,按劳计酬的股份制合作社的运行方式,在青海牧区已传播开来。“这些好办法让全村不仅再也不愁吃了,而且有时间有能力去发展二、三产业了。”军青说。

截至目前,梅陇村全村127名劳动力中,除了66名经推选出的优秀放牧员在合作社放牧外,剩下的61名劳动力被解放出来向二、三产业流动。村里的火锅店将在本月内开始营业,汽修项目也准备明年动工。在县上开出租车、外出打工都成为梅陇村村民们增收就业的新途径。

“畜牧业生产要素得到有效组织和科学利用,改变了过去粗放、分散、无序地发展方式,推动了高原特色生态畜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也实现了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牧民增收的多赢。”罗增海说。沿着天峻梅陇、泽库拉格日等地探索出的生产经营新路子,全省961个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成为青海特色现代畜牧业的顶梁柱。

草原上唱响“三生共赢”新牧歌

冬日的高原万籁俱寂,而这个时候,却是牧民们最高兴的时候。“去年合作社给大家分红了300多万元,昨晚我们的会计加班到了凌晨3点,算出来我们今年的红利要比去年还多呢。”军青激动地向县农牧局汇报着今年的好消息。

从年人均400元到如今的20000多元,梅陇村依然是靠着同样一片草原,却过上了更有滋味的日子。过去一心往外走的山里娃也越来越愿意回乡发展,守护草原。今年应届毕业的大学生索南卓玛,义无反顾地回到村里的村委会为大家服务。她说:“在家工作对我来说比在外面好,是村里培养了我。回来工资不比外面少,能为家乡做事我觉得是我最应该做的。”

截至2017年,青海100个试点合作社社员人均收入达11000多元。生态畜牧业示范村牧民人均纯收入从2013年的7291元提高到2017年的8876元。如今,好日子不仅仅是越来越鼓的“钱袋子”,还要看看这漫山遍野的“绿草地”。

随着生态畜牧业的实施,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拉格日村近五年来的草场草产量提高了十个百分点,植被覆盖度提高到80%。全省232个季节性养殖场和710万亩的人工草场,放心地让天然草地“休养生息”。

2014年,全国唯一的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花落青海,青海的先行先试也为其他牧区和兄弟省份总结了可复制推广的先进经验。2017年,青海省试验区建设入选 “中国三农创新榜”,这在全国农牧系统也是首次。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今年8月,青海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畜产品品牌建设的实施意见》,走品牌化,成了青海生态畜牧业的“升级之路”。

“目前,以国家级、省级、市(州)级、县级多层级协同发展、相互促进的农牧业品牌梯队正在全面建立,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多元化营销的品牌发展格局已初步形成。”罗增海说。

在结束采访回程的路上,车窗外,蓝天白云下的冬日草原已是片片黄草。车内,军青的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如今,保护生态环境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不能再干过去那些丢西瓜捡芝麻的事了。村里正在考虑如何把村集体经济和合作社融合起来,发展新业态,打出我们的品牌,提高附加值,让大家再多挣些钱。”军青信心满满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