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情重彩绘人生——记画家彭志信

发布时间:2018-11-14 22:09:05丨来源:内蒙古新闻网丨作者:李晶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近年来,彭志信的足迹遍布内蒙古大草原,画作多以草原文化为主题,探索出一条融汇蒙古草原风情与西方绘画艺术的特色创作之路。

  在内蒙古通辽书画界,有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他就是彭志信。

  1974年,版画作品《乌兰牧骑·颂歌》入选全国美展——1999年,为通辽撤盟建市设计纪念币、邮票、邮封——2017年,油画作品《草原正绿时》获“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全区美展”一等奖,填补了通辽市油画作品在规模级画展获奖的空白。

  在这横跨40年、涉及多画种的履历中,足见一位艺术家求真求美、执着勤勉的人生态度。

创作中的彭志信

       喝彩声中不断挑战自我

  彭志信出生于匠人之家,父亲是当时远近闻名的8级木匠。家人回忆说,自三岁起,彭志信就爱涂涂画画,沉迷于斑斓的色彩世界,七八岁时已画得有模有样,上学后常常代表学校参加各类少儿绘画比赛。上初中不久,赶上学校全面停课,当多数同龄人跟着喊口号、贴标语时,彭志信却有了更多的练笔机会——画宣传画。也因为能书善画,他顺利地应召进入国企单位,刚刚进厂,就又与几名院校美术老师一起,被市里抽调出来画街头宣传画。

  1969年的一天,彭志信站在几米高的脚手架上,正聚精会神地画毛主席像,小小的身影与几米高的巨幅画像形成反差,引来不少路人围观,这其中就有一位来通辽征兵的负责人。彭志信被叫下来询问了年龄、家庭情况后,军队干部问,“想不想当兵?”“保卫祖国是每一个青年的神圣义务!”对方满意地点点头。就这样,“小不点儿”穿上了军装。

天行健(油画)

  入伍后没多久,因为画得出色,彭志信从包头被借调到北京办画展,之后调入《工程兵报》,一路顺风顺水,成了大报的美术编辑。近三年里,他每天与当时全国顶尖的军旅画家一起工作学习,艺术水平突飞猛进,与日俱进。那之后,多年的积累犹如春苗破土,迸发出惊人的力量,他在插画、连环画、版画、水粉画、年画、国画、油画等领域全面开花,大量作品见诸于刊头报端,部分作品还以独幅画形式出版,在全国的新华书店发行。

  1983年,彭志信创办了自己的广告公司。“老通辽”熟知的市宾馆大厅的迎客松图、骨里香的文字、大量知名蒙药和牛肉干包装、都市酒楼等大型酒店的广告设计,都出自于彭志信之手,他还是哈萨尔圣地蒙古风情园的设计总监。本土画家中,彭志信最早用鼠标代替画笔进行美术设计,2000年前后,通辽广告业全面进入电脑设计时代,公司走在技术前沿,他的生意依旧红红火火。

采森其其格(油画)

  彭志信说,自己在“小神童”“小天才”的喝彩声中长大,也是这种鼓励支撑他在艺术道路上不断挑战自我,物质和精神上的收获都来自画画。很长一段日子里,这位职业画家把大量时间花在画暖壶、电视机、冰箱等实用美术和广告设计上,忙碌之余,他怅然若失,“当艺术追求与生存之间发生矛盾,就不得不向现实低头。”然而,出色的艺术家不会因循守旧,除了画家身份,彭志信还是美术界的“发明家”,目前已有3项国家专利。2006年之后,随着“广告业制作吸塑发光字使用的金属效果透光板材”“免围边三维U形吸塑字结构”两项国家专利被广泛应用,彭志信得到不菲的经济回报。2007年,他终于跳出公司运营上的经济束缚,重新回到心心念念的艺术创作中。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文化品位的不断提高,原创艺术扬眉吐气,彭志信的作品广受关注,很多人通过网络找他定制画作。最近,红星美凯龙通辽商场还专门设置了“彭志信油画作品展区”,参观者除欣赏外,也有人通过扫码联系作品定制。

神骏图(油画)

  匠心坚守艺术之路

  人们眼里的彭志信洒脱自信,却很难体会他在艺术道路上的匠心坚守。一直以来,每有世界名画展来到中国,他总要提前抵达,带足水和面包,早早进入展厅,一看就是几天,有时能在一幅画前观摩一两个小时。看和看不同,他盯着画作,头脑里一边“默画”,一边研究光影处理技巧,揣摩大师级画家年轻到成熟阶段画作的走向等。回家后,他不断尝试把新体悟融进创作中,观摩名画吸收的养分,甚至可能在多年后的创作中灵感萌发。

  彭志信爱看书,除专业书籍、画册外,早早遍读过古今中外名著。“文化引导情操,能影响人观察世界和表现世界的风格。”插画家出身的他,累积了十几年的工作经验,养成了看到文字,头脑中就有画面感的习惯,画笔落在纸上,有如仿照头脑中临摹一样。“艺术的刻苦在于长期坚持,一生不放弃,并非取决于每天练习多少小时。只有自己为之感动的画面才有生活,才能生动。”他认为,眼界和见识对于画家很重要,涉猎文学、音乐等艺术对心灵有启迪作用,有助于更深入地了解世界,感知真善美,艺术要纯净,通过绘画语言表现出来的姑娘美,老人美,动物、石头都要美,优秀的画作都在讲述动人的故事。

  “艺术家和拙劣的画手不一样,绝不是‘人体照相机’,即使超写实的绘画作品,也有作者的主观思想在里面。”彭志信说,以油画艺术为例,光与影是其灵魂,它渗透在造型处理、画面构图、气氛烘托、表现情感的创作全过程,画家创造性地使用光线、亮度、色彩和反差等,只为唤起人们对画作所表达意境的联想。对有意培养子女学画的家长,他建议,“不要过早进班学习,容易束缚想像力,等有考专业院校的想法,再参加培训不迟。”家长要多观察孩子,注意引导和培养兴趣,不要过早定位,强扭的瓜不甜。“当然,要专业从事艺术工作,参加院校学习还是非常必要的。”就他自己的经历来说,由于身处的年代不同,仅靠自己摸索学习,艺术创作之路泥泞难行。

《伴娘》(国画)

  家乡的草原美景画不完

  彭志信身上有艺术家特有的气质,他笑称“有些骄傲”。到了陌生城市,他宁可查地图也难得张口问路,“担心被人卷面子吧,性格难改。”他没做过上门生意,说自己“不善交际,不懂看眼色,不会来事儿。”到了淡然处事的年龄,他常劝导年轻人,“艺术需要保留个性,但不能让个性影响自身发展,只要不违背原则和底限,要学着适应社会,明白适者生存的道理。”

  彭志信是恋旧的人,交往多年的老友不少,但至今不会玩扑克、下棋、打麻将,常说“人的精力太有限,尤其爱好在艺术上,一生的时间都不够用。”性格使然,彭志信多次放弃离开通辽的机会,“在家乡才感觉是主人,草原就在我身边,还等谁来画呢?”近年来,彭志信的足迹遍布内蒙古大草原,画作多以草原文化为主题,探索出一条融汇蒙古草原风情与西方绘画艺术的特色创作之路,光与影沉淀在他层层叠叠的油彩里,如同一部色彩的时间简史,充满着理性和唯美。

道特人家(油画)

  彭志信的画作大多色彩明艳,画风纯净自然,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又极具丰富的内涵。他说,草原就要画阳光灿烂、白云旖旎、碧草如洗,画出美景,画出蒙古人的潇洒乐观、无忧无虑,画出草原魂。他画的人物纯朴生动,草原风光和谐唯美,画面或动或静,有策马疾驰的骑手,有凝望天边的少女;有幕归人的背影,也有相依相伴的牧民夫妻;有蒙古包前小憩的牧羊犬,也有踏浪而行的骏马……

  在彭志信的艺术人生中,他将半个世纪的风霜化作风花雪月,在山重水复的绘画故事里选择了一条自我的小路,在这里,我们不必道他心路的艰辛。在他的艺术世界中,少有城市的喧嚣和现代文明,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他像一个虔诚的信徒,用质朴的笔触彰显艺术的高贵,他借画笔倾诉,用色彩传情,带给观者难以言传的憧憬和美好。

通辽市撤盟建市纪念币

  彭志信:科尔沁区人,自幼善画,《十月》《红枫》等多家杂志和出版社特约封面、插图画家。入伍后,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报》做美术编辑工作,期间,与邱军、董辰生、何孔德等军旅画家共同创作了大量作品。退役后,创作了大量报刊杂志图书的插画作品。

嘉陵晨露(巨幅油画)

  版画《乌兰牧骑·颂歌》入选1974年全国美展;油画《光明》参加青年美展并获奖;国画《岁寒三友》《讴歌十月》《翠羽迎晖》、水粉画《赤脚医生》《祖国万岁》等诸多作品先后由吉林、内蒙古人民出版社以独幅画形式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1999年,为通辽撤盟建市设计纪念币、邮票、邮封;收藏于重庆市北碚区的巨幅油画《嘉陵晨露》受到业内专家好评;油画《草原正绿时》获“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全区美展”一等奖。

  此外,任哈萨尔圣地蒙古风情园设计总监,还几乎包揽了通辽市知名作家文艺作品的封面和插画设计。其作品被各大艺术网站收录,作品风格及草原题材极受藏家喜爱,经多家艺术品经纪公司推介,其原创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各地和香港拍卖会,屡获成功。

(来源:通辽日报,图片由彭志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