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加文:重视和发挥草原的碳汇功能

发布时间:2018-12-07 10:39:12丨来源:中国林业网丨作者:刘加文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草原是世界上植被分布最广的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十分强大,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应高度重视,保持草原生态系统健康稳定,改善草原生态环境,增强草原碳汇能力。

  所谓碳汇是指生态系统通过植物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碳水化合物,并以有机碳的形式固定在植物体内或土壤中,从而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提到碳汇,人们很容易想到森林,但草原碳汇作用却被忽视,未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重视。草原是世界上植被分布最广的生态系统,其碳汇功能十分强大,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副司长刘加文参加草原资源保护活动并发言(资料图)

  充分认识草原的碳汇功能

  人们常以为草原植物均被放牧家畜所采食,没有生物量的积累,所以没有碳汇作用。显然,这是对草原的严重误解,必须予以澄清。第一,草原植物与森林都是绿色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都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制造并积累有机物质,同时释放人类所需要的氧气。第二,草原植物根系发达,每时每刻都在与土壤进行着物质的循环和能量交换,从而使土壤不断积累大量的有机物质。第三,草原一岁一枯荣,产生大量的枯落物,千万年来在地面不断沉积,形成厚厚的泥炭或腐质层,在青藏高原草甸草原区平均厚达数十厘米,在南方有的地区厚度可达2米多。第四,近年来,我国通过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实施禁牧休牧、草畜平衡等措施,草原植被不断恢复,生物量积累明显加快,土壤扰动活动减少,草原固碳能力和土壤蓄积碳能力不断增强。

  草原碳汇功能很强

  近年来,国内外专家对草原碳汇进行了大量研究,形成了很多成果。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全世界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碳储量分布中,森林占39%-40%,草地占33%-34%,农田占20%-22%,其他4%-7%。中国科学院方精云院士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草原植被生物量占全国总生物量的10.3%,草原土壤碳储量占全国土壤总碳储量的36.5%。中国科学院樊江文研究员等通过对我国各类型草原地上、地下生物量样方实测,估算出我国草原总碳储量约为332亿吨。综合各方面研究成果,我国草原总碳储量大约300亿-400亿吨,每年固碳量约6亿吨。相关研究还表明:我国草原碳主要储存在土壤中,约为植被层的13.5倍。从地区看,85%以上的有机碳分布于高寒和温带地区,其中,高寒草原95%的碳储存在土壤中,约占全国土壤碳储量的55.6%。从草原类型看,草甸草原和典型草原累积了全国草原2/3的有机碳。

  草原碳汇的特点

  第一,草原是光合作用的最大载体。我国草原占国土面积的2/5,是面积最大的绿色生态资源,且植物体中绿色部分的比重一般高于其他植物,这使得其进行光合作用的效率也更高,生物量增长速度也更快,对碳的固定能力也更强。第二,相对稳定。碳储量较为丰富的草原大多分布在高寒、高海拔、人口密度低、经济开发强度弱的地区,人类活动干扰少,特别有利于碳的积累。第三,对森林碳汇发挥互补和促进作用。由于气候等原因,草原与森林大多分布于不同地区,在碳汇方面可以起到空间互补的作用,从而提高总体碳汇能力。此外,分布于林下或周边的草原植被,能帮助森林固定所依存的土壤,并为森林涵养水分、提供养料,促进林业碳汇。

  不断增强草原碳汇能力

  保持草原生态系统健康稳定,不断改善草原生态环境,是增强草原碳汇能力的根本措施。要针对当前草原退化、面积减少、生态脆弱的现状,加大保护建设力度,千方百计确保草原面积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断提高、功能持续提升。大力开展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草原建设,积极引导草原合理利用、科学利用。不断强化草原监督管理,查处和打击各类违法、违规征占用草原、破坏草原植被的行为。要像重视种树一样重视种草,积极开展林草结合型国土绿化行动。认真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制度,进一步完善草原保护政策,加大生态补偿力度,建立有利于草原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确立“大碳汇”理念

  高度重视草原碳汇作用,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各项工作中,统筹草原与森林碳汇各项工作。加强舆论宣传,增强全社会对草原碳汇功能、作用的认知。重视顶层设计,制定草原碳汇发展规划,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健全机制措施。加强草原碳汇理论、碳汇市场、碳汇产业等研究,制定草原碳汇计量监测标准和规程,建设草原碳汇监测网络体系。推进林草结合型碳汇交易平台建设。

  (作者刘加文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管理司副司长,原标题:重视和发挥草原的碳汇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