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一位贫困户的心声

发布时间:2018-11-14 20:53:21丨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丨作者:李梦欣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我们这些在政策扶持下成长起来的人,会比别人更加心存感恩,渴望着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服务更多像过去的我们那样需要帮助的人。

编者按:一个勤劳向上的家庭,两个自强不息的大学生,在精准扶贫政策的扶助下走出了困顿和迷茫,燃起了生活的信心,并把这份感恩和爱心传递给更多的人……这是一封来自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的信,谨以此向奉献在扶贫一线的干部表示敬意,为立志脱贫的贫困户加油打气。脱贫路上,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有党的好政策,有这么多热心帮助的人,幸福的生活并不遥远。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自古以来广大人民群众就以富足的小康生活作为愿望而奋斗着,自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逐步走入人们的视野。全国各地都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攻坚战中奋斗不止,这是实现百年奋斗的又一创举,而这一举动犹如春雨般洒落在我的心中。

有人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确实不假,从小家境的影响总让我比同龄人成熟些。犹记得初高中时期,每逢这个季节家中的窘境。那时家中刚刚摆脱居无定所的状态,却又因爷爷的医药费而重新陷入窘迫。而母亲也是常常要四处奔走去筹集我和妹妹的生活费、学杂费。看着母亲因为几百块钱四处奔走碰壁,为了生计四处奔走打工,为了省钱不舍得买十几块钱的水靴在寒凉的水中插秧,念及每逢暴雨降临在风雨中飘摇的危土房……至今仍会心生酸楚。

九月,开学的时节正逢农村青黄不接的季节。刚上大学那会儿,妹妹也刚步入高中,开学季的生活费、学费、住宿费总是压得父母喘不上气来。屋漏偏逢连夜雨,这时母亲又患上了骨质增生,不能再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需要静养。可此时家里的条件偏偏不允许,每每看见母亲忍着病痛劳作,我都心痛不已,寝食难安,但是却无可奈何,也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去学习,去帮母亲分担些累活。

想想那时还发生过让我至今仍然介怀的事。那是个盛夏的午后,天气闷得让人焦灼,母亲走亲串友地筹集我和妹妹的学费,又连连碰壁。即使在自家亲戚的屋檐下,也没得到些许帮衬,还受到恶语嘲讽。那不是因为他们没钱、不借,而是怕读书没用,以后还不上这份债。母亲被逼无奈只能去借了高利息的贷款。这无疑令我们本来清苦的生活雪上加霜,此后每年,我眼看着父母辛辛苦苦的一年劳作换来更繁重的债务。我感谢母亲,不顾一切支持我和妹妹读书;我心疼母亲,也因为她不顾一切支持我们读书。而我除了努力读书也没有任何办法能让家里将来的境遇变得更好。但是我没想到,人间自有温情在,春雨润物万象新,我的家被这份恩泽滋润了。

2016年或许对于许多人来说只不过是岁月中普通的一年,但却是我家重获新生的一年:精准扶贫的春风吹到了我们的村庄,母亲试着写了申请,经过一步一步的民主评议、公示,我的家庭被评为建档立卡户。父母用贴息贷款偿还上了高息外债,在村委会和包联干部的支持指导下,家里又买了几只羊、搞起了养殖,极大地提高了家里的收入,今年又在政府的补贴情况下扩大了规模,修整了暖圈。妹妹上大学还获得了每年一万元的补贴,极大减轻了父母的负担。父母对生活投注了更大的热情。

在我家逐渐富足的过程中,我们收到了很多来自党和组织的温暖。包联干部下乡、村干部走访到我家的时候,发现家里的电线老化,立即就找人来修理更换;听说我妹妹刚刚高考完,热心帮助妹妹报考,让妹妹成功被内蒙古大学录取等等。那些不经意的小事和关怀,或者是那些一帮到底的温暖和情怀,都让我铭记五内。党组织和国家、扶贫的第一书记、基层干部,那些拿出实际行动帮助我们的人,都是为人民办实事的好人。他们不怕困难,不辞辛苦,坚持奋斗在脱贫攻坚战的第一线。我和我的家庭都要感谢他们。

正如习总书记说的那样,“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的确,对于一些人来说贫困是那样的遥远,可真正身处其中你就会发现他们缺乏的不是勤劳,不是脚踏实地,而是一个引领和一份资源,就像那句流行语“贫穷限制了我的想象”一样,贫穷真的能限制人的发展空间。精准扶贫真正给予了贫苦人一个引进,一个资源,让我们发现我们能比想象的走得更远。

现在家里的条件已经有所好转,我已顺利毕业进入社会,妹妹也步入了大学并准备攻读研究生。在我看来,现在国家的政策如同教育子女一般,在于言传身教,而我们,尤其是在政策扶持下成长起来的人,会比别人更加心存感恩,渴望着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帮助、服务更多像过去的我们那样需要帮助的人,渴望着到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的地方,让春风吹向更广阔的天地,让春雨滋润更多的人。

(文:李梦欣,内蒙古通辽市开鲁县小街基镇三十方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