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布尔嘎镇:文化旅游成第三产业“顶梁柱”

发布时间:2018-10-26 17:32:07丨来源:内蒙古日报丨作者:王玉琢 杨勇丨责任编辑:苏文彦

苏布尔嘎镇依托浓厚的蒙元文化底蕴、优美的草原风光、优势的农牧产业积累和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知名度,通过政府扶持、政策引导、统一规划、加强管理等措施,强化旅游嘎查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白塔旅游景点服务功能,建立“支部+企业+合作社”的捆绑抱团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周边农牧民成立“养马合作社”“马文化协会”,参与景区建设运营,发展经营“农牧家乐”,搭乘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顺风车”,为农牧民全力构建新的收入增长点。

金秋的苏泊罕大草原,艳阳高照五彩斑斓。国庆黄金周虽然已过,但从全国各地涌来的游客,依然让这里沸腾。

国家4A级旅游景区苏泊罕大草原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苏布尔嘎镇,该镇位于伊金霍洛旗西北部,是由原苏布尔嘎苏木、台吉召镇、合同庙乡于2005年撤并而成。苏布尔嘎为蒙古语,汉意为“塔”,因境内的白塔而得名。全镇总面积944平方公里,下辖27个行政村154个社,总人口10107户22469人,其中少数民族1285人,常住人口5416户10235人;总耕地面积12.95万亩,牲畜11.7万头只,其中“敏盖”绒山羊8.5万只,这里是闻名遐迩的“敏盖”绒山羊主产地。

景色优美

苏布尔嘎镇境内有伊和淖尔(神海子)、哈塔图淖尔、光明淖尔、阿拉善湾遗鸥保护区四大湖泊,植被覆盖率达90%,先后荣获“全国十佳绿色乡镇”“全区环境优美乡镇”“国家级生态乡镇”“全市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等殊荣。

近年来,随着全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战略构想的提出,按照产业定位布局,全镇可划分为现代农牧业发展区、旅游文化区、产业转型承接区和生态恢复区四大区域。其中,旅游文化区位于镇区西北部。苏布尔嘎镇依托浓厚的蒙元文化底蕴、优美的草原风光、优势的农牧产业积累和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知名度,通过政府扶持、政策引导、统一规划、加强管理等措施,强化旅游嘎查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白塔旅游景点服务功能,建立“支部+企业+合作社”的捆绑抱团发展模式,积极引导周边农牧民成立“养马合作社”“马文化协会”,参与景区建设运营,发展经营“农牧家乐”,搭乘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的“顺风车”,为农牧民全力构建新的收入增长点。

农牧民腰包鼓起来

“秋天看草原,如同欣赏一幅优美厚重的油画,更是韵味无穷!”来自湖北的游客张学义感慨地说。一声声亲切的欢迎词、一条条圣洁的哈达、一杯杯香甜的美酒,让来苏泊罕大草原游玩的客人,深深体会到蒙古民族的淳朴敦厚和热情好客。

自2009年东联集团开发建设苏泊罕大草原旅游区以来,这里的文化旅游一下子“搅热”苏布尔嘎镇的第三产业。

体验奶食品制作

苏泊罕大草原是鄂尔多斯极富游牧草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区,是成吉思汗六征西夏的屯兵整军之地、伊克昭七旗会盟及阅兵校武故地、鄂尔多斯明清时期最大的驿站、伊克昭盟盟歌诞生地及官敖包发祥地;是成吉思汗哈日苏勒德龙年巡游鄂尔多斯七旗的集散地,也是藏传佛教早期领袖进京谒帝途中重要的休养礼佛圣地。

“每年有几十万人到苏泊罕大草原来,我抓住商机,开了个蒙古族饮食体验店,游客在这里体验做奶皮、酸奶、炒米等蒙古族食品,奶产品还直供旅游景区。现在我家的奶食品销往榆林、西安、呼市等地方,销售额一年达到50多万元。同时,还带动了周边20户牧民做起奶食品产业,他们的年收入也在3万多元,都脱贫致富了。”牧民查干其其格喜滋滋地说。

产业脱贫,产业兴镇,这也是东联集团开发建设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的初衷和目的,通过发展文化旅游带动苏布尔嘎镇的整体经济振兴,也拉动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其其格奶食品很畅销

蒙古族服饰火起来

秋高气爽,一场盛大的鄂尔多斯婚礼,正在一望无际的苏泊罕草原上举行。茫茫草原上点缀着几个蒙古包,其中最显眼的一个挂着红绿绸子的蒙古包里欢声笑语,摆满了各色蒙古族食品,伴着悠扬的马头琴声,宴请大宾、伴郎、祝颂为首的娶亲代表。宴罢,鼓号一响,已近日暮。娶亲的人们来到禄马下面,祭过圣主成吉思汗。此时,披弓挂箭的新郎如一位即将出征的勇士被众人簇拥过来。新郎翻身上马,充当司仪的祝颂人端起一碗鲜奶,高声吟诵《弓箭赞》《骏马赞》,念了三遍后,一行四人的娶亲队伍策马向新娘家驰去……

“未婚妻非常喜欢蒙古族服饰,我特意带她来大草原旅游,观看鄂尔多斯婚礼的隆重仪式,感受蒙古族传统文化,希望能给她一个特别的订婚礼。还为她买了一套蒙古族服装,让苏泊罕大草原见证我们的爱情,我感觉非常浪漫。”来自安徽的游客张波说。现在,苏泊罕大草原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实景《鄂尔多斯婚礼》演出

依托旅游景区,当地牧民依拉勒图开了一个蒙古族服饰饰品店,生意十分红火。他说:“鄂尔多斯婚礼的演出,带动了蒙古族服饰走俏,我就是看准这一商机,开了小店。我的服饰服装,从头到脚应有尽有,很受游客喜爱,他们看完婚礼,总要来店里买些蒙古族的小饰品,作为礼物给朋友带回去,我现在年收入也在3万元以上了。”

《鄂尔多斯婚礼》是中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蒙古族最隆重、最传统、最经典的婚礼,距今近800年历史。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尔多斯婚礼》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曹纳木说:“鄂尔多斯婚礼中配弓娶亲、闭门迎婿、献羊祝酒、求名问庚、分发出嫁、新娘上马、迎新拜灶、放夜送客,历经三天三夜的演出,在这里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一极具蒙古族风情、文化内涵丰富的演出,拉动了当地的服务、餐饮、食品等一系列产业,解决了上百个农牧民的就业问题。”

旅游设施日渐完善

旅游产业旺起来

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以“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为定位,以“游牧草原休闲度假胜地”为目标,着力打造了吃蒙古餐、住蒙古包、骑蒙古马,是目前我区最大的原生态游牧草原文化活态博物馆,也是呼包鄂黄金旅游线路上的核心景点,与成吉思汗陵、大秦直道、康巴什共同组成了内蒙古黄金旅游线路上的核心圈。

苏泊罕大草原旅游景区,以十三世纪游牧草原文化为背景,以伊克昭盟352年历史为记忆,以激情苏泊罕、浪漫大草原为主题,以游牧集镇和草原爱情为突破点,形成七旗会盟区、游牧时代区、宗教信仰区、那达慕娱乐区四大旅游区域,集畅游草原、激情娱乐、实景演艺、穹庐住宿、游牧大餐、马背纵情、牧人养生、草原狂夜、民俗艺术等功能于一体,尽显鄂尔多斯“七旗营盘”黄金家族的王府气派。景区很完整的保留和传承了鄂尔多斯原生态游牧文化,成为名符其实的游牧文化活态博物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示范基地。

来到草原,除了骑马外,不可错过的项目,就是乘坐越野车游览草原金秋的美丽。坐在狂野的越野车上,跟随着风的脉搏,看遍草原上的每一处动人风景:广阔无垠的青色“地毯”、美丽神奇的刀劳岱山、星星点点的可爱羊群,还有庄严肃穆的古老“白塔”……沿路上的美丽风景,让人应接不暇,叹为观止。

站在直径50米的圆形半封闭大帐前,游人一边品尝草原风情特色小吃,一边选购民族特色旅游纪念品,悠闲惬意中感受着那段厚重的历史。

景区举行的蒙古象棋比赛

苏泊罕草原旅游景区负责人杨茹介绍说:“依托景区的这些项目,大部分牧民都转移到第三产业上,开牧家乐、卖小商品、经营游乐活动,景区的商业点、项目点都生意火爆,通过景区文化旅游项目,使这里第三产业做的风生水起。”

据了解,通过苏泊罕旅游景区带动,牧民有三分之一从事服务业,也拉动了第三产业,仅苏布尔嘎嘎查第一产业人均收入从2010年的几千元增长到现在的近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数从2010年的几户人家发展到如今具有规模示范带头作用的25户,收入也是从原来的10000多元增长到了现在的35000元。

(本版图片均由苏布尔嘎镇提供)